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郭子仪班师回朝,唐肃宗称其为再造大唐之功臣。可惜唐代宗登基之后受到了小人程元振的谗言影响,认为郭子仪功高盖主恐有不臣之心,于是罢免了郭子仪的职务,收掉了郭子仪的所有兵权,仅仅让郭子仪带着一些工人组成的...……更多
李适为什么要认孙子李謜做儿子
...一、以孙为子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十位皇帝,父亲是唐代宗李豫。在他十四岁那年,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他与许多皇室子弟一样被迫四处逃难。他一生中有十一个儿子。而实际上,他亲生的儿子只有九个。另外...……更多
唐代宗原配崔妃,借家族势力当上广平王妃,又因家道中落错失后位
唐代宗还是广平王时,娶了一个妻子崔氏,崔氏是杨贵妃的侄女,母亲是韩国皇后,舅舅是当时的国舅杨国忠。崔氏原来仰仗着母亲一家的势力,对广平王的态度并不好,甚至是很暴躁的。唐代宗和崔妃在相处中也是有些真感...……更多
帝位之争酿惨剧,为了帝位他不惜杀害数百名幼儿
...史上也有不少同室操戈的记载。然而却有这么一位,为了帝位,甚至不惜杀害数百名幼儿,连尚在襁褓的婴儿都不放过。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十六国期间的北燕文成帝冯跋在位期间,平定内乱,废黜苛政,交胡利民,奖励...……更多
朱祁镇被俘,他的儿子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要拥立朱祁钰?
...于谦的劝说下同意登基为帝,朱祁钰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景泰帝登基后,对内整顿军备,同时重用主战派的于谦,景泰帝还驳斥了扬言南迁的大臣,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代宗朱祁钰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最终,明...……更多
张良娣:唐朝后宫的权力斗争与安史之乱的见证者
...。李辅国果断地处死了张良娣和越王李系,太子登基为唐代宗。然而,对建宁王李倓的冤屈却引起了唐代宗的深思。为了昭雪他的冤屈,唐代宗追封建宁王为齐王,后来又谥为承天皇帝,举办了盛大的丧礼。 ……更多
明代宗何时时候驾崩
...年(1645年),景泰帝朱祁钰才被弘光帝朱由崧上庙号为代宗,增谥号为十七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直到死后近二百年,朱祁钰的礼仪规格才与其他明朝皇帝一致。 ……更多
司马攸被过继给司马师后,为何受到排挤,吐血而死
...,因此,有很多大臣希望才华出众的司马攸能继司马炎的帝位。因为司马攸憎恶司马炎的宠臣荀勖和冯紞,这两个人害怕司马攸真的继位之后,将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借故以正太子名位为由,建议司马炎将齐王司马攸调回自己...……更多
...立太子,就是立了太子,也无法避免皇族子弟争夺王位(帝位),春秋首霸齐桓公立了自己的第三子公子昭为太子,齐桓公晚年病重,躺在床上无法理政,他的五个儿子(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为了争...……更多
沈珍珠:被安史之乱掩埋的皇室传奇
...还是在乱军中去死去。广平王后来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唐代宗,曾经下诏寻找沈珍珠,不过找了十几年,也没有多少结果。不过唐代宗寻找沈珍珠,感觉并没有花多少力气,很大程度上只是敷衍自己的长子李适而已。有人说唐代...……更多
此女让三代唐朝皇帝魂牵梦萦,寻找了数十年
唐代宗李豫的睿真皇后沈氏,名字生卒年皆不详。开元末年,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东宫。当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将沈氏赐给了长子广平王李豫(即后来的代宗)。天宝元年(742年),沈氏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后来的德...……更多
李治:从平平无奇变成皇太子,靠什么接住大唐帝位这泼天富贵?
当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在众人预料之外接住了大唐的帝位,很多人都在疑惑,他到底靠的是什么?面对弟弟与外甥的无情争斗,太宗内心何其焦灼;而那位始终被当作太平王爷的李治,他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思镇定应对?贞观...……更多
当了八年皇帝,却被咸鱼翻身
...算,诛杀了在北京保卫战中立有大功的于谦,数日后,明代宗朱祁钰也离奇死亡!那么,这次政,变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就成功了呢?其实只要看清了明朝的实际状况,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从封建法理来看,朱祁镇更具有“正统性...……更多
此时天下局势为此短暂的和平,外部没了曹操刘备这样的大威胁,东吴朝堂也不再铁板一块,纷纷开始了权力之争,他们立刻分成了太子派和鲁王派,结果朝堂之争愈演愈烈,最终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丞相陆逊也...……更多
唐朝中兴之梦:德宗李适的辉煌与陨落
...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相继离世,李适的父亲唐代宗李豫登基,代宗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作为,能算得上是守成之君,没有使唐朝的乱状进一步恶化,但是也没有什么突出作为,只是个平庸的君主。唐代宗继位当年...……更多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呢
...,也是北元残部始终无力南下中原、硬实力不足所致!明代宗朱祁钰对权力与政治缺乏最底层的认知,让朱祁镇避过了复辟道路上最大的风险明代宗朱祁钰是个好皇帝。他是太祖朱元璋之孙、宣宗次子。正统十四年在于谦、孙太...……更多
揭秘:为何南北朝至唐朝太子多难逃厄运?
...还与两个兄弟一同赐死。直到公元762年,唐肃宗的长子唐代宗李豫即位,长达230年的太子魔咒才终于被打破。南北朝以来,太子之所以屡屡被政治风波打击,总的来看,主要是政局不稳。南朝四朝和北朝两国,国运都不长久,朝...……更多
明朝帝位继承:朱允炆与朱高炽的关系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第四位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炽,两人是堂兄弟关系,朱允炆比朱高炽大一岁,因此朱高炽还要喊朱允炆一声堂哥。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嫡子有五个,皆为正宫马皇后所生。...……更多
帝位之争:刘荣悲剧的根源与影响
在他之前被认定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一般都能继承皇位,在他之后皇位继承却变得扑朔迷离,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不作数,何故?因为他被动的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太子被废潮,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太子刘荣,说来...……更多
唐代宗与明代宗,这两个\'代宗\'的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但是以“代”为庙号的还是屈指可数,中国历史上只有唐代宗李豫和明代宗朱祁钰两位皇帝,那么同样是代宗,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长子,也是嫡皇孙,小时候深受唐玄宗喜爱,安史之乱中以天下...……更多
唐代宗李豫一生未立皇后,背后有何原因
...第九位君王,他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李豫即位后号唐代宗。为什么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一直不立皇后,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古代君王所立皇后必须是太子的生母。第二点:史上相传李豫是一位多情君王,他一直难忘自己...……更多
明英宗与钱皇后:患难夫妻的深情厚意
...虏后,继位的是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们。终于,在明代宗的支持以及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的得当指挥下,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保住了大明的国祚,迫使瓦剌归还了英宗。二十二岁的明英宗由漠北返回了北京城。迎接他...……更多
李泌是如何在动荡的年代里展现非凡智慧和胆识的
...衡山 此后六年,李泌一直隐居在衡山,直到李豫继位为代宗皇帝。代宗虽然诛杀了专权的李辅国,但朝廷仍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想起曾在父亲最危难之际给予帮助的李泌,代宗便将他召回长安,并第一时间就要他出任宰相。...……更多
从唐宪宗到唐昭宗,百年无皇后时代的唐朝后宫
...事情,所以不做讨论。唐朝中后期不立皇后的情况是从唐代宗李豫开始的。762年4月,唐代宗在宦官李辅国的支持下登基即位,但他没有册封皇后,因为与他关系很好的结发妻子沈氏失踪了。这件事与安史之乱有关,唐代宗一直...……更多
哪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在立太子这件事上犯起了糊涂
...“亲王”领军的制度,肃宗已立广平王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为太子,但鉴于前线作战等事宜,过于危险且繁琐。众人商议平叛元帅人选,皆推荐聪慧且英勇的建宁王李倓。肃宗颇为喜欢英勇善战的儿子,但是,一代传奇...……更多
...对方念头,明朝群臣另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一时间朝中竟只有钱皇后真心盼英宗回归,但她一个妇人手无缚鸡之力,只得日夜啼哭,磕头祷告,祈求上天垂怜。1450年,明英宗返回北京城后,迎接他的只有“...……更多
昭武帝刘聪是如何上位的?他的帝位是正统吗?
...个一干二净,在他死后十年,汉国就被石勒所灭。刘聪的帝位也非正统。刘渊死后,太子刘和即位,可这刘和不自量力,听信谗言想杀掉刘聪。不料偷鸡不成反屎米,刘和被刘聪所杀。刘聪上台后,除了一再进攻西晋,最后灭掉...……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伙同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在乐安发动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刚即位不久的明宣宗朱瞻基并不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向大臣征求意见一一一派谁去剿灭二叔更合适?僵持之际,工部尚书杨荣说:...……更多
为何说颜真卿“字如其人”
...成为新的权奸后,深怕百官举报他独揽大权,于是请求唐代宗赐予他控制奏疏、奏章的权力。颜真卿毅然上书揭露元载的真面目,并劝唐代宗不要过度放权。元载对其恨之入骨,“谗言真卿”,将其贬至夏州。杨严被唐德宗重新...……更多
汉宣帝刘病已为什么追谥刘据为戾太子
...要解决政权合法化汉宣帝登基之后,他和霍光都需要解决帝位合法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帝位合法性问题,汉宣帝的帝位有可能不稳定,霍光废立的行为也有可能为非法。所以,汉宣帝和霍光都想尽各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为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
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寻访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滴滴答——滴滴滴……”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晴空,将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师生们带回80年前的烽火太行
2025-07-19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