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解答这一问题,他们拉所有原始数据研究者“入伙”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6 07: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实习生 荆晓青

4年前,新入职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华方圆和团队“001”号成员、科研助理王玮亦开启了一项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探究是什么因素影响鸟类群落对农业毁林的响应。

尽管核心成员极为精简,但所有原始数据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被列为了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这些作者来自全球6个大洲21个国家的49家研究机构,这样的合作方式并不常见。

近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寻找数据合作团队

2019年底,由于新冠疫情,刚刚入职北大的华方圆被困家中,野外考察一时搁浅。一天早晨,一个多年前曾让她好奇的问题突然又冒了出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农业毁林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农耕文明之间是否有潜在关联?

人类上万年的农业史是一部改造自然的历史。如今地球上已有约40%的无冰土地被转为农业用地。这种转变尤其是对森林的改变,即农业毁林,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

已有大量的研究记录了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的负面响应。“但具体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案例时,这种响应却表现出很大差异。有的研究甚至认为,农业毁林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有积极作用的。”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华方圆说,理解农业毁林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差异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对于深入认识农业的生态影响具有很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要想探究这种差异,全球范围的数据收集工作是基础。在动植物类群中,鸟类是被人类认识最充分的一个类群,研究数据也最为丰富。于是,团队从与鸟类相关的近3000篇论文中,筛选出符合数据准入标准的61篇,并一一联系论文作者,最终获得了47篇论文的原始数据。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负责数据收集的王玮亦透露,数据收集工作持续了近1年半时间。“并不是所有符合我们准入标准的论文都提供了我们需要的物种尺度的数据。即使是那些提供了数据的论文,数据格式也千差万别,而且在一些关键信息上可能是模糊的。”于是,在数据整理过程中,王玮亦不得不向原文作者逐一发邮件寻求数据,并多次核实相关细节。

为说服、激励原文作者提供数据,研究团队决定让这些作者联合署名,对那些已经在发表的论文中提供数据的作者,团队同样发出了署名邀请。“这不仅极大促进了数据的整理工作,也是对原文作者在原始数据收集中所作贡献的一个公正的认可。”王玮亦告诉《中国科学报》。

发现自然界的“历史遗留效应”

数据收集之后的分析与诠释工作,同样十分漫长。

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一般把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响应的差异归因于农业景观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例如,很多研究发现在景观异质性更低、管理强度更高的农业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的响应往往更加负面,反之亦然。

而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引入了一个“过滤”概念,即生态过滤机制可能也对这样的差异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方圆说,过滤大致分为两方面:在天然时空变异性更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比如冠层不连续、有季节性落叶、会发生周期性野火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和群落可能具有预先的对毁林所致生境改变的适应,这是一种自然过滤过程。而那些历史上人为毁林强度更高的地方,存留下来的物种和群落已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毁林过程筛选,因此可能更加具有耐受性,这是一种人为过滤过程。

过滤对物种和群落毁林耐受性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空缺,研究团队汇编了一套全球范围内配对的农业系统与原生森林中物种尺度鸟类多度的数据集,对两种生态过滤机制的影响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自然和人为过滤越强,群落的性状就越偏向使物种表现出更高的耐受性。研究人员发现,整体而言,鸟类群落对于农业毁林的响应是近于中性的。然而,如果只看原生森林中的鸟类,农业毁林给它们带来的是显著的负面影响。之所以整体近于中性响应,是因为那些仅出现在农业系统中的鸟类是农业毁林的“赢家”。换言之,真正需要保护和关注的,是依赖于原生森林的“输家”。

华方圆表示,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更好预测和应对未来农业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该研究还强调了保护现存完整森林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森林迄今经历的人为过滤强度比较低,也是“输家”物种最后的庇护所。一旦它们遭到破坏,不仅会导致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进一步强化人类活动在全球生态系统中造成的历史遗留效应。

让数据物尽其用

除论文成果外,这一课题也让华方圆对科研合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论文写作阶段,针对全球尺度的数据讲好多层次的生态演化故事的思路,是伴随投稿过程逐渐清晰的。“虽然经历2次拒稿、2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数’,但在这个烦琐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共同作者的帮助和鼓励。”王玮亦坦言,是全球同行间真诚的交流给了团队成长的养分。

华方圆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这项研究中,收集数据的过程也是维系一个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如何把庞大的作者群凝聚到同一个目标中,关系到这项研究的成败。

在她看来,生态学研究领域数据共享机制的设立至关重要。数据公开是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体现,同时科学数据是一种公共资源,应该通过共享物尽其用,让其他研究团队据此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280-w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成果与外方不共享(如外资制药企业仅为医疗机构的研究者提供临床研究用药或部分研究经费资助而不分享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不纳入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的国际合作管理,不需要申报
2023-09-19 06:56:00
第一个100%开源的MoE大模型,7B的参数,1B的推理成本
...些问题,来自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 Contextual AI 等机构的研究者引入了 OLMoE ,这是一个完全开源的混合专家语言模型
2024-09-06 10:01:00
复旦学者设计二元模型体系,探究纳米颗粒的混溶性变化规律
...还是性质都至关重要。在研发宏观尺度下的块体材料时,研究者们一般可以利用相图对材料结构、元素分布等进行设计。当把材料的整体尺寸减小到纳米、亚纳米等微观尺度时,宏观相图却有可能不
2024-04-20 10:47:00
中午睡一睡,大脑年轻好几岁
...器、自我报告和基因比对确认了这一推断。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很好地依据基因变异情况来寻找天生的“爱打盹人”,当然他们排除掉了一些和过量白天睡觉相关的基因变异,减少无关人员数据
2023-07-12 00:18:00
国信带您探讨,临床器械的质量控制问题
...记录不全,CRF中的记录无法核对;检查报告单收集不全,研究者未及时打印签字;临床试验方案要求收集的医疗器械指标和部分其他数据未记录等问题。临床试验过程中除了方案中有特殊规定以
2023-03-17 15:12:00
...,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利用该平台数据,以达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目的。(作者:张晓虹,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2023-09-25 05:51:00
科学研究范式已经变革!专家对科学引领智能变革这样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定律,科学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去解析探索这些规律,促进研究者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从而改变科研的范式:比如AI在量子力学当中进行的量子多体问题的求解;蛋白质相关问
2023-11-08 17:05:00
...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教研员身兼服务者、指导者、研究者三重角色身份,要完成服务学校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研员与教师的贯通培养,需
2023-12-01 09:25:00
...,团队专门对数据进行了专业的可视化处理,以方便更多研究者使用,“我们希望今后有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从数据中诞生,持续深化人类对海马体的了解”。“美国脑计划已开展十年,中国脑计划
2024-02-03 04: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王座赛事杭州站圆满落幕 台球产业生态链迎来升级热潮
9月6日,为期四天的王座赛事第一站在杭州希尔顿酒店圆满落幕,这项集竞技、产品、文化于一体的台球盛宴,不仅为观众呈现了精彩赛事
2025-09-08 13:37:00
强生眼力健与光正眼科举行合作集团揭牌仪式,共创“价值医疗”新范式
重塑白内障患者诊疗流程,推动精准屈光诊疗方案惠及患者【2025年9月5日,杭州】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这一行业盛会上
2025-09-08 13:39:00
强生眼力健携手何氏眼科,共筑中国眼健康创新生态
以“医教研”一体化,加速全球前沿技术转化【2025年9月6日,杭州】为加速共筑中国眼健康创新生态,强生旗下的眼健康业务强生眼力健
2025-09-08 13:39:00
以“数字中台+智贸生态”赋能广州万亿级市场 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年广州(秋季)白云里国际美妆节白云电商高峰论坛于9月5日在白云里国际美妆中心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广州市白云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朱东炫
2025-09-08 13:39:00
印象草原:一场关于“自我设计”的时尚革命蓄势登场
当服装跳出市场同质化“单品”的定义,成为承载个性的专属“战袍”,一场关于“自我设计”的时尚革命正蓄势登场。2025年9月9日
2025-09-08 13:39:00
强生眼力健与香港希玛眼科携手共建创新技术合作集团,引领屈光白内障及老视诊疗新篇章
【2025年9月6日,杭州】 近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期间,强生眼力健与香港希玛医疗集团(以下简称“希玛医疗”
2025-09-08 13:40:00
强生眼力健携手爱尔眼科,共筑精准屈光诊疗全国标准化体系
以技术驱动,定义高品质眼科服务规模化落地新范本【2025年9月5日,杭州】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5)期间
2025-09-08 13:41:00
首个电商蟹卡兑换系统上线:五年投入两千万元研发 无法履约最高赔10万元
蟹卡标注着长期有效,兑换时商家却玩起了失联。每逢中秋节前,不少消费者因蟹卡无法兑换而踩雷。今年大闸蟹消费季,京东超市宣布为消费者提供百分百可兑换服务
2025-09-08 13:48:00
小米回应车主提车发现是测试车:静电贴痕迹,湿毛巾就能擦掉
近日,有小米YU7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或后挡风玻璃上存在“测试车”静电贴残留痕迹。9月7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回应称
2025-09-08 11:54:00
贵州大数据集团中标国内首个“云胶片”项目
在贵州,一朵惠及全民的“医疗云”正腾空而起。9月4日,国内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出炉
2025-09-08 11: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通讯员宁穗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既需要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也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近日,记者从南京市税务局获悉
2025-09-08 07:42:00
产业发展“最佳助攻”,如此赋能!
9月2日,位于苏美达伊顿纪德仓储分拨中心厂区,申通快递员工直接将打包好的校服扫码揽收、装箱、发出,迅速、高效地将包裹送至客户手中
2025-09-08 07:4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在南京,软件产业创新活力奔涌。南京市千行万业鸿蒙原生应用正式开启,南京开鸿城市产业园在建邺区启动建设
2025-09-08 07:43:00
未来到底怎么飞?2025智博会揭秘蓝天新赛道
大河网讯 低空经济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也是智能制造新赛道。在此背景下,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设置了低空经济专区,展现了各色各样的无人机和低空飞行器
2025-09-07 23:22:00
“跨界玩家”涌现,追觅、MOVA、TCL正用AI重划家电版图|硬氪直击IFA2025
编者按:2025年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中国厂商又一次攻占会场。坐拥全球最完善、复杂的供应链,储备下数量最多
2025-09-07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