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上接A01版
为海南农民增收扩宽渠道的同时,不断丰富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返乡创业:
抢抓机遇让“流量”变“留量”
不同于父辈年轻时总是羞于提起彼时贫困的家乡,32岁的洪强交新朋友时经常会自豪地主动提一嘴:“我家是施茶村的。”不但如此,他还辞掉了市区的工作,返乡创业。
洪强家在142县道上,和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火山口)在同一条路上。过去,去火山口的游人来来往往,洪强只能眼巴巴望着。
2018年以后,施茶村的火山石斛声名远扬,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如何把热闹一时的“流量”变成长久可持续的“留量”?心里有了答案后,洪强马上行动起来,把自家庭院打造成具有本地火山民居风情的农家乐,招牌菜就是与石斛相关的菜品,“面子”“里子”都富有当地特色。
镇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考虑得更加长远: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围绕石斛发展起更多的产业?他们牵头打造了一条20公里长的火山特色旅游路线,连通古村落遗址和火山口及8个自然村,又打造了火山风情美食街,民宿、餐饮纷纷落地。每到周末节假日,村里总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农家乐不愁客源。
施茶村党委书记洪义乾告诉记者,光是2023年,施茶村就接待游客80.42万人次,实现营收3177.57万元。
家乡变化激发了年轻人的热情。如今,和洪强一样返乡创业的本村年轻人已经有30多人,大多从事着和旅游服务有关的工作。洪强透露,自家厨师也有从市区辞职回来的,“工作离家近,工资水平也不比市区低,大家肯定愿意回来。”
“现在别人都羡慕我们,我们也对家乡特别有归属感。”洪强说。
施茶村的变化,是我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6年来,我省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海南省乡村旅游度假区认定》等标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截至2023年6月,海南椰级乡村旅游点达到255家。
向“新”发力:
推动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草木勃发的季节,胜嵘公司运营总监曹春光忙得脚不沾地——先是3月带着胜嵘公司研发的10多种石斛产品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现在又在为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做准备。
胜嵘公司正是施茶村为了发展石斛产业引进的龙头企业。经过几年发展,累计培育驯化石斛种苗约1.4亿株,火山石斛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948.35万元。
“我们先后与国内多家知名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成功突破和掌握了石斛种苗繁育、原生态栽培和系列产品加工的核心技术。”戴军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加大科研创新力度,进一步推进了石斛的产业化,加快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步伐。
戴军领着记者来到胜嵘公司一楼大厅的展示台,这里摆放着该公司研发的各类石斛产品。他介绍,2023年,公司新研发了石斛原浆、石斛固体饮料两个大类共8个产品,眼下正在申请专利。
从大厅向外看,黝黑的火山岩上,石斛正开出摇曳生姿的花,意味着新一年的花期已悄然而至。
新一年的路该怎么走,施茶村已经有了新谋划。
施茶村党委委员王吕州告诉记者,今年初,施茶村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农户发展石斛种植等本地特色产业。
而海南也在新的春天与未来相约:2024年,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以更快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海口4月5日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