•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吴起: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铁石心肠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禁止行贿托请,打击了贵族垄断官职的风俗。后来秦国商鞅变法中的许多项目就是继承自他的思想。改革实行了短短几年,楚国的面貌大为改善,在经济、政治实力上都显著增强。军事上他带领军队进军百越,将国境拓展到了...……更多
匡章:战国时期的无名英雄与四大战役的辉煌
...函谷关之战。桑丘之战公元前323年,秦国出兵伐齐。这是商鞅变法以来,秦齐第一次正面较量。在商鞅变法下,秦国实力日益膨胀。因此,秦国也蠢蠢欲动,想要东出中原,逐鹿中原。却没想到,第一次东出就被打得措手不及。...……更多
战国时期秦、魏、楚国的军队实力与战争策略
...位叫秦孝公的皇帝痛恨这种状况,于是他起用了一个叫做商鞅的人来改革,结果秦国的所有东西都提升上来了。比如军队里的士气,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什么的,全都比别的国家强得多。而且,秦国的几个地方关中、巴蜀、汉中...……更多
吴起传奇:从恶名昭彰到河西霸业
...的人物,在秦以前作为兵学家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吴起初出茅庐的时候并不顺利,先是耗尽家财未能得到一官半职,又因同村无赖嘲笑怒而杀之,不得不逃亡。后来又因为母丧不奔被逐出师门,在鲁国为了求仕...……更多
楚国崛起之路:吴起与楚悼王的改革联盟
...物资充足,当然会引来别国的觊觎。在韩、魏、赵三国和秦国的虎视眈眈下,楚国一直过得不得安生。楚悼王于公元401年继位,当时的楚国形势十分尴尬,北方的韩、魏、赵三国咄咄逼人,经常联起手来欺负楚国。楚国转头找秦...……更多
从秦武王赵荡的统治看秦国的起伏与变迁
...成了父亲秦孝公未完成的事业。一、对内。巩固君权,“商鞅变法”后,商鞅(原名卫鞅)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君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此情况下秦惠文王用了一石二鸟之计:先以公子虔和公孙贾告发商鞅谋反为由,迅速将...……更多
战国初期魏国称雄中原百年,为何没能统一六国
...。于是公孙鞅就转投秦国,帮助秦国改革,这个人也就是商鞅。因为他的到来,使得秦国最终一跃成为霸主。三、魏国外交策略的失误: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原本韩赵魏三晋之间采取了一致对外,内部尽量通过调解处理矛盾的方...……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魏国早就迁都了,否则,公元前353年、前341年,孙膑两次导演围魏救...……更多
秦国崛起:从变革与图治走向统一
...革图治。又有几个国家能有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从商鞅变法到李斯改革,从白起的大杀四方到王翦、蒙恬的纵马天下,秦国一直在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励精图治,没有一天懈怠过。从失败中反省,崛起,一直在不停的进...……更多
吴起在魏国变法成功后,为什么要出走楚国并遭排挤失败?
...痤的奸计,但为时已晚。魏国又呆不住了,吴起本想前往秦国,因为秦国才是他施展本领的地方。可在魏国掌管兵权时,他跟秦国打了很多次仗,而且没有一次失败的。去了秦国等于自投罗网,剩下的只有去楚国一条路了,因为...……更多
战国七雄的起源与发展:从建国之初到逐鹿中原
...春秋五霸”,后来衰败了近百年。战国时期,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在秦王嬴政时灭掉山东六国,统一天下。 5、韩赵魏三家之所以将韩赵魏三家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历史上著...……更多
战国七雄中楚国有哪些著名武将呢
...个大舞台。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秦国的白起、王翦,或者赵国的廉颇、李牧等人。当然,和秦国、赵国相对应的是,楚国也是战国七雄中非常强大的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更多
战国名将白起、吴起战功显赫,却命运多舛
...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逐鹿中原,虽然秦国笑到了最后,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也不要忘了其他六国在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战国时期涌现了诸多的英雄人物,这些人中有的左右了一个国家的走向,...……更多
楚悼王与吴起变法:楚国由弱转强的关键时刻
...不断进攻下,楚国丧失了大片土地,楚悼王不得不求救于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楚才与魏、韩,赵等国讲和。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楚悼王决心改革。而这时,吴起因在魏国受到排挤而来到楚国。楚王了解吴起的才能,立...……更多
楚国变法:吴起之死与幕后推手
...动了他的利益,他需要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同理可以联系商鞅变法,楚肃王借着机会,整顿国内势力。他用吴起之死,让新令尹把作乱的人都杀了,连坐涉及宗族的七十多家,这一手狠狠地打击了贵族势力,可以说吴起之死,受...……更多
秦国崛起:从商鞅变法到秦惠文王的统一之路
...其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及两人,一为商鞅,实行商鞅变法。二为秦惠王嬴驷,北扫义渠,南下商於,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其二人为秦国的大一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商鞅本是卫国人,本是卫国国君后代,但...……更多
秦国50万大军为什么会被5万魏军击败
...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比如大家熟悉的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等,都是对李悝变法的模仿和借鉴。自李悝变法后,魏国的实力明显增强,不仅向东灭掉了中山国,还和秦国争夺河西之地,从而多次爆发战争。对...……更多
...为“母国”而对楚国手下留情过。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的商鞅是卫国人,还是卫国国君的后裔;辅佐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秦朝的李斯是李斯是楚国人;为楚国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吴起是卫国人;就连秦始皇自己,生母赵姬是...……更多
揭秘秦国的五位赫赫有名军事将领
...孙衍是一个纵横家,后被秦惠文王说动,投靠了秦国,在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通过几番大战,全部夺取了原属魏国的河西之地。事后,因张仪之故,公孙衍受到排挤,不得不...……更多
揭秘公子卬:出身显贵,与商鞅同窗却沦为配角
我们现在提到战国必然会提到商鞅变法,而他的同学公子卬与他相比,有更好的身份,却成了他的衬托。在孙皓晖先生的同名小说《大秦帝国》中,公子卬就是被用来衬托商鞅的光辉的。1.公子卬的出身魏公子卬是魏惠王的同母...……更多
秦朝灭亡之谜,强大的帝国为何快速覆灭?
...就会发现,秦朝之快速灭亡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就好比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但是商鞅却会“作法自毙”一样,甚至由秦始皇的某些举动,我们都不得不猜测,秦始皇是否在他生前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秦朝会二世而亡。因为...……更多
秦国的失败与崛起:六次大败的教训与最后的胜利
...成为最后的赢家,就在于秦军强悍的战斗力。尤其是经过商鞅变法、张仪连横、范雎远交近攻之后,秦国的国力更是大幅度增强。这时候又迎来了不世出的统帅的白起,先后消灭了诸侯数十万军队。可是,如果认为秦国在于东方...……更多
吴起之死:性格与命运的交织
...,魏文侯最终决定重用吴起的军事优势,派他去河西攻打秦国。吴起在河西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创下了以5万打败秦军50万的辉煌战绩,并逐步吞并了秦国的河东之地。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由于吴起攻击太大,相国公...……更多
盘点春秋战国十大名将的辉煌历程
...、野外训练,吴起很多训兵方法都被后世奉为圭皋,秦国商鞅变法就没少借鉴他的经验。他与士兵同吃同住,为腿上生脓的士兵亲自吸脓,调动大家的作战积极性和凝聚力。他一手建立的5万魏武卒,让其他诸侯国闻风丧胆,所...……更多
匡章: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与函谷关大捷
...王三位齐国君主,为齐国霸业的建立里下了汗马功劳。在商鞅变法后,日渐强大的秦国不断东进,在越过三晋之地后,秦惠文王突然派兵进攻齐国。不过,面对骁勇的秦军,匡章以逸待劳,在桑丘地区击溃秦军,迫使秦惠文王自...……更多
楚国兴衰:从吴起变法到屈原投江
...何时再能回到国都一展报复,只不过他等来的却是郢都被秦国大将白起攻破,并且楚氏的宗庙尽皆被毁。屈原在忧郁中走向了江边,看着再也无法复兴的泱泱大楚,高唱着不被世人理解的楚辞,纵身一跃,投入了江中,伴随着屈...……更多
春秋战国顶级军事家大比拼:孙武、白起、吴起、孙膑谁更胜一筹?
...白起。白起,又名公孙起,位居战国四名将之首,效力于秦国,兵家的代表性人物。白起善用兵,自从军后,是真正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他在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共计攻破城池70余座,歼敌近百万之众。白起所指挥的著名...……更多
兵家四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对其有过高度评价:于兵家,与孙武并称;于革命家,与商鞅并列。但其实,在历史记载中,吴起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每一个历史著作中的他都是不一样的性格。在《武经七书▪吴子》中,他被评价为:“吴子第就行事而言...……更多
秦惠文王:统一大业的承前启后者
...六国,以绝对的战略优势,压制六国同盟军。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强国。秦惠文王即位后,重用能人志士,为其出谋划策;借势扩展疆域,力压群雄。秦惠文王是秦国的第一任君主,即位后改“公”称“王”,揭开秦国新...……更多
秦惠文王:英明领袖,奠定千秋伟业
...实力再次增强,也是秦国第一位王,即秦惠文王。1.处死商鞅秦惠文王继位之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守旧势力和商鞅,守旧势力自从商鞅对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两个师傅施加酷刑之后就暂时偃息旗鼓,不过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祁钰成为皇帝后,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他无比着迷。权力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得到后便永远不想放弃对它的掌控。在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越来越感到害怕
2024-06-26 22:24:00
在《三国志·魏书》中有这么一章——《张乐于张徐传》。作为该章的主角之一,张辽乐于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知晓的是,作为一员降将
2024-06-26 22:26:00
说完了张辽与曹魏的“情投意合”,再看另一员降将张郃在曹魏的处境与结局,我们不禁慨叹——果真是造化弄人。同张辽一样,张郃的事迹被记载于《张乐于张徐传》
2024-06-26 22:26:00
一个生前身后皆是恩宠备至,一个明明骁勇善战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难说是张郃“不争气”,而更像是他时运不济,命运弄人
2024-06-26 22:27:00
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曾做过密州知州,他就是苏轼。甚至沦落到经常挖野菜充饥的地步,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
2024-06-26 22:27:00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
2024-06-26 22:28:00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是明朝末期才女,她的事迹如何。一团团簇锦般的紫薇,灿烂在夏风里、阳光下,那么惹人眼眸,可谓“容华婉婉明朝霞”
2024-06-26 22:29:00
所谓千里驹,日行千里,昔日有人千金只求千里马,而此人,真可是千金难求,曹家几辈,也出不了这样的武将。这个人,就是曹休,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2024-06-26 22:30:00
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
2024-06-26 22:30:00
董昭等人提出让曹操称王,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以至于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后终因此事忧郁而终。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晋爵国公
2024-06-26 22:31:00
建安五年,曹操杀了董承。董承是什么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任职车骑将军。在杀董承时,连带董贵人一道杀了
2024-06-26 22:31:00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在这场著名的“九子夺嫡”中
2024-06-26 22:32:00
在康熙临终前,一方面让雍正善待胤礽和胤褆,另一方面又怕弘皙嫉恨雍正,所以让雍正登基后,亲自封弘皙为亲王,这样弘皙必定对雍正有所感激
2024-06-26 22:32:00
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024-06-26 22:34:00
大小和卓之乱的爆发让容妃得以从这段婚姻中逃离。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并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2024-06-26 2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