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务中心推介了粮油作物“一喷多促”叶面施肥技术模式、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等五项实用技术模式,助力提升粮食产能。这是记者21日从全国农技中心了解到的消息。据了解,为支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发挥好肥...……更多
以产带链  以链兴群
...4个粮食高产优质示范片,示范面积2520亩。同时,组建5个农技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早稻播种面积1.6万亩,较去年增加200多亩;大豆播种面积0.28万亩;花生播种0.77万亩,为全年粮食丰产和农...……更多
沙子坡镇 机械育苗助秋种
...高地,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切实打赢明年粮油丰产丰收第一仗。 ……更多
“金钥匙”解锁单产提升“密码”
...九分公司“金钥匙”解锁单产提升“密码”育秧大棚内的水稻秧苗。王佳摄 □王佳 韩成龙 王岳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积极探索单产提升路径,2023年,水稻最高单产达到1559.8斤/亩,荣获北...……更多
单产水平高 种粮更有劲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全市创建54个5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单产水平高种粮更有劲本报讯(记者石振华)11日,大冶市保安镇西山村,在种粮大户程开军的500亩优质水稻示范基地,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来回穿梭撒播水稻种子。藏...……更多
举办大春生产技术培训20余场
...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农业生产,开展优质水稻、玉米、高粱集中育秧育苗3000余亩,建立优质水稻万亩示范区1个、示范点2个,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片1个、示范点15个,积极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
春耕春播好繁忙
...平镇农业中心主任、四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宏祥指导农户水稻育苗。(本报恩施图片库 丰竹英 摄)全媒体记者 蒲 丹 通讯员 谭 宇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生机勃发的春天里,鹤峰县太平镇村村寨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更多
横州市陶圩镇4万多亩早稻迎来收割期
...。为保证夏收秋种衔接顺利进行,横州市加强农机调配和农技服务,确保最佳状态投入生产作业。同时,强化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农机执法检查,向农机手宣讲农机安全操作知识,提升农机手精细作业水平,做到减损护农,确保...……更多
南京120多万亩水稻从南到北启动秋收专家提醒:适时抢晴收获,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南京水稻从南到北陆续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广大农户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开展...……更多
崇州:向“新”而行 绘就全域智慧农业新图景
...智慧轨迹”经过育种、育秧等多个生产环节后,绿油油的水稻秧苗被相继插满崇州天府粮仓产业园几十万亩农田,为最终长成合格的米粒儿汲取力量。这些秧苗要想长大成熟,需要几个月时间,还要过病虫害、夏季洪涝等好几道...……更多
江苏南京:智慧农业!稻田“打擂台”,科技是“英雄”
...潜力可挖?今年,全市重点流域稻麦化肥减施减排与优质丰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落户”圩里合作社种植基地,包括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省农科院、市农业装备推广中心等专家在内17人的服务团队,在水稻种植、管理期间集成重...……更多
...村对残次果园进行集中整治改造,新增耕地346亩。“这些水稻采用了抬线宽窄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强作物的通风透光性,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50公斤。”5月8日,成佳镇农技专家来到五四村残次果园整治...……更多
“老把式”探索“两稻两虾”
... 野近日,记者来到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东岳村,连片的水稻田里,刚种下的秧苗一片郁郁葱葱。“村里采用的是‘两稻两虾’种植模式,4月中旬第一轮小龙虾已上市。”东岳村种粮大户、叶集区绘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更多
给力!高速插秧机提高效率40倍
...个转身,一大片耕地已经翻好土了。另一边,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正在工作着,一人坐在前面当司机,一人站在后面将育种好的水稻苗依次放在插秧机上指定位置,插秧机一边往前走,一边自动插秧。“我那边也在用这种插秧...……更多
贵安新区:丰收盛景里的乡村振兴新篇
...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香。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水稻被整齐割倒,脱粒后的谷粒如雨点般落入车厢。“今年收成好得很!亩产比去年又多了些,这‘铁牛’一上阵,一天能收二十多亩!”贵安新区兴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更多
解锁播州区产业发展“新密码”
...说道。 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辣椒、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收购、加工和销售。近年来,该公司在播州区产业联合党委带动下,聚焦播州辣椒、水稻等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共计签订辣椒、...……更多
青秧插满田  春播农机忙
...田园画卷。铁拐村种粮大户叶彩红今年承包了400亩田进行水稻规模种植。“高速插秧机一次可以携带40盘左右秧苗,每台插秧机每天能插秧近40亩。机械化插秧可以使秧苗插得深浅一致、株距一致,作业效率远远高于传统人工插...……更多
新仓镇拉开晚稻秋收序幕
...,空气里满是稻谷香。过去,通过人力或是借助畜力进行水稻种植、收割,群众几乎要忙碌一整年,现如今,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机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耕作更加轻松,粮食产量也跟着噌噌往上涨。据悉...……更多
金秋时节农事忙 横州处处秋实美
...化收割的场景。黄桂兰/摄平马镇苏光村“旱改水”项目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的水稻进入成熟期。黄桂兰/摄 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苏寒梅金秋时节,万物丰收。在横州大地上,稻穗灿灿,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处处有风景,处...……更多
迟宽国种粮记
...”更能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他开始种植这两个品种的水稻。随着田地的不断改良和耕作条件的改善,他的水稻基地逐年实现增收,群众看到效益后便争相效仿。于是,他带头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迟宽国积极探索优质水稻...……更多
希望,在沃野上升腾
...定安宁,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抗灾减灾打基础,农技服务春管立春以来,我市出现多轮寒潮、雨雪、低温灾害天气,舒城县提前发布预警信息30多条次,印发抗灾技术明白纸3000余份,组织7个农业生产指导组、22支科技小分队深...……更多
今年种田更省心省力
...耕作的播种施肥一体机。遂宁观察 刘作鹏 摄彭山区数智水稻示范基地内的循环式智能育秧机。 翁光建 摄(C视觉)春耕正当时,不负好时光。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无人驾驶“神器”来回穿梭,成为春耕犁地主力军;在智慧化育...……更多
四川大竹:种养循环模式串起乡村振兴“生态链”
...镇的海天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守海也表示,他种植的水稻同样受到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的惠及。“合作社共种植了600余亩水稻,其中有550余亩都使用了堆肥和粪水还田。在新引进的无人机直播技术和‘粪肥还田’的帮助下,今...……更多
圆湖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四高”示范基地建设
...术体系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四良配套”水稻高产丰产高效技术,为“早专晚优”双季稻模式的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提供了强劲有力的科技支撑。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支农小队深入田间查看晚稻生长发育进度、病虫害绿色...……更多
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来我市调研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听取镇江“十佳新农人”汤磊介绍新陵村青禾家庭农场的水稻育秧基质土准备情况,精准施药、变量施肥等智能农机使用及赤霉病防控情况。下午,督导组一行来到丹徒凌息方水稻种植合作社重点调研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实地...……更多
无人机施肥 1亩地只需1分钟
...田间来回穿梭,原来长着杂草和禾头的农田瞬间变成可插水稻秧苗的秧田。农机驾驶员告诉笔者,机械化的作业效率是人工劳作的10倍以上,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在吴阳镇,吴川市农业农村局、平安产险湛江中心支公司...……更多
仁怀九仓镇:不负深秋好“丰”景 油菜移栽忙
...种植知识。秋冬季多一份收入,村民种植积极性很高。“水稻收完后,从九月份开始开始种油菜,去年我们家也种,一亩地可产400斤左右,收益还是比较可以,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小湾村村民张宗华说道。村民们正在种油...……更多
过节人不闲 乡村农事忙 彭山区全力跑好农业开年“第一棒”
...菜种植、出苗、追肥等关键时机提供技术指导,保障油菜丰产丰收。据了解,在抓好粮油生产的过程中,该区重点推广油菜集中育苗、配方施肥、喷施硼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加强绿色“双减”高效技术模式集...……更多
...平明试验示范基地以及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园项目,打造集水稻新成果新技术展示、水稻良种繁育和农业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农技专家主动送学上门、送技到户,积极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开展技术服...……更多
钟昌穗:稻田守望者 农民贴心人
...和省里专家赴南平调研机收再生稻时,发现“甬优系列”水稻品种再生能力强,再生稻亩产高,每亩能多生产150公斤到250公斤。她决定在福清大力推广这些水稻品种,第二年即引进试种,最终筛选出适合在福清种植的甬优4949、...……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