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呼伦贝尔三措并举进军优质高效农牧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加强耕地保护 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农机装备率呼伦贝尔三措并举进军优质高效农牧业 □本报记者 李玉琢 通讯员 张梁诚现代农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前提就是抓住“地、种、机”这三个农牧业发展基础。...……更多
“想增产增收,科学种植真的很重要!”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马忠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明博 摄 □本报记者 鲍庆胜 郭洪申“想要增产增收,科学种植真的很重要!”2月14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马忠臣,受...……更多
【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有一种治沙叫“磴口模式”
...和沙漠。“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这是曾经流传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俗语,也是上世纪50年代初河套地区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这里的沙漠寸草不生,沙头大,风更大。一刮大风,沙丘就像翻跟头似的,一个...……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3月3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北疆楷模”先进事迹发布会,授予“磴口模式”治沙群体“北疆楷模”称号。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境内沙漠面积4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7%。上世纪50年...……更多
建国镇打造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助农增收
...向“订单生产”延伸,产品畅销省内各市县,远销京津、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形成了稳固的市场网络。截至目前,全镇蔬菜总面积达4万亩,亩均效益1.4万元。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有力推...……更多
...电 (记者 李爱平)2024年3月21日是第12个“世界森林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消息称,目前,内蒙古天然林面积达到2.73亿亩,居中国首位,森林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中国前列。官方消息显示,2015年4月1日,原中...……更多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建好良田 端稳饭碗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丁志军 赵文嘉隆冬的早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公音浩饶嘎查文明正在给玉米棒子脱粒装袋。“今年玉米大丰收,全靠高标准农田建设。”文明喜上眉梢。2022年以来,科左后旗建设高标...……更多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内蒙古一方面通过“五个大起底”盘活闲置资源,另一方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沉睡”资源“旧包袱”变成集约发展新财富《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8日 04版)本报讯(记者李玉波)4月份以来,内蒙古...……更多
...连山和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行政范围包括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及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区的132个县(市、区、旗),区域沙化土地面积108.4万平方公里,其中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7.16万平方公里。半干旱沙区位于贺兰山以东、...……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7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7日表示,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内蒙古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积有950万亩,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5倍,预计...……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压茬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明确打一场富有特色、绩效明显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目前,已完成营造林25.53万亩、草原保护修复34.05万亩,分别占年度任务的85%、34%。包头...……更多
内蒙古通辽500万亩水稻育苗预计5月进入插秧期
...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架玛吐镇,农机在田间整地。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春耕工作陆续开展,田间一片繁忙景象。内蒙古通辽市地处“玉米黄金种植带”,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700多万亩,其中,500万亩将推广使用密植滴灌...……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6月8日讯 (记者 韩雪茹)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均在头版刊发报道,对“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来,内蒙古掀起的集中会战、规模防沙治沙热潮进行了全方...……更多
内蒙古: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挺起产粮大区脊“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7日电 题:内蒙古: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挺起产粮大区脊“粮”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高标准农田的总水量可节约30%,田间劳力可节约50%,肥药可节约15%左右,土地平坦宽阔,更方便大...……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内蒙古已提前完成2022年度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区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面积13.2303万亩,完成年度消化任务(10.2万亩)的129.71%。全区闲置土地处...……更多
青海:到2030年将完成沙化土地总治理任务5000余万亩
...海南、海西、黄南6州(市)的31个县(市、区、行委),国土总面积35.62万平方公里,占该省国土面积的51.1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9.86万平方公里,占该省国土面积的14.15%。“我们将围绕荒漠化综合防治及防沙治沙新格局,开展山水林...……更多
聚焦“特”“优”做文章  振兴产业促发展
...、李树、松树等各类树苗60万株,年出苗10万余株,已与内蒙古包头市沟门镇等地签订购销合同1万株,并依托现有杏果帮扶加工车间、蔬菜分拣车间、葡萄冷储库和交易市场,就地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更多
...消费日报本报讯(记者 闫 廷 □ 王煊亚 王玉凤)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君正能源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在鄂托克旗开工建设。据了解,君正能源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充分发挥鄂托克经济开发区高...……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通讯员 张茹初冬时节,在库布其沙漠境内G242道路沿线两侧,林草生态建设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一辆辆装满干沙柳的皮卡不断来回卸货、数名治沙工人划线、挖沙沟、栽植干沙柳...……更多
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题: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在轻轻抚摸着,好像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当这张图片出现在“民革眼中的‘三北’攻...……更多
打破行政区域界线 推动联防联治 内蒙古5地签署合作协议合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枨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域联防联治暨规范林草种苗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召开。会上,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更多
沃野金黄丰收忙——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秋收见闻
...华网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电 题:沃野金黄丰收忙——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秋收见闻新华社记者连振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的一块玉米地里,大型籽粒收割机来回穿梭,将金黄饱满的玉米粒装进...……更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村集体齐增收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多样性服务,让农牧业生产规模化、基地化、机械化、订单...……更多
780亿斤左右!内蒙古确定2023年粮食产量目标
...网央广网呼和浩特2月3日消息(记者王秋蕾)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发布的第二场——“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专场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记者获悉,2023...……更多
...市报“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总体布局发布涉及6市(州) 总面积35.62万平方公里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宗珠)11月22日上午,省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更多
4500只!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00只,我国雪豹数量为4500只,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区,其中,青藏高原是我国雪豹的主要栖息地,占全国雪豹栖息地总面积的90%以上。而青海省又是青藏高原雪豹的主要分布区,雪豹数量约为1200只。近年来...……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郑学良通讯员 刘军 吴香凝走进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塔布赛村村民南云飞家的蔬菜大棚,嫩绿的秧苗释放着勃勃生机,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回溯几年前,这却是一片片板结开裂...……更多
...价岗位联合呼伦贝尔试验站站长徐丽君及北方苜蓿主产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十余个试验站,开展了长期地面观测,对规模化苜蓿草地的牧草产量和碳固存潜力进行了模型模拟。 ...……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3月15日讯 (记者 李国萍)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滔滔黄河水通过闸门向岱海奔涌而去……2022年9月20日,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全线通水。凉城县退休干部张润和激动地说:“这是载入凉城史册、...……更多
油菜产业驶向“新赛道”
...、贵德、平安以及甘肃的民乐县等,种子主要销往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全国春油菜区及江西、湖南、贵州、广西等冬油菜区。”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有华说。 作为种业的省级龙头企业,互丰集团...……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泸州叙永:农家特色簸箕宴待客 解腻解馋好趣“胃”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在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青翠的竹林绵延山间,当地人习惯用簸箕做盘,在底部垫上新鲜翠绿的芭蕉叶,叶上铺满各色美味食材
2024-06-27 10:57:00
有这3个表现,即为强迫症,自查一下是否中招了
心理上的疾病相比于身体上的疾病,一般很难被发现,很多人其实心理上都存在有一定的障碍,等到积存的时间一久,就会严重的伤害到人的身心健康
2024-06-27 09:25:00
容易发胖的几个坏习惯,看看你占了几个?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发胖似乎成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威胁。那么,是哪些不良习惯在暗中推动我们的体重上升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2024-06-27 09:33:00
秘诀揭晓:女性过了60岁,若不改掉这4个习惯,身材会加速衰老
尽管岁月无情,但只要我们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还是能够拥有健康美丽的身材。女性过了60岁,如果不改掉以下四个习惯,可能会让身材走样
2024-06-27 09:34:00
修文县洒坪镇面向老干部开展“数字黔老”APP培训
为了让老干部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享受便捷的服务和丰富的信息资源,6月25日,修文县洒坪镇组织党建办工作人员通过上门入户的方式让退休干部了解“数字黔老”APP 的功能
2024-06-26 20:56:00
清镇市妇联关工委:儿童心理团辅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近日,清镇市妇联关工委在清镇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暨站街镇枫渔社区居委会开展主题为“很高兴认识你”的儿童心理团辅关心下一代活动
2024-06-26 20:56:00
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
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2024-06-26 19:35: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调研组到清镇市调研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吴春峰带队到清镇市,就“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老干部工作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探析”进行专题调研
2024-06-26 20:56:00
网红“万能皮肤药” 炉甘石洗剂 医生说你可能用错了
蚊子包、荨麻疹、痱子、晒伤,是夏季皮肤“四刺客”,大家最怕的就是痒痒,很多人喜欢用“止痒神器”——十多块就能入手的炉甘石洗剂
2024-06-26 20:21:00
饮用白酒,有利于健康,还是伤害身体?
谈到白酒,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或是一段充满故事情节的场景?无论是在欢庆喜事还是在狂欢时,白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6-26 21:50:00
喝酒醉了怎么办?8种食物帮助解酒,你有了解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偶尔享受一些美食、小酌几杯成了不少人放松心情的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醉酒宿醉的困扰,头痛、乏力
2024-06-26 21:45:00
你知道芹菜籽的4个健康营养作用吗?
说到芹菜籽,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它其实就是植物芹菜的种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它常常应用于调味品和食品中,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2024-06-26 21:47:00
「梅的神奇功效」医生告诉你,这颗小果子竟有这么多好处!
👉梅,这颗看似普通的小果子,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梅具有改善胃肠功能的功效。它含有的茶酸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2024-06-26 21:48:00
菊花茶对人有5个好处,但医生提醒:这些人碰不得!
菊花泡水是不少人在生活中喜欢的一个饮品,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菊花泡水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经常喝菊花泡水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有不少的好处
2024-06-26 21:51:00
菊花茶、金银花、枸杞茶茶是好东西,但你可能喝错了
越来越多习惯在生活中喝茶,尤其是喝一些对身体健康有益的茶,比如金银花茶、红枣茶、枸杞茶、菊花茶等等。但其实,这些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2024-06-26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