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的这位皇帝曾五世同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的存在
...李豫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去世,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出生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这一年唐玄宗已经是77岁高龄,也是他当太上皇的第五年,当时李隆基居住在南宫,至于见没见到过自己的这位玄...……更多
历史上三个功高震主的名臣,为国家做出了大贡献
...非常高,没有人比他资历更长,没有人比他更擅长军事。唐德宗即位后,他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连皇帝都不得不尊称他为尚父。 但是,唐德宗也对郭子仪心存忌惮。他深知郭子仪的威名和能力,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更多
唐顺宗李诵,登基为帝不满一年就被儿子废掉
...,仅仅是大唐百年历程中一缕不起眼的烟火。甚至于其父唐德宗李适,都有平定过安史之乱的政绩。说到底,还是李诵这个从太子到皇帝的过程太过憋屈。当了26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登基刚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就被逼得退位。...……更多
聊聊连续四代皇帝都是嫡长子继位的历史
...成帝刘骜;东汉1人,即汉明帝刘庄;唐朝6人;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唐懿宗李漼。宋朝2人,都在北宋,即宋神宗赵顼,宋钦宗赵桓;元朝2人,元英宗、天顺帝;明朝6人,即明仁宗朱高炽...……更多
甘露寺之变的起因与影响是怎样的
...怎么进来的。凡进入宫殿口者,都要出示身份证明,但是,在唐德宗贞元八年十月的时候,有一项规定值得注意,就是重新让金吾卫设置口籍,即在贞元八年前曾经废止过。从后来韩约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可能就是为了河东、郝宁二镇...……更多
安史之乱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但胸有大志,饱读诗书,愿为国家分忧。他于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他参加科举考试也算很成功的。做为唐朝著名诗人(曾同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他也因科举走上仕途...……更多
...病没能顺利继位,着实令人可惜。 在位时间第四长的是唐德宗册封的太子李诵,他在位二十六年,最终成功上位,是为唐顺宗。李诵乃是唐德宗的长子,韩愈曾在《顺宗实录》称赞他道:“慈孝宽大,仁而善断。”贞元二十一...……更多
陆贽:唐朝清廉宰相的荣辱人生
...靠得住的。一生只为官清如水,倒在奸佞口舌下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继位不久,便在全国推行“两税法”,同时在各地设立黜陟使,以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当时,一位叫陆贽的士人给本地黜陟使上书,建议采用“五术”、“八计”“...……更多
盘点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最低20年起步
...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4、唐顺宗李诵(26年)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出生于上元二年(761年),初以皇孙身份,册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李诵被立为皇太子。李诵在做太子的26年中亲身经历了藩...……更多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3位大将,可以轻松取代皇帝
...年龄,无人能比他高,论天赋,论战力,无人能胜过他。唐德宗即位时,郭子仪已经是四朝元老,连德宗都不得不称他为尚父。由此可想而知郭子仪的厉害。皇上对他的敬重是真实的,他的畏惧也是真实的。唐德宗为使他远离朝...……更多
微子启是宋姓始祖
...《内训》、《女范捷录》),广为流传。五姐妹的名声在唐德宗贞元年间非常响亮,德宗李适将五姐妹全部留在宫中当老师,呼以“学士先生”。《旧唐书·后妃传》也提到,唐德宗每次和大臣吟诗作对时,都会让若莘姊妹也参与...……更多
聊聊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大反派仇士良
...李纯(宪宗)的喜欢。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唐德宗李适驾崩,二十六日,久病的太子李诵在左军中尉杨志廉的支持下即位,是为顺宗。由于顺宗久病不愈,他重用的王叔文集团又企图谋夺宦官的兵权,被宦官集团大...……更多
究竟是怎样的女子,值得先后四位皇帝举全国之力去搜寻
...入宫一年后,沈珍珠就为李俶生了个娃叫李适(即后来的唐德宗)。此时李豫年方十五,沈珍珠也才十三,也就是一个十五岁就当上了爹,一个十三岁当上了娘。皇曾长孙李适出生,唐玄宗能四代同堂,也万分喜悦,出生八个月...……更多
溯源平凉——从古泾阳到安国镇
...,当陇东形势渐趋平和时,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二月,唐德宗下诏,命令泾原节度使刘昌重新修筑平凉城,将原平凉城由三角城迁址到泾河南岸的南坂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平凉城区。为了加强边防,同年三月,刘昌又在平凉...……更多
75岁的郭子仪,为何向皇帝要6个美人
...人作风让他历经七朝不倒,始终能取得皇帝的信任,等到唐德宗继位之后,对他依旧赏赐不停。此时的郭子仪已经八十二岁高龄,按照他的身份是不需要对一些王公大臣太过客气的,但郭子仪为人谨慎惯了,对皇帝派遣来看望他...……更多
唐朝收复失地:张义潮的传奇人生与沙洲起义的胜利
...回到以前的日子。这不,在公元708年,唐玄宗的后代子孙唐德宗就派了自己的手下韦伦去吐蕃参观一番。到了之后,韦伦就成为了凉州子民的期望。那些老百姓,以为韦伦是作为使者来和吐蕃谈判,收复失地的。所以,就把这些...……更多
聊聊梨园弟子的高光时刻
...前的繁荣,但仍存在了20余年。 大历十四年(799年),唐德宗(唐玄宗曾孙)继位后实施了一系列节俭政策,遣散了梨园使和梨园伶官百余人,其余的就被安排到太常寺成为了乐工。经历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梨园,终于在风...……更多
唐朝诗人崔护踏春偶遇绝色女子,写下一首凄美的“艳遇”诗
...给了崔护。崔护娶了绛娘后,再也心无旁骛,专心致学。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终于进士及第,登上龙凤榜,从此仕途一帆风顺,官运亨通,最终做到了岭南节度使。他一生为官清廉,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04...……更多
电视剧《无间》大结局是怎样的?
...的过去,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翻案大律师唐德宗则因为这场斗争,重新找回了自己信仰的意义。总的来说,电视剧《无间》是一部紧张刺激的犯罪片,它探索了道德、人性和正义的边界。大结局是整个剧情的高潮...……更多
诗鬼李贺空有凌云志,一生抱负襟开,短短四句诗惊艳了千年
...的愤懑。尽管如此,亦不能否定他充满浪漫气息的一生。唐德宗贞元六年,那年春天唐德宗将法门寺的佛骨迎入皇宫之中供奉,后又传至京城大小寺庙轮流供奉,以祈求动荡中的大唐能够消灾解难,风调雨顺。然而天不遂人愿,...……更多
王濬自以为功劳大,却遭到了王浑、王济父子及其党羽的打击和冤枉
...五里,每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更多
...评传》等书中重申了他的观点。卞先生认为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的长子,在被立为太子后,德宗还曾想要废掉他,其原因是德宗身边的宦官们想立舒王李谊。贞元元年(785年),德宗病,想与李诵见一面而不可能。这时的德宗还没...……更多
刚开局就是神童,神机妙算秒杀卧龙刘伯温
...,他呢后来被贬任地方行政长官,但是都很有政绩。后来唐德宗继位,也非常重用他,让他当了宰相,他调和各方矛盾,保证了贞元年间帝国总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后来德宗有废黜太子之意,他赶紧进行劝谏,同时又规劝太子...……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科名与仕宦的态度又岂会没有转变?在新观念的撞击下,唐德宗时代以后,科名地位与门第出身首度持平。社会各阶层想要改变自身与家族的命运时,都会着重考虑科举,寒素子弟更不例外。而寒素子弟广泛应举登第入仕,又反...……更多
权谋巅峰:揭秘五位功高盖主的大功臣如何激流勇退
...是上奏请求辞官养老,但是被时任皇帝的唐代宗婉拒了。唐德宗期间,郭子仪重病,唐德宗更是派遣皇子前往探望,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在之后郭子仪离世,不仅对他进行的追封更是让他配享太庙。四、张良、萧何刘邦之...……更多
中国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朝代,都有哪些名将和典故?
...贵征东》等。郭子仪唐朝政治军事家,现在陕西渭南人。唐德宗时,称他为“尚父”。他的典故很多,如诚感鱼朝恩、恳辞尚书令、囚子请罪、尽释前嫌、心胸坦荡、纳俸充马价等。其中纳俸充马价讲的是回纥人当时想卖给唐朝...……更多
得知皇帝召见,他连夜将儿子们送去当和尚,这是怎么回事呢?
...临帝位提供了帮助。780年,李适正式即位为皇帝,史称“唐德宗”李适即位后,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执政,使得唐朝颇有一副中兴的局面,而在李适统治期间,有一位文臣和武将最为出名,他们分别是宰相张延赏,西平...……更多
郑朗是怎么赢得上司信任的
郑朗(?一856)是唐宣宗时期的宰相,其父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两朝为相,他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而且直言善谏,是有名的清廉大臣。郑朗颇有其父遗风,在职场上也是依法办事,深得皇帝的信任。郑朗在唐穆宗长庆元...……更多
一首讽刺朝政的诗却得到皇帝赏识,授予诗人显赫官职
...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批道: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更多
...一宰相张嘉贞,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第二宰相张延赏,唐德宗时期宰相,张嘉贞之子;第三宰相张弘靖,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张延赏之子,张嘉贞之孙。猗氏县城内,西南位置的一个里坊,自东晋时期,就是此张家的祖居之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谈及这个话题,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后周政权及后周先后三任皇帝的基本资料。后周始建于公元951年,开国皇帝是后周太祖郭威。后周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
2024-06-11 19:26:00
史学家章太炎,为何说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
引言: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陈普《咏史下·关羽四首》关羽的死亡是三国时代的一件大事
2024-06-11 19:31:00
曹操和谁有杀子之仇,为何对他封侯拜将还结为亲家
董卓之乱,对于东汉王朝本已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而言,无异于一场雪上加霜的灾难,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
2024-06-11 19:35:00
刘备曾两次得到徐州,为何每次都没守住
前言刘备,这位三国时代的英雄,曾两次掌握徐州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每次都未能守住。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为何屡次在徐州失利
2024-06-11 19:40:00
秦朝吃牛肉可判刑,王翦为何让士兵尽情吃
前言中国古代,牛被视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吃牛肉甚至可能招致严厉的刑罚。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位将军,王翦,在秦始皇的禁令下,敢让士兵们尽情享用牛肉
2024-06-11 19:40:00
众多军阀都曾想迎接汉献帝,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前言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汉献帝成了众多军阀争夺的对象。许多枭雄都曾试图迎接汉献帝以稳固自己的权势,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有曹操
2024-06-11 19:50:00
诸葛亮为何不学习技术,再组建一支藤甲兵呢
藤甲兵这个兵种,我们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获悉的。当时孟获请乌戈国当帮手,乌戈国派出了三万藤甲兵,刀枪不入,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024-06-11 19:54: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前言西汉时期的巫蛊之乱中,太子刘据在生死存亡之际,毅然起兵抗争,避免了扶苏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
2024-06-11 19:52:00
吕布杀义父虽然无耻,但丁原与董卓也是一丘之貉
前言权力的交替,家族的倾覆,政治的阴谋,无一不让人惊心动魄。但谁又能真正看清当时人物内心的博弈与抉择呢?又有谁能洞悉其中的惊天玄机
2024-06-11 19:52:00
哪三位隋唐顶尖猛将,都不在李世民麾下
在《水浒传》中草莽英雄一百零八位,而隋唐演义同样猛将如云。我们常聚焦于李世民身边的英雄,但还有许多猛将未曾为其所用。有人断言
2024-06-11 20:08:00
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描绘了什么春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在登上大林寺游览时,竟然意外地遇到了山下芳菲已尽
2024-06-11 20:08:00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沦为他手中的傀儡。公元220年,曹丕公然篡夺皇位,把汉献帝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然而曹操和曹丕恐怕做梦也没想到
2024-06-11 20:03: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回顾历史,看到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李渊,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束手无策?直到尉迟敬德杀到眼前
2024-06-11 20:01:00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为何快速衰败
在华夏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有的王朝国祚长久,传承十数位皇帝,对华夏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有的王朝虽然享国很短,却也能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2024-06-11 20:07:00
杨广玄孙杨慎矜,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
2024-06-11 2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