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01 14:45:00 来源:老来乐·乐言乐娱

国内首部完整记录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过程的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将于2月27日在东方卫视播出。全片分上下两集。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剧照

据了解,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耗时一年半,跟随考古和打捞作业的核心工作组实地拍摄,通过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的完整记录,展开了一段对清末长江航运史、上海港口发展史和中国传统造船史的追寻之旅,解答了这一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水下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古沉船的各种谜团。同时也全面展示打捞和考古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领先科技,讲述科技攻坚、学术探索和文化传承中的鲜活人物故事。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剧照

文物考古大发现闪耀多学科融合之光

据主创介绍,“探寻式记录”是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的鲜明特色之一。

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务实求真的研究和发现来复原历史。但一百五十多年前沉没的一艘木帆船,纪录片团队现在能拍到什么?如何通过现在的人的故事,去讲过去的故事?如何让观众去关注一个“肯定会剧透结果”的考古事件?纪录片团队决定和考古工作者一起去探寻,通过研究团队的视角去拍摄,不但记录下他们的发现,更记录下探寻的过程。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剧照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项目是一个综合多学科多工种的复杂工作,涉及造船史、科技史、港口史、海交史、陶瓷史、经济史、工程学等众多课题。

为了对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基础,主创团队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下,拜访了“长江口二号”考古项目的众多合作机构,包括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等,走访请教了近30位各领域各专业的学者,调研组梳理学术资料形成专项调研报告110多篇,脚本撰写、修改30多版。

纪录片从上海水下考古的发端讲起,徐徐展开“长江口二号”发现的过程,从上海特殊的河口考古的环境,到十二年磨一剑的探索,再到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的阶段性成果。当把以往不曾设想到的、似乎和“考古无关”的各学科、专业的探究汇集到一起,就产出了一部极具上海特色和气质的考古实录,开放、务实、融合、创新、追求卓越,都在其中有所体现。

纪录片总顾问之一,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主要负责人翟杨在看完全片后评价:“纪录片挖掘深、主题全,展现了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方面的价值。”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剧照

展现装备制造领先实力

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是2022年3月正式启动的。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极大的水下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

沉船考古通常有原址保护、围堰发掘、拆解打捞、整体打捞四种方式。长江口二号古船采取的是整体打捞的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江口河口海岸交汇处的特殊地理条件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借鉴了2007年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的成功经验,所以选取了这样一种难度最大、创新性最强的打捞模式。

长江口是中国几大江河入海口之一,水流急,泥沙多,能见度差,还要考虑潮汛、台风等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水下打捞,可谓没有先例,上海必须做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上海各方为这次打捞专门设计建造了“大力号”和“奋力轮”的水下考古专业船,堪称世界首创、中国原创、上海独创。

为了记录下上海打捞局、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水下考古团队在长江口现场的作业,主创团队克服了登船隔离、海上拍摄、网络通讯困难等诸多不便,导演、摄像师和打捞局的潜水员们、工程师们一起,同作业、同生活,累计在船拍摄日超过60天,为“长江口二号”考古现场的作业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导演团队在船拍摄工作照

重拾水系和航船的城市记忆

除了在水上作业“第一现场”的全程跟拍,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还将故事线延伸到了古船迁移进入船坞后的保护与考古过程,将上海老船厂工业遗产的故事,和长江口二号古船安家的新故事结合起来。未来,一座古船博物馆将在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一号船坞建成,对所有市民开放。这是上海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上海响应新时代文物工作精神,“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有益尝试。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古船进坞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有关长江口二号古船的科学知识,纪录片中心还在创制过程中携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打捞局等七家单位共同主办了“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水下考古·纪录拍摄”研学半日营等活动。这是导演团队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让纪录片参与城市大美育的建设之中。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水下考古·纪录拍摄”研学半日营活动

此外,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的创制,在影视化叙事上,也加入了不少“上海元素”。该片邀请了上海籍配音演员林栋甫为纪录片担任故事讲述人。林栋甫先生曾为很多的译制片配音,也主持过非常多优秀的电视栏目,但近年少有在荧幕前露面。这次他为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做旁白配音,用一个老上海市民的口吻缓缓讲述“长江口二号”的故事。他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和这艘历史古船,和上海城市的故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相信也会唤起不少人的上海城市记忆。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全面记录水下考古创新

林栋甫为《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配音

尽管有关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的纪录片即将“浮出水面”,但古船的考古还将继续,纪录片团队也将继续跟随探寻它的未解之谜。

该片将于2月27日、3月5日22点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百视通IPTV/互联网电视/有线电视大屏独家同步播出。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由上海市文旅局(市文物局)、上海广播电视台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戴诚娴工作室承制,并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7: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水下考古体量最大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到底装了什么宝贝?
来源:极目新闻“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将于7月8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7
2023-10-05 19:27:00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江苏发现的沉船故事
...专家推断,这是一艘北宋中型民船,当年曾在长江水道和长江口活动过,是一艘典型的平底沙船。中国的古船有沙船、福船、广船等船型,长江以北航区水深较浅,航道多沙滩,适合平底船航行。万
2023-10-26 19:05:00
...、洁白的哈达。是啊!多美呀!这也是长江!”1983年,纪录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一代人共同的长江记忆。而今,两江盘龙号游船上,诗朗诵《再话长江》响起,著名朗诵家
2024-09-15 11:36:00
...最美宋词》《满天星斗:早期中国寻踪》《山海经传》《长江口二号》《丹青绘千年》《看得见的节气》《“字”从遇见你》《跟着唐诗去旅行》等14部精品纪录片穿行于岁月长河,从多个角度完
2023-02-18 00:46:00
记者快评 | 《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回荡在江海交汇处的时代赞歌
...达了东方诗意色彩,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卧鱼岛上,来到了长江口的卧鱼岛。南通是我国著名的话剧之乡,其话剧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张謇先生创办的伶工学社,几乎与中国话剧史同步。近
2023-05-31 14:00:00
...法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提高执法效率和震慑力,长江口非法捕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长江启东段的喜人变化是南通公安专项行动成果的一个缩影。行动中,市公安局启动实施平安江海战略,
2023-09-08 00:18:00
时代的底色就是这个时代里人的底色
...研技术引入医学,以科技造福人民的生命健康。 守望在长江口,打通拦门沙是几代水运人不变的追求。"只有打通了拦门沙,我们才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优势。"正是怀抱夙愿,中交上航
2024-05-12 20:09:00
中交上航局:江海疏浚两甲子  港航畅通启新程
...显现,大型船舶只能减载通行,经济效益随之降低,治理长江口意义重大。但长江口水域宽阔,风大、浪高、流急,河口治理难度很大。作为国内港航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中交上航局成为推动治理
2025-03-06 06:07:00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举行成立七十周年大会
...涌现,服务品牌、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大建港精神”“长江口精神”“港珠澳精神”构筑精神高地。期间,与会人员发布了全新形象宣传片《建者无疆》,共同观看了公司70周年专题纪录片《家
2023-11-27 13:1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
“戏韵收官·薪火相传”十堰市艺术剧院在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中取得佳绩
11月12日,“太极惠民生”地方戏曲公益汇演暨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闭幕式在十堰市张湾区东风故里俱乐部举行。由十堰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郧剧《我们都是守井人》
2025-11-13 10:15:00
以真情破局 以匠心立艺——解析Z世代原创歌手乐天俞的音乐创作密码
近期,90后原创歌手乐天俞凭借《信号里的拥抱》《不想面对离别》两首作品强势出圈,相关话题#Z世代的离别嘴替乐天俞#登陆今日头条音乐热榜
2025-11-13 09:30:00
将用电影镜头勾勒厦门30年变迁 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终极路演举行
《南方蝶道》入选15强终极路演,两位导演上台推介。(本报记者 卢剑豪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第七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终极路演在厦门举行
2025-11-13 08:53:00
电影工作者们走进企业一线、深入特色景区 感受厦门创新活力和闽南文化魅力
电影工作者们在“屿见闽南”体验布袋戏表演。(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在国贸中心,青年演员宋茜(中)上台,与国贸控股集团员工互动
2025-11-13 08:53:00
“无限X青春雅集”将走进奥体中心约汉服“同袍”唱响青春本报讯(记者吴若菡缪言信)非遗传承市集、国风路演、互动游戏、惊喜礼品……11月15日
2025-11-13 08: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我,这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眼下,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在热映
2025-11-13 08:06:00
《开始跳舞吧3》圆满收官,街舞少年高燃舞台闪耀终极盛典
由芒果TV、北京心有林夕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杭州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泰兰尼斯独家冠名的亚太首档街舞少年团节目《开始跳舞吧3》今日中午12点正式收官
2025-11-12 14:08:00
近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2025-11-12 15:39:00
当个性特质在趣味互动中绽放,当MBTI工具为团队协作赋能,一场聚焦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活动精彩启动。11月8日,由福州市委人才办
2025-11-12 16:28:00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走进普定,解密短篇小说创作
11月10日,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活动在普定一中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青年作家隆莺舞,以“从瞬间到腔调:一个短篇的诞生”为主题
2025-11-12 18:13:00
央视频全程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多维内容助推进博会盛况出圈
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圆满落幕。作为进博会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通过融媒体对话节目《虹观世界》
2025-11-12 18:14:00
唱响地方韵味 十堰10余部经典剧目集中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地方韵味。近日,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活动举行,10余部经典与新创剧目轮番登台,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5-11-12 19:19:00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