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宋版百家姓之首——赵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一般看到的《百家姓》排名第一的是赵姓,其实赵姓不是第一大姓,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这个《百家姓》是宋朝版本,大宋皇帝姓赵,赵姓当然必须排在第一位。早在唐贞观年间,朝廷就编修过一部...……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里奚,他的儿子为什么叫孟明视?
...”为氏更尊贵,这就是樗里疾又叫严君的原因,也是如今百家姓中“严”姓的起源。千百年后,“严”就自成一氏,最后氏、姓合一,变成了一个姓。你说从血缘上,出自樗里疾的“严”氏,和秦孝公的“赵”氏血缘是否相同?...……更多
看看你是古代哪位大能的后裔
宋朝时有《百家姓》记录了506个姓氏,明朝又根据当时的情况,编辑了《千家姓》记载了2398个姓氏,到了现代社会,经过相关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见于文献当中的姓氏共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更多
赵氏孤儿与晋阳保卫战:揭秘赵国历史中的两次生死劫
说起赵国,最容易想到就是胡服骑射,战国四大名将占其二,唯一能与秦国对抗而不落下风。但稍查历史,你会发现,赵国曾经多次面临灭亡危机,一次次死里逃生,堪称春秋战国时期最顽强的诸侯。一、秦赵同源赵国与秦国...……更多
赵国成军事强国,但为何发展却是头重脚轻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赵国历史的承继性。赵国根源于晋国,赵国的建立的奠基者赵氏,在晋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晋国的氏宗族,对晋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二是赵国的...……更多
晋国赵氏的兴衰与\\\'下宫之难\\\'的历史迷雾
...了。赵氏一族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使命。至于后来的赵国成为了七雄之一,也是有原因的,赵国分到的是晋国当年北方的主要国土,包括山西吕梁山以西和山西北部与东南部,往南还占有了今天河南、山东、河北的部分领土...……更多
从马车夫到战国七雄,赵国靠什么崛起?
...朝帝大戊执政时期,大戊有一个御用车夫,叫中衍,他是赵国和秦国共同的祖先。不要小瞧了一个赶马车的人。这种职业在当时,是高级的技术活儿。我小时在农村,见过不少赶马车的乡亲,扬起鞭子,“哦哦,驾,吁……”,...……更多
赵姬风云:从晋文公到战国七雄,两位赵姬如何影响赵国命运
...被秦始皇灭掉,赵姬也被软禁。其实,在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也曾经有过两位赵姬,这两位女人,一前一后,影响了战国赵氏的命运。套用韩信临死前的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可以说战国赵氏“成也赵姬、败也赵...……更多
聊聊三家世卿的兴起和势力扩张
...军事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三家世卿分别是韩国的韩氏、赵国的赵氏和魏国的魏氏。三家世卿都是晋国的附庸,他们在晋国内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世卿都通过与晋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交往,逐渐...……更多
赵国先祖本是周穆王车夫,怎么跑到了晋国做大夫
赵氏一族去周入晋,始于周幽王之时,而真正成为晋国大夫,是始于赵衰。赵之先与秦之先共祖,虽说都是大费伯翳之后(羸氏),其实赵氏这一族才一直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传至蜚廉之时,蜚廉有二子:一曰恶来,其后为秦。一...……更多
...军。在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赵国一跃而上,越居山东六国之首。赵襄子和赵惠文王近乎拥有着明君雄主该具备的所有品质,并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完美展示出来,艰难却坚定地推动赵国向前发展。赵襄子没有经历赵惠文王这般多...……更多
...赵家。屠岸贾公开宣称:\"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显然这不符合道德和法律,必须予以纠正。\"为了降低行动的风险,居岸贾采取的是突然袭击的战术。他带领将士在...……更多
秦国国君和赵国国君都是嬴姓赵氏,秦赵之间有何关系?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赵国国君也是嬴姓赵氏,那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翻开《史记·赵世家》第一句话就是:“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更多
赵氏在晋国的崛起与衰落
...而被共伐,也最危险。而正是赵氏的这个选择最终成就了赵国。公元前497年,赵氏家主是赵鞅,因为邯郸赵午之事,范氏和中行氏企图一举灭掉赵氏,赵鞅退入晋阳坚守。却不料,韩氏魏氏借此,以晋定公的名义讨伐两卿,智氏...……更多
...益”,“天之报益,其在我朝乎”。天水赵氏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后人。赵国灭亡后,其残余势力建立了代国,而代王嘉之子赵公辅后来迁居天水,于是发展为了天水赵氏。西汉时期的赵充国就是其中的最有名的人物,从西汉到唐...……更多
三家分晋时,三国谁最占便宜,谁最吃亏?
...地区,至于韩国则成功地把自己的领土连成一片,隔开了赵国的大本营晋阳和都城邯郸、魏国的河东郡与都城大梁。魏国能获得晋国核心区域河东郡,占据了超过其他两家诸侯的领土和人口,就在于魏家的家主魏斯是晋国的最后...……更多
春秋战国分界线:智伯的野心与三家分晋的导火索
...分界线,是三家分晋;而三家分晋的导火索,则是智伯对赵国的晋阳之战。春秋发展到晚期,许多诸侯国都面临一个问题:士大夫家族强大而国君的家族衰微。而这个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则是晋国。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是武王姬发...……更多
春秋时期为何韩国一直强大不起来呢
...一个称雄的诸侯,在战国前期是相当强大的一个诸侯国。赵国在邯郸之战后崛起,是战国后期军力强大的一个诸侯国。那么,它强大到什么地步呢?竟然能够和秦国相抗衡。而相比之下,韩国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了。那么,这...……更多
为何说秦国的军功爵制源自赵国
...经形成。赵鞅谥号简,赵无恤谥号襄,父子二人就是后来赵国的奠基人,合称“简襄之烈”。 其实这两位并不是什么军事天才,我之所以要写他们,是想通过赵家这个缩影,映射出整个春秋时代的变化。晋国从当年的“曲沃代...……更多
聊聊最后的栾氏家主
...晋国、乃至中华诸夏的历史舞台。时至今日,栾姓在中华百家姓中,仅排在第二百二十六位,人口也只有四十五万。栾宾、栾成、栾枝、栾盾、栾书、栾魇、栾盈假使地下有知,得晓今世今时之事,不知是感慨、是唏嘘、亦或是...……更多
为什么说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宗?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秦国王室和赵国王室,确实是同一个祖宗。两国王室共同的祖宗,生活在商朝末年。从西周建立开始,两国王室的先祖,就已经彻底分家了。所以到了战国时期,两国王室虽然还有共同的祖宗,但是血缘关系已经差了十万八千...……更多
本可独吞晋国的智氏为何被韩赵魏瓜分了
...家臣张孟谈要求出城去见见韩康子与魏宣子。向他们说明赵国将亡了,一旦赵国被灭,韩魏也跑不了。韩康子与魏宣子表示很赞同,他们于是决定共同联手对付智伯。结果张孟谈被智伯的家臣智果见到,智果迅速将此事汇报给智...……更多
...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更多
周礼六军制度与晋景公的军事改革
...越,但此时的晋国军威赫赫、国威隆隆,是实际上的诸侯之首,比躲在雒邑王都内的空头周天子要强多了,六军就六军吧,也没人说。所以,晋景公在大胜之后自行组建六军,也算是水到渠成、理所应当,周天子都不敢说什么,...……更多
9600万的张姓,为什么从没出过一位皇帝
...的传承,诞生了494位皇帝,但凡出过皇帝的姓氏,往往在百家姓当中都是靠前的,像刘姓、李姓都是大姓,但在这些大姓当中,却出了一个从未出过皇帝的大姓,那就是张姓。在人口普查当中,张姓人口大约有9千6百多万人,这...……更多
石门之战揭秘:秦国如何击败强大的‘三晋’联盟
...复国,并在公元前296年最终为赵所灭。魏文侯伐中山时,赵国君臣已看出其中弊端,知道魏人不可能长期占有中山,却处心积虑地怂恿魏氏出征,足见魏、赵之间隔阂早已形成。魏、赵之间如此,魏、韩和韩、赵之间又何尝不是...……更多
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百家姓》中的首句,由于该作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所以这句话几乎镌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孩童个个都能朗朗上口。不过你是否想过,“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行第二?要知道,《百...……更多
赵国历代国君盘点
赵国(前403年-前222年),国君嬴姓赵氏。1、衰(?-前622年,成子,不详)2、盾(前655-前601年,宣子,成子之子)3、朔(前637-前595年,庄子,宣子之子)4、武(?-前541年,文子,庄子之子)赵武5、成(?-前518年,景子、景...……更多
晋国六卿的权力游戏:为何未能独霸而三分天下?
...候。晋国第二次统一机会。赵无恤死后,赵氏出现内乱,赵国的实力下降,原本处于老二位置的魏氏,则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强大起来,晋国出现了新格局。魏文侯率先变法,魏国迅速崛起,成为了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国,魏武侯时...……更多
晋阳之战造成了哪些影响
...伯瑶兵败身亡。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雕刻上漆,当作饮酒之首爵。为了免除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屠杀智氏家族两百余人,瓜分智氏封邑,天下震惊!以后,他们又开始瓜分晋国的土地,而晋国的国君,再无半点权威。智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昭君,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女子,关于他的传奇,已经被后人不知道演绎了多少种版本,但是不管怎样的变换,其中所表现的一种情况
2024-06-20 22:09:00
同样外部也有着很大的困扰,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利用宁远大捷,广修城池,训练士卒,欲图乘机收复失地;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虎视眈眈伺机联明反金
2024-06-20 22:12:00
昭君出塞一直以来都被传颂,但是其实背后故事很多人也不了解,它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人们普遍认为王昭君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
2024-06-20 22:10:00
礼亲王是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之一,第一任礼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在代善上面努尔哈赤还有一位嫡长子褚英
2024-06-20 22:11:00
代善对皇太极和顺治父子两代人都有拥立之功,其孙杰书为康熙开创盛世又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代善和杰书祖孙二人康熙未必能当上皇帝
2024-06-20 22:13:00
代善去世后他的亲王爵位获得世袭罔替待遇,他的第七子满达海继承了他的爵位,不过满达海后来在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政治清算,他借着顺治清除多尔衮的机会
2024-06-20 22:13:00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人氏。他原来天水的中郎,与王平一样不受重视,甚至不被信任,被怀疑有异心,无奈之下投奔了蜀汉。结果他到了蜀汉之后
2024-06-20 22:16:00
张郃最初追随韩馥,后来袁绍入主冀州,他则成为了袁绍麾下的名将。其实,张郃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待遇大约不错,毕竟他与颜良、文丑
2024-06-20 22:17:00
在古代的皇帝眼中,这时候他们会借助那些所谓“懂天理”的术士。不过这样的招数还不如那些静心修养的帝王,那些帝王活的就比较久
2024-06-20 22:18:00
张辽,字文远,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也是跳槽之后,比之前更好的典型之一。不过,在投奔曹操之前,他是吕布的麾下——“卓败
2024-06-20 22:17:00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康熙皇帝对于医术这一块尤为重视,也许这就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康熙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皇帝
2024-06-20 22:19:00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
2024-06-20 22:21:00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
2024-06-20 22:23:00
不说与其对着干,只要没看上眼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打整,不搞下课不罢休。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
2024-06-20 22:24:00
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瑁能够当上太子,与李林甫沆瀣一气,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
2024-06-20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