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5 18:35:00 来源:精彩生活

历史上有很多起托孤的事例,比如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曹睿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在此之前汉武帝托孤给霍光、上官桀等人,近一点来说,顺治托孤给鳌拜和索尼等人,咸丰托孤给八个军机大臣。而这些托孤之后,有人继续忠心耿耿为小皇帝卖命,有人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权倾朝野,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埋下了隐患。但要说到历史上最失败的托孤案例,莫过于宋武帝刘裕的托孤,因为他死后不久,他的四个辅政大臣转身就把小皇帝给杀了,另立新君。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刘裕是何许人也,他是南北朝宋朝的开国者,刘裕是刘邦的后人,但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刘裕心怀大志,成年后参军,因表现出色,成为东晋的一个低级军官。而后会稽发生叛乱,刘裕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屡建战功,在军中威望极高,升迁为将军。从此之后,刘裕开始自己彪悍的人生。击败篡晋的桓玄,让晋安帝复位,灭掉南燕,受封宋王。之后逼位,自己称帝,建立宋朝,历史上称刘宋,是当时南朝疆域最辽阔的一个王朝。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刘裕在治国上除了军事上强悍之外,也注意休养生息,不断减免农民的赋税,巩固宋朝的统治,具有突出的治国才能,也被称为千古明君。可惜,在他谋划着继续壮大刘宋版图时,病来山倒,他染病去世,享年60岁。

刘裕临死前,就找来四个可信任的大臣托孤,分别是谢晦、檀道济、徐羡之、傅亮,有文臣有武将,交代他们要好好辅佐太子刘义符。这对大臣来说是非常高的荣耀,这四个人一直念及到先主的托付,想好好辅佐刘义符。但刘义符压根不是做皇帝的料,当太子的时候就只记得玩,当皇帝之后更是有恃无恐,压根没有把政事当回事。而当时北魏来犯,宋军还打了败仗,惊动朝野,但刘义符仍不管不顾。这四个大臣就商议,杀掉刘义符,改立新君。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于是一天晚上,檀道济和徐羡之带兵把还在船上酣睡的刘义符叫起,夺取他的玉玺,以太后的名义夺取他的皇帝,不久后杀了刘义符,再杀刘裕次子刘义真,拥立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帝,历史上称为宋文帝。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刘义隆治国能力还是可以的,促进了刘宋的繁荣富强,不过之前曾经拥立他的四个大臣却没有好的下场,他先后除掉了徐羡之和傅亮以及谢晦,只重用了檀道济。不过刘义隆有一段时间生病,就把政事交给他的弟弟刘义康处理,刘义康认为檀道济是他的绊脚石,就杀掉了檀道济一家及其亲信。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檀道济死前高呼:“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自毁长城。虽然刘义隆病愈后夺回了大权,但后期多次北伐失败,耗损了国力,太子刘劭谋反,入宫谋杀了刘义隆。而刘宋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江山最后被萧道成夺取,历史上称为南齐。

史上最失败托孤案例:此千古明君刚一死,四个辅臣就杀了小皇帝

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刘裕托孤,是历史上失败的案例,但不少人还是拍手称好,因为如果把刘宋江山交给刘义符,刘宋江山估计只能存活两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托孤事迹
...辅佐了商朝4位王。除了商朝伊尹之外,还有汉朝霍光,千古一帝汉武帝临终前,把托孤重任交到霍光手中,还赐他名画。对此,朝中大臣既羡慕又妒忌,有些官员眼红了,居然诬告霍光谋反,还拿
2024-03-24 16:47:00
刘义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崩后,地位更进一步。要知道刘义隆只要健康,可是一个明君,这些小动作怎么瞒得过他。渐渐的,这对历史上合作最为默契的兄弟产生了嫌隙。刘义康手下的将领大臣更为着急,他们想撺掇刘义康
2022-12-21 11:46:00
尼姑伺候皇帝洗澡,皇帝当晚宠幸了她,还生出一千古明君
...伺候皇帝洗澡,当晚就得到了宠幸,后来还生出一位千古明君。命运坎坷都说江南女子长得水灵,在钱塘江一带有一户姓李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一个妙龄的女子,长得天生丽质,温婉动人,小小年纪
2024-11-16 10:36:00
这位皇帝勤政爱民可惜死得太早,儿子一个比一个奇葩
...了,然后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刘义隆不失为一个明君,但是他跟他老爹一样,也不会教儿子,他的儿子嫌他做得皇位太久,竟然篡位夺权了,刘义隆最后的下场也挺奇葩的了!@网友“小火
2023-07-11 10:51:00
刘裕:南北朝时期的英勇帝王与失败的教育
...的壮举,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不过,这样一位定乱代兴之明君,却在教育子弟上非常失败。当时,刘裕已经40多岁,虽然此时,他气吞万里如虎,但却没有一个儿子。长子刘义符的出生,无疑令他
2023-11-02 08:00:00
从废帝到明君:刘义隆的逆袭之路与权臣博弈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故事。公元424年,南朝刘宋的权臣徐羡之、谢晦、傅亮、檀道济四人共同策划了一场权力的更替,废黜了年轻的宋少帝刘义符,拥立了他的弟弟刘
2024-11-09 10:36:00
历史上最荒唐的王朝,皇帝气死太后,皇宫裸衣内乱不止
...国号为宋,建立了遗臭万年的刘宋王朝。刘裕确实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间,对整个南朝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大改革,使得刘宋王朝,成为了整个南朝中疆域最大、国力最强,并且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政
2023-02-01 14:48:00
南北朝时庙号最奇葩的政权,连续三个皇帝都是祖
...。宋的开国君主是刘裕,可以说他算是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明君。他灭了东晋,开创了南北朝的历史。建立了宋。按理来说,他的庙号应该是太祖,这一点毫无置疑的。不过宋的大臣们很奇葩,给他一
2024-06-15 15:19:00
治国良策:刘义隆引领宋王朝走向繁荣昌盛
...荣而昌盛的时期,而他也被史学家们称是两晋南朝少有的明君。
2024-01-26 02: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