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巢占领长安,为何不继续追击呢
...,称“近承诏命,会合诸军。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淮南高相公(高骈)会关东诸道百万雄师,计以夏初,会于关内”,他本人与程宗楚、仇公遇等“已驱组练,大集关畿,争麾陇右之蛇矛,待扫关中之蚁聚。”号召其他藩...……更多
侍卫亲军的构建和变乱有何特点
在后梁时期,建有侍卫亲军作为君王的亲兵。欧阳修《新五代史》认为侍卫亲军乃是君王自将的“私兵”,而侍卫亲军者,天子自将之私兵也,推其名号可知矣。侍卫马步军、在京马步军实为一指,为君王“私兵”。侍卫亲军...……更多
朱温的荒淫与荒唐:从盗匪到帝王,再到被亲子终结的一生
...祖宗。因为朱温是一个恶名昭昭的君主。朱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朱温是盗匪出身,也是唐朝的终结者。朱温堪称晚唐乱世的一代枭雄,不过,他的死却很无厘头:因为朱温扬言要把皇位传给养子,结果遭遇...……更多
皇帝轮流做,五代十国到底有多乱?
...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取唐建立后梁。从此又进入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直到赵匡胤建立北宋才结束分裂。“今年你当皇帝,明年到我家”,皇帝轮流做,苦的还是百姓朱温当上皇帝后,前期还算比较敬业,可是到了后期有...……更多
五代十国对宋代及后世的影响
五代十国是唐过渡到宋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时间短暂,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继承了唐以来的大潮,下启宋社会发展之趋势。但不知为何,五代在民间的影响力非常低,和东汉末年至三国这段时期相比黯然失色。事实...……更多
他是黄巢军猛将,被李克用比作自己的吕布
...建国后,追赠李罕之为中书令。由此可见,李罕之在五代时期,还是一位重要名将,比起小说中他敢跟李元霸较量的神勇,历史上的李罕之更是彪悍凶猛,为了生存和胜利,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所以他在史书中的名声是不太好...……更多
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朱温从叛军走出了,却敢挟天子以称帝
...护自己,那边吕布跳出来给了他一刀。唐朝自中期开始,藩镇割据就已经呈现出了尾大不掉的困境,从唐肃宗李亨开始又出现了宦官擅权的问题,唐朝中枢从这时候开始就已经成了一个怪胎。既然成为了怪胎,那为什么在安史之...……更多
唐朝的灭亡:宦官与藩镇的共同作用
...武宗在位期间,几乎完成削藩,最终却功亏一篑。唐僖宗时期的黄巢起义,让藩镇割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大唐帝国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空壳。藩镇割据的直接原因就是地方官员掌握了军政大权,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的完整体...……更多
聊聊成语“铸成大错”由来:他掏光家底,请外人灭掉自己亲信部队
...节度使罗弘信。关于魏博节度使的由来,还要从唐朝中叶时期开始说起。那时候唐朝,已经不复盛年,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逐渐变弱,地方藩镇势力反而越来越大。面对坐大的地方势力,朝廷已经无心插手,军阀们手下的军队...……更多
介绍一场改变大唐国运的饭局
...安,西逃蜀地。为了尽快平定黄巢义军,唐僖宗下诏天下藩镇自行募兵、各自为战,并规定谁从黄巢手中抢到的地盘,就归谁。此举一出,极大地调动了藩镇军阀的积极性。黄巢在占领长安短短3个月后就被赶出了京城,并被自...……更多
唐朝末年的权力纷争:唐昭宗与藩镇、宦官的较量
...他的责任。对唐昭宗而言,其最大的心腹之患,是外面的藩镇割据和里面的宦官专权。对此,宰相张濬与他所见略同,说唐昭宗“内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藩镇”。当唐昭宗问如何予以解决,张濬的对策是:招兵买马,用强大的...……更多
唐朝21位皇帝,为何吃丹药的和太上皇比较多
...朝还灭亡了西突厥、高句丽、百济,唐朝的版图在唐高宗时期达到了巅峰。这样看来,他的功绩和他父亲唐太宗差不多。不过唐高宗在位期间做了一件错得非常离谱的事,就是让后宫干政。尤其是他在位晚期,皇后武则天几乎掌...……更多
从唐末柱国名将到拥兵自重,聊聊高骈的堕落之路
高骈到任后立即布置防务、修缮城垒、招募军旅,将淮南防守兵力扩充至了七万人;同时传檄天下,号召各地节度使同心戮力,共同联兵荡平黄巢。一时间,高骈威望大振,天下均视他为朝廷的中流砥柱,认为“高骈文武双全...……更多
细数历史上的五大叛徒,禄山、秦桧和英布的故事
...这种统治状态为安禄山的叛乱提供了土壤。安禄山是唐朝时期的藩镇、叛臣,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安禄山原姓康,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职,逐渐掌握了唐朝的军政大权。然而,...……更多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其中尤以宦官之祸为甚。纵观中国古代宦官乱政的三个时期(东汉、唐朝、明朝),以大唐的宦官最为嚣张,他们屠戮百官(甘露之变),废立皇帝(先后4任大唐皇帝死于宦官之手),可谓是无恶不作。但凡是有例外,大唐...……更多
浅析后梁太祖朱温的用人得失
...出“文行可取者”,让所在州府向中央推荐,“以广疏材之路”。这些搜访上来的人,在任职期间如成绩卓著,马上加以迁升。在此着重提一提朱温早期搜寻到的两个重要谋士敬翔、李振二人。敬翔是一名落第进士,他“好读书...……更多
聊聊忠心护佑唐朝的最后一位节度使
在晚唐时期,政治腐败,一直在处于世界巅峰的唐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走过好多年,随着王仙芝,黄巢起义,唐朝已经无力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饿死,战死的战死。终于朱温这个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公元904年...……更多
朱温作为朝廷节度使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就是当年提拔王建,给王建逆天改命的那一位。僖宗昭宗时期宰相很多,崔胤是其中一位,杜让能是其中一位,另外还有一位宰相,名字叫做崔昭纬。这个崔昭纬,对内和宦官沆瀣一气,对外和藩镇相互勾结,属于是典型的奸相...……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从禁军将领到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在位16年少年赵匡胤赵匡胤,小名香孩儿,公元927年出生于河南洛阳,赵匡胤自幼喜欢骑射和练武,他来到少林寺学习拳法,太祖长拳三十二式,融合了少林武术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赵匡...……更多
朱温为人荒诞无赖,却终结了大唐命运
...蓄力量。但这也并非唯一的因素了。大唐后期我们都知道藩镇割据严重,唐朝皇室势力微弱,全国各地手握重兵的藩镇不在少数。可是,在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又有多少藩镇为了朝廷出了力呢?大部分的藩镇为了自己的势力不受...……更多
唐昭宗李晔:空有中兴之志却无力回天
...使陈敬瑄和监军田令孜逮捕并杀掉,这一举动同时震慑了藩镇和宦官。这时的李晔与刘协相比,不仅手里还有一定的权力,而且有着复兴大唐的梦想,他知道帝国的症结就是宦官和藩镇,他要根除这些毒瘤!2、与宦官和藩镇对...……更多
后梁是如何创建的?它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作为五代时期的开启者,朱温无疑是一个暴君,他的建国之路洒满了无数无辜者的鲜血。早在担任唐朝的宣武节度使时,朱温在军中便以严苛好杀著称,如果将校有阵亡的,其部队所属的士卒也要全部被斩首,称之为“跋队斩”...……更多
唐朝哪位大将做大之后,踹走了皇帝自己登基
...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没多久就成了唐末最大的一个藩镇割据势力。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进而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用武力挟持唐昭宗,逼其迁都洛阳。几个月后,...……更多
朱温:从勤王到篡位,一代枭雄的崛起与陨落
...起义的打击下,唐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天下分崩离析。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朱温迅速崛起,他以汴梁为根据地,不断对外用兵,成为当时势力最强的军阀。如果朱温继续稳扎稳打,他是有机会实现统一的。然而,他却犯了一个...……更多
从黄巢起义到后梁覆灭:朱温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
前言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有一位名叫朱温的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朱温是唐朝末年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加入黄巢起义军,再到成为宣武节度使,掌握朝...……更多
盘点五代十国开国皇帝的出身
...后杀地方官,割据一方,被唐朝廷封为庐州刺史,厚依附淮南节度使,势力逐渐壮大。后来他的子孙被南唐所篡,他的吴国灭亡。燕国:刘仁恭,他是父亲是节度使的镇将,他先投靠李克用,后投靠朱温,被李克用视为最大耻辱...……更多
周本年少伏虎,却保不住杨家江山愤怒而亡
...在各军阀的口中。 一是年少伏虎。二是铁烙伤口。唐代时期,军队对于伤口的消毒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消毒手段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周本,他就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将一块铁烧得通红,然后烙在伤口...……更多
唐朝为什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唐敬宗、唐文宗,又都是典型的昏君。这就导致唐宪宗时期的大好局面,彻底付诸东流。藩镇再次做大,中央也再次出现宦官干政的问题。而且,在此期间,宦官问题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宦官可以直接刺杀皇帝的地步。到...……更多
他本可媲美明太祖,却因与儿媳有染被儿子所杀
...轻敌,很快起义形势就直转急下,朱温就在起义最困难的时期投降了唐王朝,兴奋的唐僖宗甚至亲自赐名“全忠”。自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投降之后,朱温率领唐军攻无不克,联合其他唐军很快将黄巢逼入绝境,最终平定了黄...……更多
2022-12-20 15:53明太祖,儿媳,儿子
史学家们公认的“十国第一人”杨行密,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于是,杨行密开始了自己的打怪升级之路。您还别说,这位仁兄在统军作战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很快,自淮河往南,长江往东的沿路大小州县,基本上全被杨行密给占据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杨行密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昭君,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女子,关于他的传奇,已经被后人不知道演绎了多少种版本,但是不管怎样的变换,其中所表现的一种情况
2024-06-20 22:09:00
同样外部也有着很大的困扰,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利用宁远大捷,广修城池,训练士卒,欲图乘机收复失地;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虎视眈眈伺机联明反金
2024-06-20 22:12:00
昭君出塞一直以来都被传颂,但是其实背后故事很多人也不了解,它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人们普遍认为王昭君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
2024-06-20 22:10:00
礼亲王是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之一,第一任礼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在代善上面努尔哈赤还有一位嫡长子褚英
2024-06-20 22:11:00
代善对皇太极和顺治父子两代人都有拥立之功,其孙杰书为康熙开创盛世又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代善和杰书祖孙二人康熙未必能当上皇帝
2024-06-20 22:13:00
代善去世后他的亲王爵位获得世袭罔替待遇,他的第七子满达海继承了他的爵位,不过满达海后来在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政治清算,他借着顺治清除多尔衮的机会
2024-06-20 22:13:00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人氏。他原来天水的中郎,与王平一样不受重视,甚至不被信任,被怀疑有异心,无奈之下投奔了蜀汉。结果他到了蜀汉之后
2024-06-20 22:16:00
张郃最初追随韩馥,后来袁绍入主冀州,他则成为了袁绍麾下的名将。其实,张郃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待遇大约不错,毕竟他与颜良、文丑
2024-06-20 22:17:00
在古代的皇帝眼中,这时候他们会借助那些所谓“懂天理”的术士。不过这样的招数还不如那些静心修养的帝王,那些帝王活的就比较久
2024-06-20 22:18:00
张辽,字文远,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也是跳槽之后,比之前更好的典型之一。不过,在投奔曹操之前,他是吕布的麾下——“卓败
2024-06-20 22:17:00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康熙皇帝对于医术这一块尤为重视,也许这就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康熙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皇帝
2024-06-20 22:19:00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
2024-06-20 22:21:00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
2024-06-20 22:23:00
不说与其对着干,只要没看上眼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打整,不搞下课不罢休。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
2024-06-20 22:24:00
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瑁能够当上太子,与李林甫沆瀣一气,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
2024-06-20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