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解答这一问题,他们拉所有原始数据研究者“入伙”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6 07: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实习生 荆晓青

4年前,新入职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华方圆和团队“001”号成员、科研助理王玮亦开启了一项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探究是什么因素影响鸟类群落对农业毁林的响应。

尽管核心成员极为精简,但所有原始数据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被列为了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这些作者来自全球6个大洲21个国家的49家研究机构,这样的合作方式并不常见。

近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寻找数据合作团队

2019年底,由于新冠疫情,刚刚入职北大的华方圆被困家中,野外考察一时搁浅。一天早晨,一个多年前曾让她好奇的问题突然又冒了出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农业毁林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农耕文明之间是否有潜在关联?

人类上万年的农业史是一部改造自然的历史。如今地球上已有约40%的无冰土地被转为农业用地。这种转变尤其是对森林的改变,即农业毁林,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

已有大量的研究记录了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的负面响应。“但具体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案例时,这种响应却表现出很大差异。有的研究甚至认为,农业毁林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有积极作用的。”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华方圆说,理解农业毁林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差异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对于深入认识农业的生态影响具有很大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要想探究这种差异,全球范围的数据收集工作是基础。在动植物类群中,鸟类是被人类认识最充分的一个类群,研究数据也最为丰富。于是,团队从与鸟类相关的近3000篇论文中,筛选出符合数据准入标准的61篇,并一一联系论文作者,最终获得了47篇论文的原始数据。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负责数据收集的王玮亦透露,数据收集工作持续了近1年半时间。“并不是所有符合我们准入标准的论文都提供了我们需要的物种尺度的数据。即使是那些提供了数据的论文,数据格式也千差万别,而且在一些关键信息上可能是模糊的。”于是,在数据整理过程中,王玮亦不得不向原文作者逐一发邮件寻求数据,并多次核实相关细节。

为说服、激励原文作者提供数据,研究团队决定让这些作者联合署名,对那些已经在发表的论文中提供数据的作者,团队同样发出了署名邀请。“这不仅极大促进了数据的整理工作,也是对原文作者在原始数据收集中所作贡献的一个公正的认可。”王玮亦告诉《中国科学报》。

发现自然界的“历史遗留效应”

数据收集之后的分析与诠释工作,同样十分漫长。

在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一般把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响应的差异归因于农业景观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例如,很多研究发现在景观异质性更低、管理强度更高的农业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对农业毁林的响应往往更加负面,反之亦然。

而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引入了一个“过滤”概念,即生态过滤机制可能也对这样的差异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方圆说,过滤大致分为两方面:在天然时空变异性更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比如冠层不连续、有季节性落叶、会发生周期性野火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和群落可能具有预先的对毁林所致生境改变的适应,这是一种自然过滤过程。而那些历史上人为毁林强度更高的地方,存留下来的物种和群落已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毁林过程筛选,因此可能更加具有耐受性,这是一种人为过滤过程。

过滤对物种和群落毁林耐受性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空缺,研究团队汇编了一套全球范围内配对的农业系统与原生森林中物种尺度鸟类多度的数据集,对两种生态过滤机制的影响进行了检验。

结果显示,自然和人为过滤越强,群落的性状就越偏向使物种表现出更高的耐受性。研究人员发现,整体而言,鸟类群落对于农业毁林的响应是近于中性的。然而,如果只看原生森林中的鸟类,农业毁林给它们带来的是显著的负面影响。之所以整体近于中性响应,是因为那些仅出现在农业系统中的鸟类是农业毁林的“赢家”。换言之,真正需要保护和关注的,是依赖于原生森林的“输家”。

华方圆表示,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更好预测和应对未来农业驱动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该研究还强调了保护现存完整森林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森林迄今经历的人为过滤强度比较低,也是“输家”物种最后的庇护所。一旦它们遭到破坏,不仅会导致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进一步强化人类活动在全球生态系统中造成的历史遗留效应。

让数据物尽其用

除论文成果外,这一课题也让华方圆对科研合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论文写作阶段,针对全球尺度的数据讲好多层次的生态演化故事的思路,是伴随投稿过程逐渐清晰的。“虽然经历2次拒稿、2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数’,但在这个烦琐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共同作者的帮助和鼓励。”王玮亦坦言,是全球同行间真诚的交流给了团队成长的养分。

华方圆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这项研究中,收集数据的过程也是维系一个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如何把庞大的作者群凝聚到同一个目标中,关系到这项研究的成败。

在她看来,生态学研究领域数据共享机制的设立至关重要。数据公开是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体现,同时科学数据是一种公共资源,应该通过共享物尽其用,让其他研究团队据此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280-w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成果与外方不共享(如外资制药企业仅为医疗机构的研究者提供临床研究用药或部分研究经费资助而不分享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不纳入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的国际合作管理,不需要申报
2023-09-19 06:56:00
第一个100%开源的MoE大模型,7B的参数,1B的推理成本
...些问题,来自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 Contextual AI 等机构的研究者引入了 OLMoE ,这是一个完全开源的混合专家语言模型
2024-09-06 10:01:00
复旦学者设计二元模型体系,探究纳米颗粒的混溶性变化规律
...还是性质都至关重要。在研发宏观尺度下的块体材料时,研究者们一般可以利用相图对材料结构、元素分布等进行设计。当把材料的整体尺寸减小到纳米、亚纳米等微观尺度时,宏观相图却有可能不
2024-04-20 10:47:00
中午睡一睡,大脑年轻好几岁
...器、自我报告和基因比对确认了这一推断。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很好地依据基因变异情况来寻找天生的“爱打盹人”,当然他们排除掉了一些和过量白天睡觉相关的基因变异,减少无关人员数据
2023-07-12 00:18:00
国信带您探讨,临床器械的质量控制问题
...记录不全,CRF中的记录无法核对;检查报告单收集不全,研究者未及时打印签字;临床试验方案要求收集的医疗器械指标和部分其他数据未记录等问题。临床试验过程中除了方案中有特殊规定以
2023-03-17 15:12:00
...,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者利用该平台数据,以达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目的。(作者:张晓虹,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2023-09-25 05:51:00
科学研究范式已经变革!专家对科学引领智能变革这样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定律,科学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去解析探索这些规律,促进研究者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从而改变科研的范式:比如AI在量子力学当中进行的量子多体问题的求解;蛋白质相关问
2023-11-08 17:05:00
...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教研员身兼服务者、指导者、研究者三重角色身份,要完成服务学校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研员与教师的贯通培养,需
2023-12-01 09:25:00
...,团队专门对数据进行了专业的可视化处理,以方便更多研究者使用,“我们希望今后有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从数据中诞生,持续深化人类对海马体的了解”。“美国脑计划已开展十年,中国脑计划
2024-02-03 04: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7×24小时自主巡检,杭州萧山机场添智能驱鸟装备
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场安全运行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鸟类撞击飞机的事件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飞机引擎、机身结构造成损害
2025-11-18 10:47:00
“产业炬光灯”聚焦元之道生物科技
“产业炬光灯”聚焦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扫码看视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小小微生物,蕴藏着改变健康的大能量
2025-11-18 09:03:00
“安徽省电竞产业研究合作基地”聘任10名顾问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1月16日,安徽电竞创新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汇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高校的众多嘉宾
2025-11-17 09:24:00
为进一步提升网点服务能力与柜员专业素养,夯实业务基础,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近日,邮储银行唐山市分行组织开展了“星暖燕赵 星星闪耀”星级柜员竞赛活动
2025-11-17 10:07:00
张家口农商银行宣泰支行打破传统服务边界,以“线上服务提质、直播互动破圈、短视频赋能”为抓手,将便捷与温度融入数字金融场景
2025-11-17 10:11:00
阿里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千问APP上线公测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
2025-11-17 11:08:00
中新经纬11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三星集团将在未来五年对本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领域共投资4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
2025-11-17 11:48:00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因为小天才电话手表社交圈的流行,已经产生了相应的产业链——加好友、冲点赞、买“靓号”、卖“高粉”账号
2025-11-17 12:04:00
“25岁,我勇敢从大厂裸辞”“37岁年薪百万,却主动告别互联网大厂”“离开大厂两年,我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近来,“大厂离职”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
2025-11-17 12:05:00
潍坊联通圆满完成2025潍坊企业家大会通信保障任务
鲁网11月17日讯在第6个潍坊市 “企业家日”到来之际,2025潍坊企业家大会于11月1日隆重召开,主会场设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
2025-11-17 14:33:00
蓝盾出击!一场与病毒的闪电战——记潍坊联通快速响应团队的72小时攻坚
鲁网11月17日讯2025年10月21日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某单位响起,揭开了与病毒赛跑的序幕。“系统异常!多台办公电脑感染未知病毒
2025-11-17 14:34:00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周易”X3 NPU IP,破局AI算力勾勒智能未来全景图
2025年11月13日,国内领先的芯片IP设计与服务提供商安谋科技Arm China,正式揭开了新一代NPU IP“周易”X3的神秘面纱
2025-11-17 14:35:00
凯盛浩丰集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斩获北森2025AI应用先锋奖
鲁网11月17日讯近日,凯盛浩丰集团凭借人力资源领域的AI创新实践,斩获“北森2025AI应用先锋奖”。通过将AI技术融入招聘
2025-11-17 14:35:00
2026亚洲100必打卡榜目的地!福州入选
日前,携程正式发布口碑榜2026年度榜单,福州入选“2026亚洲100目的地榜”“2026中国100目的地榜”两个榜单
2025-11-17 15:20:00
当“工业硬核”遇见“健康温度”:如新在一汽开放日奏响家企健康新乐章
鲁网11月17日讯11月15日的青岛,寒意初显,但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的即墨厂区内却暖流涌动。一场名为“扬帆家年华·领航新乐章”的2025员工家属开放日暨员工音乐节正在这里温情上演
2025-11-17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