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做女儿时很愤恨做母亲时常愧疚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6-14 00: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做女儿时很愤恨做母亲时常愧疚

◎陈英

《暗处的女儿》一开始就呈现了两个女儿离开之后,勒达的轻松感:“我感觉很自由,却没有享受自由的愧疚感。”这种轻松感一方面是因为她摆脱了照顾女儿的重担;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距离遥远。作为母亲,她除了通过电话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让女儿把她当垃圾桶,发泄怒火、宣泄痛苦,也无法承担其他责任。

“愧疚感”像一种顽疾很快就全面复发

然而这种“愧疚感”像一种顽疾,很快就全面复发。她刚刚到达度假的地方,就开始感到不安,回忆起以前女儿出行时自己的各种焦虑和担忧。她担心她们的控诉,说她“心不在焉,不关心她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勒达是一个教授英美文学的大学教师,她个性很强,有些自我,也喜欢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比如在海滩上,她有意让在那里度假的那不勒斯家庭看到自己很有文化,会说几门外语。她热心和几个荷兰人沟通,让他们给那个大家庭聚会腾出地方。但轮到要她自己挪开时,她顷刻间变得不那么客气,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们的几番请求。

这种态度的剧烈转变正是“那不勒斯性”的体现,上一刻还热情洋溢,下一刻可能就会兵戎相见。我们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也能体味到这种社会氛围。费兰特除了讲一个故事,还揭示了背后特点鲜明的社会文化。这也是电影版《暗处的女儿》把背景设在美国让我觉得突兀的缘由。勒达是那不勒斯“胡同妞”出身,她身上也带着这种印记,故乡留下的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我出生在同样的环境中,我的叔叔、表兄弟、父亲都是如此。他们霸道又客气,通常彬彬有礼,善于交际,但在他们嘴里,在虚假的和善之下,每个请求听起来都像是命令,如果有必要,他们会变得粗俗而暴力。”她态度的转变暴露了过去的生活——她所厌弃的、竭力让两个女儿摆脱的生活,也揭示她内心的纠结和斗争。这个细微的转变揭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她掩饰、抑制的东西一直在那里,包括对母亲的愧疚,对两个女儿的愧疚。勒达选择离家出走,两个女儿有时会被送到那不勒斯由她们的外婆照顾。外婆由于照顾她们,身体变得很虚弱。但勒达没有对母亲表示过感谢,还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她身上,指责她给两个女儿带来的坏影响。这里的情节非常有冲击力,母亲在这些猛烈的抨击下,不久之后死去。她在临终前用方言说:我有点儿冷,勒达,我太害怕了。勒达的母亲在伪装小资产阶级太太和扮演“不幸的女人”之间跳转;勒达在优雅上层知识分子和暴力轻浮的那不勒斯底层出身的女性之间跳转。有时这种跳转发生在一刹那,事后总是留下无限懊悔。比如她在忌妒中把女儿的一位女同学从家里驱逐出去,只因为那是一位光艳照人的少女,会让她女儿玛尔塔显得黯淡。

勒达在女儿年幼时抛弃了她们,她对女儿的愧疚可能是全书最折磨人心的感情。勒达离开之后,虽然不承认因此遭受的痛苦,但她承认自己感觉很沉重,“就像肚子痛一样,每次听到有孩子叫妈妈的声音,我都会心跳加剧,猛然转身。”这也让她在最后对尼娜坦白:“我是一个不近人情的母亲。”勒达在懊恼之中想起了很多往事,包括她对女儿施暴。她打了大女儿比安卡。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她就冒冷汗,喘不过气,当时她在一怒之下弄碎了玻璃门,“玛尔塔拉着我的裙子,比安卡在走廊里,在破碎的玻璃中间盯着我”。

女性人物身上的“独立强迫症”

她强烈的个性和自我在另一件事情上也得到了体现,事后带来的也是隐秘的愧疚感。她在学术上获得了一些成就。她期望让所有人相信,也让自己相信这是她靠自己实现的。她想要强调自己的优点、品质和独立,但自责还是浮现出来,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对布兰达感到很愧疚,是她把那篇文章给了哈迪”。我们在费兰特书中很多女性人物身上都能看到这种情感,我们权且称之为“独立强迫症”。社会偏见让她们在取得成功时,必须不停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想起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一位意大利女学者有过和勒达年轻时类似的遭遇,但事情过去快三十年了,她真正成为了一个有实力、享誉全国的学者。男同事谈起她还会旧事重提,但有一天另一个女学者怒了,说:“她还需要做多少事儿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你们干的烂事儿还少吗?”勒达内心幽暗的东西,展示了女性在对抗社会偏见时的选择性遗忘:她拼命掩饰自己可怜的处境,只选择呈现和社会要求相容的东西。

勒达对于女儿的愧疚,使她在沙滩上度假时,目光一直停留在一对母女身上,完全印证了心理学上的“吸引力法则”。表面上尼娜是个完美、让人羡慕的母亲;而知识女性勒达作为母亲,经历了一场并不完美的体验,内疚使她成为一个内心扭曲的女人。勒达觉得尼娜是个完美的母亲,埃莱娜是个理想的女儿。她内心激起了强烈的忌妒,把埃莱娜非常依恋的娃娃拿走,让她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勒达要为自己难以启齿、无法理喻的行为找到根源。

在《暗处的女儿》中,虽然没有挑明,但基本可以确认尼娜是个“黑社会老大的女人”。她确实容貌出众,我们可以看看她的真实处境。费兰特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已经讲述了“老大的女人”的故事,比较典型的是那不勒斯黑社会组织“克莫拉”城区老大米凯莱的妻子吉耀拉。在《离开的,留下的》的开头,她倒在城区花园里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这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风情万种、抢尽风头、恣意任性的“老大的女人”截然相反,现实中她们的人生完全不同于这些刻板印象。

在意大利的打黑斗争中,1992年5月23日,巴勒莫法官乔瓦尼·法尔科内、他妻子弗兰切丝卡·莫尔维洛法官以及保镖一同被炸死。这是在黑社会最猖獗时期发生的惨烈事件。法尔科内在死前一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以让我们了解黑手党内部的性别关系:

对黑手党来说,唯一重要的女人应该也必须是“他孩子的母亲”,其余女人都是婊子。合法妻子在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不受到羞辱,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出轨,谨慎行事,避免让人说闲话,那对黑手党组织来说都没问题。而且风流韵事只要相对保密,不加以炫耀,甚至能增加该黑手党分子的“专业权威”。

愧疚感是控制女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在父权社会中,女性通常被简单地划分为两种形象:要么是贤妻良母,要么是“坏女人”。这种观点在黑手党组织里尤为明显。“他孩子的母亲”这个称呼表明这些女人没有任何自主权,只能服从于所谓神圣的母爱。通过这种方式,男人让女人习惯社会强加给她们的角色,并将其视为一种荣誉,从而放弃任何形式的反抗。尼娜无疑和这种角色设定相对应。正是这种无形的压抑,让她“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逃跑”。她在婚外插曲所冒的风险,和勒达当时所面对的风险截然不同。勒达在扮演一个自由、独立、优雅、勇敢的女性,生活中没有暗流。她自我赋权,离开了丈夫和女儿,当时她确信自己有这样的权利。同样身为母亲的尼娜,自己无法获得这种权利,而是试图让勒达帮助她离开,摆脱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处境。勒达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尼娜提出了一条出路:“你得回去读书,毕业后找份工作。”

勒达的故事精确展示了一种忠于自我的“出走”带来的问题——她是被各种愧疚感折磨,神思恍惚的女人。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阿德里安娜·里奇(Adrienne Rich)就站在女性角度,阐述母性这一复杂的主题。她写道:“愧疚感是控制女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我们都无法彻底摆脱这种控制。”从夏娃作为诱惑者使亚当偷食禁果,让他们从伊甸园里被驱逐起,这种叙事就已经形成。这一内疚感是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因此让“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变得合理可行。

费兰特的《暗处的女儿》是一本会让人“不适”的书。书中的各种情绪暗流涌动,会把读者席卷入一个母亲的内心世界,零距离体会到她的焦虑、不安、疲惫和暴躁。故事毫不掩饰地讲述了作为母亲的阴暗面。勒达做女儿时很愤恨,做母亲时很焦虑,就像她所说的:“我们应该从小就告诉女孩真相,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营造出一个可以接受的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费兰特,承包了我最爱的女人们
...自己的爱与自由。泪水才是她最本能的反应,快乐不假,愧疚也是真的。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社会的母性文化撕扯勒达更多,还是天生的母爱。但出走的母亲,总会经历更多的自我割裂。 事
2022-12-13 18:59:00
身高180,体重200斤,被选为新一代女偶像?
...点兴趣都没有,那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在电影《暗处的女儿》,更加具象化给圣洁的母性光辉祛魅。母亲勒达因为难以忍受婚后养育两个孩子的窒息感,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在大学的研究工作。偶然
2023-11-15 11:17:00
周迅开始演妈,有什么好失落的
...与生命变成了高于一切的正义。对儿子的高度依赖,或是愧疚,让她们的母爱逐渐衍生出不可逆转的、病态的模样。好些人说,这回在景岚身上,可以看见几分从前李米的影子。她们脸上写着相似的
2023-12-08 20:40:00
爱上摇滚后,她开始暴虐成性
...于一个孩子来说更甚。如果这样依旧是不能将女孩心中的愤恨加深的话,那么唯一被寄予希望的父亲的出现则是压垮女孩的最后一根稻草。刑满释放的父亲的归来并没有让这个昔日的家庭重新变得温
2023-07-05 18:17:00
真有女性必看的剧?至少这是一部
...烈与漫长本来就不太可能并存。埃莱娜·费兰特的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里,主人公莉拉和莱农之间的情感又激烈又延续了几十年,像走在不知厚度的冰面,随时有开裂的危险。在亲密无间的童年
2024-11-18 21:05:00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读书时,看到一篇小文,题为《愧疚》,令我感触颇深。全篇用了两个小故事述说了父母对孩子的愧疚,让我在心痛的同时感到心疼。第一个故事讲一个4岁的小男孩,用尖石头把
2023-05-09 09:47:00
为什么最近不回来看妈妈
...噩耗……恍惚过去了这么多年,每年的母亲节我都是万般愤恨和懊悔——自己太不懂事,对母亲的关怀不够。这些年除了缅怀和想念,我无地自容,愧疚于心,无颜面对。而我一直想说,我的妈妈是
2024-05-27 03:15:00
“我越来越像我妈了,这是每个女儿的宿命”
...说中,她既是母亲又是女儿,不断切换着叙述的视角。“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母亲曾经是女儿要逃离的“故乡”,女儿们为此学习了新女性的语言以及属于城市的生活方式。而在《烦人的爱》《暗
2024-05-30 07:14:00
李谷一女儿肖一:在母亲的愧疚下长大,48岁仍未婚让母亲纠结心痛
今年79岁高龄的歌坛传奇李谷一,自从丈夫肖卓能离世后,就一直活在痛失爱侣的阴影中。但有一件事,让她重拾对生活的希望。这背后,还有一段李谷一和女儿肖一几起经历的艰辛历程。从肖一出生
2024-12-03 14:4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2025-09-07 16:19:00
这几天,贵州“七月半”的祭祀场景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夜幕下,民众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火光点点,宛如大地上的星河,构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2025-09-07 14:33:00
9月9日,《2025航天之夜·光年序章》群星演唱会青岛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2025年是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式的一年。随着5月我国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伴随着跨越千年的天问之谜再次踏上星际探测征程
2025-09-07 12:1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晚,厦门老年大学大礼堂内,熟悉的南音曲调在钢琴的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林宸“南音琴韵”融合音乐会在这里上演
2025-09-07 08:49:00
走进吴桥江湖文化城,看一场传统的杂技盛宴,亲身体验这独一无二的杂技江湖。
2025-09-07 09:20:00
左航的“清醒”,让《披哥5》彻底被打脸
在现在这几年,综艺行业的发展真的是太好了。大家也看到了,每年都有非常多的综艺节目播出,什么类型的都有。你想看搞笑的有《王牌对王牌》
2025-09-07 05:54:00
许昕送娃上学,儿子假笑女儿强颜欢笑,他乐开花但不敢表现太明显
9月1日“神兽归笼”,许昕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出送儿女上学动态,他写道:“开学咯”,这欢快的文字别提多开心了,真就差敲锣打鼓庆祝了
2025-09-06 10:57:00
江祖平性侵案细节:施害者用镇静剂迷晕还偷拍,电视台紧急撇清
台湾省女星江祖平控诉电视台高层之子龚益霆性侵案有新后续了,除了江祖平、龚益霆、三立电视台陆续做出回应之外,受害者也侧面发声
2025-09-06 22:33: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烽火卢沟,狼烟起、山河喋血……”近日,由金陵老年大学、南京诗词学会、南京市委老干部党校共同举办自创主题诗词书法展和诗词文艺演出
2025-09-06 09:55:00
G视觉|黔南州民族歌舞剧《共潮》精彩上演
9月4日晚,由黔南州精心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共潮》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精彩上演。整场演出巧妙地融合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
2025-09-06 16:11: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强)9月5日晚,十堰市组织市直机关干部、学生、部分市民代表集中观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衔出品的中国首部8K太空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
2025-09-06 19:37:00
河北五超赛场秒变“大型合唱现场”,全场齐声高唱著名作曲家、定州人张寒晖创作的《军民大生产》。每一句都是力量,每一声都是骄傲!激情炸裂,氛围感直接拉满!这是体育的魅力,更是河北的热
2025-09-06 22:56:00
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广州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9月5日晚,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举行“首映在广州”优秀电影推介活动
2025-09-06 23:08:00
聚焦流动儿童!上海诺美蒲公英行动社团公益观影 让关注变成实际行动
当暑假的校园逐渐安静,上海诺美学校里却有一群师生始终忙碌。他们设计宣传海报、对接公益组织、准备义卖物料,只为一场特殊的公益观影活动
2025-09-06 20:25:00
摄制朱泊宇 白中豪9月6日,河北吴桥,杂技艺人口叼表演震撼全场。这是一场力量与平衡的极致表演,看似不可能的角度,举重若轻的完成,现场观众叫好连连。
2025-09-06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