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黄渠桥大集
车轮流转现年轮
本报记者 乔素华
2月6日10时许,黄渠桥镇集市。看到别的摊主已摆好了货品,王生荣停稳三轮车,赶紧把金黄色的钢丝面从车上搬下来——这只是今天的配角,主角是王生荣手工制作的黄渠桥特色美食——扁豆粉和老豆腐。
赶集必须有交通工具。从自行车、三轮车到“不是汽车买不起,而是三轮车更实用”,王生荣家的车轮丈量着时代变迁的年轮。
一辆自行车
30多年前,平罗县灵沙乡的王生荣在惠农区一家工厂打工。结婚后,家里人口增加,王生荣一个月200多元的工资捉襟见肘。
上世纪90年代,王生荣决定从工厂辞职,自己做点小买卖。姑妈正好有一手做扁豆粉和老豆腐的绝活,王生荣拜师学艺。
“扁豆粉嘞,老豆腐!”王生荣的叫卖声从串庄子开始。串庄子需要交通工具,他从各种生活开支中抠一点、牙缝中挤一点,花费280多元购买了一辆自行车。
焊了两个铁筐子,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一个,驮着满满两筐扁豆粉和老豆腐,王生荣开始了走街串巷的贩卖生活。
黄渠桥镇是银北地区经济文化重镇和集市贸易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在石嘴山市的集市里,当数黄渠桥镇集市最有名。每逢“三六九”的日子,黄渠桥镇及周边乡镇赶集商户、售卖自种自养产品的农户,以及大武口区、惠农区赶集商户齐聚黄渠桥镇。
王生荣也一心想“奔”到黄渠桥镇集市卖扁豆粉和老豆腐,可从灵沙乡到黄渠桥镇距离不近,每赶一次集,王生荣都把自行车“踩出了火星子”。受当时交通工具的制约,赶了几次集后,他放弃了黄渠桥镇集市,只在周边串庄子。
三辆三轮车
近年来,我区持续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石嘴山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乡村修通了柏油马路,各村、镇之间的交通也进一步联通。
走,到黄渠桥镇赶大集去。2008年,王生荣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把手工扁豆粉和老豆腐卖给更多人。头等大事,是升级交通工具。王生荣从银行取出5000元,购买了第一辆三轮摩托车。
三轮摩托车开得快,从自家到黄渠桥镇集市只需30分钟,开得慢一点也才40分钟。王生荣说,与自行车比,三轮摩托车速度更快不说,而且装载扁豆粉和老豆腐的容量也是自行车的好几倍。
到了“大舞台”,王生荣的手工扁豆粉和老豆腐销售量直接翻倍。在冬季,一天能卖200多斤,即便在销售淡季,一天也能卖100多斤。
如今,黄渠桥镇集市日客流量8000人次以上,年营业额1.1亿元以上。
从燃油到纯电动,王生荣已更换了三辆三轮车。趁着没有顾客的间隙,王生荣扭头看了看沉淀了很多岁月痕迹的“战车”:“也到了该更换的时候了。”
“下次换辆啥车?”
“下次要换车,准备换辆啥车?”记者好奇地问道。
“不是买不起四轮车,而是三轮车赶集更实用。”王生荣笑着说,开的时间一长,和车也有了感情,舍不得换。
王生荣说,更主要的原因是,三轮车适合拉豆子、赶大集,而且家里还有几亩地,春耕夏种,拉化肥、农具,三轮车在田间奔跑更潇洒。
近年来,我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一村一策”培育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农事体验、体育赛事、乡土文化、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黄渠桥镇坚持“特色立镇、产业强镇”发展定位,特色美食小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黄渠桥镇集市不断“抽新芽”焕发新活力,从过去的单纯“吃喝”转变为集饮食、购物、观赏、休闲于一体,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充分激发了消费潜力。去年,成功举办宁夏·平罗第六届黄渠桥羊羔肉美食文化节,吸纳商家238家,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营业收入1400余万元。
王生荣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不但供养两个孩子读完书,而且给儿子娶了媳妇,在城里购买了一套楼房。
除了三轮车,现在王生荣家里还有别的带轮子的工具。王生荣的儿子学会了特种车辆驾驶技术,如今在一家工厂开铲车。去年,儿子花15万元购买了一辆轿车,王生荣赞助2万元。
中午时分,黄渠桥镇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王生荣乐呵呵地说:“年,已经到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3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