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惨之一。李隆基出世的时节正是宫闱多事之秋,武则天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让其父李旦继承大统,即为睿宗,他年富力强但是却只能居于别殿,没有听政的权力,睿宗虽为名义上的唐朝皇帝,但是大权依旧被武则天把持,军国...……更多
身为郡王的李隆基为何能发动政变并推翻韦后
...政变”主要有三个:第一,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时在位的唐中宗李显一样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都是“六味地黄丸”,政治影响极大。虽然李旦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参与政变,但李隆基用父亲的名义能拉拢不少支持者。第...……更多
唐朝安乐公主受宠爱却毒杀亲父,最终自食其果
...第一美人,但是她的内心不像她的人一样美。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女儿,母亲为韦后,本名为李裹儿。生于684年。在她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她,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艳...……更多
唐朝名门望族河东裴氏,出了十七位宰相,他们分别都是谁?
...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成为宰相。三年后,唐高宗病逝,唐中宗李显继位后改封裴炎为中书令。后来,裴炎帮助武则天废黜唐中宗,又在徐敬业挑唆下密谋造反,最终被武则天诛杀。临行之前,裴炎还曾感叹道:“宰相下狱,理...……更多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
...京城担任地方刺史。后被诬陷贪污受贿,遭到终身监禁。唐中宗即位后,几次加封李素节,武则天担心后患无穷,以谋反罪名缢杀李素节。其年长的儿子皆遭到株连,只有四位幼子免死,被长期囚禁。唐中宗复辟后,追封李素节...……更多
“武周代唐”为何反对的人寥寥无几
...,太子李显(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第三子)继承皇位,是为唐中宗。然而武则天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仅愚蠢,还不好控制,于是在唐中宗仅执政了六个星期就将其废黜,取而代之的是她与高宗所生的第四子李旦,是为唐睿宗。...……更多
2022-12-11 16:36
李隆基政变成功后,为何马上除掉上官婉儿
...的首谋者之一——李显。李显夺权成功后登基为帝,是为唐中宗。他重用了上官婉儿,让她重新掌控大权。婉儿心知皇权无常,她需要更稳固的后台,于是将目光转向了中宗的皇后韦氏。韦皇后野心勃勃,渴望效仿武则天称帝。婉儿极...……更多
聊聊唐朝为李唐复辟立下大功的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
...,神龙政变大获成功,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上官婉儿也因为拥护李唐有功,李显又爱惜她的才华,将其纳为“昭容”(皇帝的小老婆),继续掌管起草诏书,实际等同于机要参谋。因为神龙政变后,李显虽...……更多
...国太平公主”,其名声和地位进一步扩张,武则天死后,唐中宗继位,太平公主已不满于现状,她开始积极参与政事,为日后的能谋善断打下了基础。中宗被韦后毒死后,太平公主又参与了同李隆基一起诛杀韦后的计划,成功后...……更多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时,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此人是谁?
...哪个孙女,她一生都经历了什么?陵墓主人是永泰公主,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中宗李显是个非常幸运,又非常不幸的皇子。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是皇子中的老七,根本就没有希望当皇帝。但是他上面的哥哥们要么是没有...……更多
唐朝妇女到底有多开放
...侄女安乐公主也很风流,她是武则天的嫡亲孙女,父亲是唐中宗李显,母亲是被处死的韦皇后。由于武则天强势,李显当皇帝之后曾经被废,一生两度为帝。而安乐这个风流公主,正是生于李显第一次被废期间。公元684年,唐中...……更多
...灵异的龟,看着这个年号总想笑。神龙——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复位,史称神龙政变。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神龙这个年号用了三年多,神龙元年是公...……更多
他被爷爷立为皇太孙,被奶奶贬为庶人,被亲爹杖杀
...人谋划着垂帘听政一事。七日后,太子李显继承皇位,即唐中宗。高宗逝世的两个月后,中宗李显想提拔他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并赐予他乳母儿子一个五品官位,却遭到了中书令裴炎的大力反对。年轻的中宗皇帝被这位不配合...……更多
聊聊唐开元年间的一位宦官猛人——骠骑大将军杨思勖
...不是感觉就跟开了挂一样?没错他就是开了挂的猛人,从唐中宗到唐玄宗之间的数年内,杨思勖总是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站队总是出奇地准确,当然他不是一位投机分子,而是有着比常人更加成熟的政治远见,下面我们从他的...……更多
她是唐朝第一美女也是最不孝公主,为了权力毒杀父亲
安乐公主,名李裹儿,为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流放湖北房州神农架,韦氏途中分娩,颠沛流离中起名“裹儿”。因生不逢时,后得到李显的宠溺,传闻,安乐公主美,更甚于杨贵妃,为何享...……更多
揭秘历史上敢给皇帝戴绿帽的皇后们
...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润、西晋惠帝的皇后贾南凤、唐中宗的皇后韦氏这三位。气死孝文帝的冯润冯润是北魏著名女政治家冯太后的侄女,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更多
武则天为何将皇位传给李显,而不是皇嗣李旦
...军事政变,逼迫女皇退位,拥立李显提前即位登基,是为唐中宗,李唐的天下终于成功光复。二十二年前的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四日,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病逝,大唐失去了一位仁德之君,也从此开启了一段...……更多
西安出土上官婉儿墓志,揭露她的传奇人生,不愧是“第一女宰相”
...,从中出土一件墓志,经过专家研究,此墓志的主人,乃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上官婉儿。墓志采用青石制成,高度、宽度皆为74厘米,厚度是15.5厘米,阴刻正书32行,满行33字,共计982字,四周刻有联珠纹框和12生肖图案,由此...……更多
上官婉儿才华出众,发明了梅花妆大受欢迎
...掩盖伤疤,就发明了梅花妆。第二种说法:当年武则天废唐中宗为庐陵王,自己想当皇帝,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叛乱,其中扬州司马徐敬业率领十万之众讨伐武则天,当时骆宾王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婉儿无意中从宫人手...……更多
...耕地。武攸绪在嵩山隐居十年,一直没有离开这里。直到唐中宗第二次即位,他才奉旨短暂出山。唐中宗想让武攸绪出来做官,并给他赏赐,但武攸绪坚辞不受。后来,武三思等人被杀,“唯攸绪以隐居不予其社祸”。唐睿宗、...……更多
李敬业造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了!”结果,这句话成了预言。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废了唐中宗,独揽朝政。李敬业联合一帮落魄士人和江阳强盗密谋造反。公元684年,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奉秦王救国之名,助庐陵王李显归军。很快就会超过10万人。武则天听...……更多
...皇帝。武则天原本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李治驾崩之后,唐中宗李显即位,但是大权却由武则天在掌控,李显并没有实权。公元684年,李显被废为庐陵王,然后武则天将李旦改立为皇帝。公元690年,李旦等6万多人上表改国号,...……更多
晚唐衰落之源:唐明皇沉迷美色,国破家亡
...实的基础,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国力达到了一个高潮。唐中宗的老婆武则天在李治去世后把持朝纲,进而废除李姓统治改为武周。705年,太子李显,张谏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后,李显又一次成为唐帝国的皇帝...……更多
古代五大才女的成就
...后,武周王朝覆灭,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复辟,李显便是唐中宗,唐中宗将上官婉儿封为昭仪。公元710年,李显驾崩,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想要模仿武则天称帝,而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则发动政变,史称“唐隆政变”,在唐隆政变中...……更多
武则天的死和哪两件事有关
...帝,武则天的女皇之路也正是由此起步的。高宗驾崩后,唐中宗和唐睿宗先后被武则天废掉,武则天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公元690年,武则天干脆自立为帝,正式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为神都,武则天为了巩固政权大杀唐...……更多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时的“烧尾宴”。景龙三年的一天,宰相苏瑰奉命入宫陪唐中宗吃饭(侍宴),席间将作大匠(建设部长)宗晋卿突然开炮:“苏公升任宰相,为何没有‘烧尾’?难道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吗?”这位宗晋卿可不是“好饼”,他依...……更多
袁恕己:唐朝政变功臣与忠臣的荣辱历程
...,自此周朝囯号被废,武则天政权被一举推翻,进而迎立唐中宗李显复辟。袁恕己因为有功在身,得以右迁中书伺郎,获封南阳郡公。袁恕己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中宗之女曾怂恿家奴强暴良家妇女,这件事情被袁恕己知道...……更多
太平公主一生发动了三次政治斗争,最后却还是没能称帝
...、张易之兄弟,还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氏,因此被唐中宗李显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第二次是诛杀韦后,韦后效仿武则天试图掌权,与安乐公主密谋毒死了李显,太平公主派她的儿子薛崇简与李隆基一起除掉了韦后,...……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武则天、慈禧与吕雉的权谋传奇
...“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更多
李显宠爱的永泰公主怎么死的
...之得到消息以后,向武则天告状,武则天一怒之下让太子(即唐中宗李显)处置他们。慑于母亲的压力,李显不得不于九月初三勒令自己的亲生儿女与女婿三人同时自杀。其时,李仙蕙新婚不到一年,肚里还怀着孩子。李显复位以后,追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而明朝在第二代就江山易主,朱元璋死后,朱棣就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蓝玉和太子沾亲带故,所以又怎么会为了朱棣一个外人来抢夺自己家的江山呢
2024-06-23 19:55:00
可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造成了他不拘小节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使得他极其容易得罪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正好是一个小心谨慎疑心十足的人
2024-06-23 19:55:00
那是因为他的“军神”之名可是名副其实,是实打实地用每一场战功换来的。那时的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力,即使当时的人才数不胜数
2024-06-23 19:54:00
站队雍正的两个光头阿哥,为何获封的爵位有多高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之战中,不是所有的阿哥都选择了亲自下场争锋相对,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和圆滑的处世哲学,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2024-06-23 19:56:00
天启七年,在一次掉落水的熹宗朱由校受到惊吓后,身体开始出现不佳并服用所谓的“仙药”一命呜呼,时年23岁,在闭眼前将信王朱由检拉到其跟前,遗诏驾崩后传位于他。天启驾崩后,朱由检继位
2024-06-23 19:58:00
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当中只有三子裕王和四子景王长大成人。本来裕王是与皇位无缘的,奈何三位长兄早夭,其中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也不幸病逝
2024-06-23 19:58:00
他比和珅贪的更甚,为何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说到贪官,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和珅,因为他太出名了,就说电视剧里的和珅吧,真是让人印象太深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得乾隆帝宠信
2024-06-23 19:58:00
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
2024-06-23 19:56:00
分析糜芳,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皇亲国戚一枚。可惜三国历史中,对这一点很含糊,根本找不出啥关键原因
2024-06-23 19:56:00
其一:事分轻重缓急对于诸葛亮来言,刘备死后留下了一个近乎于崩溃的局面。以至于当时,曹魏方都认定了,蜀汉唯有归降一条路。故而曹魏的王朗
2024-06-23 19:57:00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
2024-06-23 19:59:00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彼时,关羽率领大军包围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后,就是南阳等中原之地。因此
2024-06-23 20:00:00
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石亨也明白
2024-06-23 20:02:00
姜维经常往甘肃跑,显然是在践行避实击虚这一兵法理念。避实击虚,意思是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024-06-23 20:01:00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一般是皇帝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例外,比如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当时的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2024-06-23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