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双争”光荣榜|崔敏:扛起孝老爱亲重担的“河北好人”
崔敏,女,1978年5月出生,盐山县圣佛镇杨甫寨村村民。2014年,崔敏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公公身体也不好。丈夫在外打工,她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两位老人去世后,她又将年迈的奶奶和瘫痪在床的伯父接到一起生...……更多
“双争”光荣榜|郝满意:免费帮村民修理电器30多年的好电工
郝满意,男,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镇女织寨村电工。他常年在村内奔走,保障村民安全用电。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30多年来坚持免费为村民修理电器,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树苓:好儿媳20余年悉心照顾患病公婆
王树苓,女,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大荣各庄村村民。25年前,王树苓的婆婆被诊断出淋巴癌,随后5年时间做了7次大手术,术后王树苓每天在病床前陪伴。公公又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丈夫依靠在外...……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桂敏:长期照顾患病公婆 用孝心温暖一个家
王桂敏,女,1966年8月出生,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兴煤社区居民。公婆先后患有重病,王桂敏承担起了伺候两位老人的重担。精心照顾7年后,婆婆去世。后公公病情严重,成为植物人,距今已有15年。在此期间,她没有睡过一个...……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现龙:“80后”村支书把困难村蝶变成旅游“打卡地”
王现龙,男,1981年4月生,中共党员,涉县偏城镇大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勇挑重担,将一个山沟里的困难村打造成乡村旅游“打卡地”;他引入资金1亿元,彻底解决了困扰全村的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等群众急难愁...……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立寒:20多年如一日照顾老人
张立寒,女,1983年8月出生,献县陌南镇贾刘店村村民。20年前,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善良坚强的她,一嫁进门就承担起照顾公公和大伯公的重任。尽管家庭困难,她从未被身上的重担压垮,反而干劲十足、对生活充满信心。...……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英武:孝老爱亲、爱岗敬业的“河北好人”
刘英武,男,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宗县第二中学校长。他自幼父母离异,被广宗县南三里村一家农户收养。27年来,他孝老爱亲,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赡养养父母;并善待养父母的两个儿子,出钱出力帮助他...……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瑞欣:家庭重担一肩挑的好军嫂
张瑞欣,女,1957年3月出生,衡水市武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退休职工。张瑞欣的父亲和丈夫都是军人,她深知军人的职责与使命。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嫂后,为了让丈夫安心服役,张瑞欣承担起赡养老人、抚育儿子的全部责任。儿...……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宇涵:挑起家庭重担自立自强的好少年
刘宇涵,女,汉族,13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田各庄镇中学学生。从她记事儿起,母亲就患有重病,生活无法自理。她小学一年级时,奶奶失明、后来又瘫痪在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确诊癌症。自小学一年级起,她就和姐姐担...……更多
...义成25年的第50次无偿献血。今年55岁的李义成,是盐山县圣佛镇东田寨村人。“我第一次献血是在部队里。”李义成说。他1985年参军入伍,军校毕业后任某部连长,1998年,他带着连队在山西阳曲县执行任务时,遇上当地血库血...……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荣荣:积极传递正能量 笔耕不辍守初心
刘荣荣,女,1984年9月出生,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任。作为一名80后党报记者,从业10余年来,她采写稿件千余篇,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她勇挑重担,多次承担全国及省两会等重大报道任务;她...……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卫红:组建公益乐团义演奉献爱心
张卫红,女,196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北省邢台市泉东办事处金秋乐团团长。6年来,她带领自己创办的金秋乐团,联合邢台市的文艺爱好者走进敬老院、走进贫困山区、走进革命老区,开展了百余场文化惠民演出,为...……更多
“双争”光荣榜|苏兆军:年假旅途中救治4人的河北医生
苏兆军,男,1979年3月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普外一科主治医师。他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中恪尽职守,任劳任怨。2023年8月底,他开启了从业20年来第一次年假之旅。从新疆喀什到乌鲁木齐再到北京,在大巴车和高铁上...……更多
“双争”光荣榜|杨密婷:用爱为特教孩子撑起一片天
杨密婷,女,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她倾情奉献特教事业,带领师生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开展学前康复、送教上门、联合办学等多项工作。曾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先进...……更多
“双争”光荣榜|鲁金玲:柔肩撑起八口之家 谱写孝老爱亲之歌
鲁金玲,女,1969年2月出生,河北遵化市西三里镇肖庄子村村民。鲁金玲一家四代八口生活在一起。年逾八旬的公公为肢体三级残疾,婆婆已成植物人。丈夫因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儿子儿媳主外,鲁金玲在家就承担起照顾一...……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永梅:三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
张永梅,女,1970年3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义合美新城居民。她因冻伤双手成了一名残疾人,通过锻炼掌握了做饭、写字甚至做针线活等技能。公公去世后她把婆婆接到自己家,30余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婆婆的衣物被...……更多
“双争”光荣榜|邵帅:危急时刻勇救4名落水群众
邵帅,男,1994年6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郭家桥乡张扶庄村村民。2023年4月17日,一辆四轮代步车底朝上掉进了唐山市张扶庄村的排水干渠里,邵帅听闻后急忙跑向干渠跳进了水中,他先把在车窗边的孩子拉上岸后,再次...……更多
“双争”光荣榜|赵晓辉:大火中开叉车救出一家四口
赵晓辉,男,汉族,1985年6月出生,河北枣强县枣强镇人,个体企业经营者。2022年8月22日晚,枣强一商铺突发火灾,现场不时传出爆炸声,二楼一家四口被困。火势越来越大,情况危急。赵晓辉开出自家厂里的叉车,与别人配...……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林杰:30余年服务基层司法一线
张林杰,男,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安新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白洋淀人民法庭庭长。30余年,他奋斗在基层司法服务第一线,创新探索白洋淀阳光高效便民司法服务机制。白洋淀人民法庭被选为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双争”光荣榜|马东春:义务守护烈士墓10余年
马东春,男,194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镇东赵村村民。“战士们为国捐躯,一定要把烈士墓维护好、管理好。”这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父亲给马东春留下的嘱托。马东春退休后全心投入到修缮陵园中...……更多
深州市多措并举推动“双争”活动走深走实
...进家庭。市融媒体中心开设“双争”活动专栏和“双争”光荣榜,充分宣传全市“双争”活动进展和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浓厚社会氛围。 ……更多
“双争”光荣榜|熊国芳:孝老爱亲 勇挑家庭重担
熊国芳,女,1989年6月出生,张家口市怀安县第六屯乡三合屯村民。熊国芳的公公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婆婆患有严重风湿病,行动不便。丈夫外出打工,熊国芳边干农活边照顾公婆和3个孩子,主动挑起家庭重担...……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拴栋:倾力公益十几年 扶危济困暖人心
张拴栋,男,中共党员,1968年6月出生,河北省深州市东安庄乡白家庄村人,深州市春晖义工协会救援队队长。他乐善好施,倾力公益十几年。他捐资助学,是家庭困难学子的“张爸爸”;他筹建春晖义工协会救援队,救人于危...……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金成:27年如一日 精心照顾瘫痪弟弟
张金成,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镇郑家庄村村民。获评“时代新人·河北好人”。27年前,弟弟因车祸脑部受创,瘫痪在床。张金成和家人承担起照料弟弟、抚养侄女的重任。在母亲瘫痪后,张金成精心...……更多
“双争”光荣榜|张耀华:坚持义务献血13载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张耀华,男,1976年9月出生,国网井陉县供电公司员工。2013年12月他加入中华骨髓库,2017年7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让一名素未谋面的小朋友获得重生,成为石家庄市第83例、井陉县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0年至今,他献血...……更多
“双争”光荣榜 | 王福国:致富不忘家乡人
王福国,男,1967年9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承德丰宁顺达矿业集团董事长。王福国自幼家境贫寒,他艰苦创业,从一个农民成长为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民营企业家。20年来...……更多
“双争”光荣榜|程战往:组织书画义卖筹集善款 帮助困难群众
程战往,男,1972年5月生,汉族,安平县书画家协会主席。自担任安平县书画家协会主席以来,他致力于将书法与公益融合,多次组织开展书画义卖活动,从2014年起,已累计筹集善款逾40万元,所得善款全部用来帮助因病、因灾...……更多
“双争”光荣榜|王运岭:热心大哥义务收留流浪聋哑老人十余载
王运岭,男,1974年9月出生,成安县北乡义镇北渚一村村民。2013年4月的一天,王运岭的餐馆走进来一位流浪聋哑老人,王运岭的儿子拿了馒头给老人吃,从此以后,老人时常会来到小餐馆讨食。随着时间推移,王运岭了解到,...……更多
“双争”光荣榜|刘瑞霞:用爱与坚持守护瘫痪丈夫和患病公婆
刘瑞霞,女,1964年12月出生,唐山市玉田县杨家板桥镇张三铺村村民。2006年丈夫因为车祸造成重度残疾,婆婆患有重度糖尿病,公公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她多年如一日,守护重伤丈夫、孝敬生病公婆,对待邻里谦让友善。她用...……更多
“双争”光荣榜|代福春:为救两名落水者毅然舍弃4万余元货物
代福春,男,197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唐山乐亭县姜各庄镇明庄子村渔民。2022年10月17日24时,代福春的渔船正在收网起货,突然听到呼救声。他立刻让船员把网切断,毅然舍弃价值4万余元的货物,让渔船迅速向呼救声靠近,...……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云南发现一蛇类新种
记者6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
2024-06-09 12:54:00
北约多国接连发生“神秘火灾”,被指系俄罗斯策划实施
▲波兰首都华沙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发生火灾。图据中新网近几个月来,欧洲大陆发生了一系列“神秘火灾”事件。有报道还援引欧洲情报机构的消息称
2024-06-09 12:57:00
天津北方网讯:7日,高考启幕,莘莘学子走进考场为梦想而战。考场外,执勤警力守护莘莘学子为梦想前行。7时30分,因走错考点
2024-06-09 10:48: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本报6月8日讯(记者韩霄鹏)近日,记者从国家网安试验区(济南高新区)获悉,网络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将于本月底上线
2024-06-09 11:36: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老舍济南旧居“书香再生”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本报6月8日讯(记者赵晓林)老舍先生曾在济南生活4年多,将济南称为“第二故乡”
2024-06-09 11:38:00
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从史前洞穴的部落壁画,到陶器青铜上的精神图腾;从竹艺简牍上的古文书写
2024-06-09 12:59:00
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办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天津6月9日电 (孙玲玲)为纪念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问世三十周年,进一步推动中国叙事文化学这一中国话语体系的叙事文学研究范式向纵深发展
2024-06-09 11:29: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报讯 (记者 郑苗苗) 6月8日下午,2024年高考圆满结束。两日来,考生们在试卷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梦想
2024-06-09 06:36:00
外籍记者走进武功山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近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指导,萍乡市委宣传部和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局新媒体国际传播中心)共同主办的“武功山下萍水相逢”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魅力江西活动举行
2024-06-09 00:20:00
贵阳市花果园湿地公园、观山湖区福寿螺繁殖能力极强
近期,多位网友向天眼新闻“天眼问政”栏目留言反映,贵阳市花果园湿地公园、观山湖区朱昌镇河化高路附近、花溪十里河滩等地出现大量福寿螺卵
2024-06-09 00:12:00
2024年,青海省高考报名总人数为6.56万人(含单考单招),参加全国统考人数为5.21万人,全省共设34个考区,52个考点
2024-06-09 00:39:00
6月7日,记者从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省残联”)获悉,今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报名的考生中有1432名残疾人考生
2024-06-09 00:26:00
6月7日讯 端午将至,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繁忙,用电、用气量增加,群众出行和群体性活动增多,人流、车流、物流剧增,加之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2024-06-09 00:44:00
海控免税助力暑期旅游消费升级
6月7日消息(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作为离岛免税业务的主要经营者之一,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以下简称“海控免税”)结合传统文化热点
2024-06-09 00:52:00
三亚环投集团全力做好高考期间排涝保障工作
6月7日下午,三亚突发强降雨,为给考生营造安全顺畅的通行条件,确保高考期间全市主干道路排水畅通,三亚环投集团周密部署,提前制定高考期间道路排涝专项工作方案
2024-06-09 0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