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直面“新高考”宝鸡娃如何科学选科?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25 09: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直面“新高考”宝鸡娃如何科学选科?

“你家孩子选科了吗?”……近日,不少高一、高二学生家长聊天的热门话题就是“新高考”选科。随着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新高考”选科成了高中生和家长需要直面的“必考题”。那么,在“新高考”实行的“3+1+2”模式下,高中生和家长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应该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并科学选科?选科又给高中生及小学、初中段的学生带来哪些启示呢?

直面“新高考”宝鸡娃如何科学选科?

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新闻链接:

按照《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起陕西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困惑组合种类更多选择难度更大

合格考、走班选科、等级赋分……伴随着“新高考”,还有一堆新名词。这些新名词组合在一起,既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科选择权,也增加了选科难度。我们来听一听学生和家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我不太认识我自己……”说起选科体验,陈仓区虢镇中学高一学生刘智扬(化名)半幽默半尴尬地说。原来,“新高考”要求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为帮助学生客观认知自我,学校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等宣讲相关知识,也会引进一些专业的自我认知测试软件。在听宣讲、参与认知测试的过程中,刘智扬发现二者均会问“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优势在哪里”等问题。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刘智扬才发觉自己对自己竟然知之甚少,甚至一些认知与实际情况相反。

说起选科,不少家长最大的困惑是“选择自由了,但选择难度增加了”。他们解释说,以前只有文、理两种选择,两个里面挑一个,相对简单。“新高考”有12种选择,12个里面挑1个,难度相对增加。同时,“新高考”要求学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学生和家长适应了传统教育模式,平日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专业设置不了解,缺少职业体验,更别提明晰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直面“新高考”选科模式,不少学生和家长犯起了难。

“选纯理科组合,还是文理搭配类组合?”“选热门组合,还是小众组合?”……面对选科,不少学生和家长困惑地问。当然,学生和家长的困惑和问题不止如此。例如,有的不清楚获取选科知识的权威渠道,“迷信”短视频及所谓职业规划机构,结果得到的选科知识要么片面,要么错误;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对选科政策一知半解,走了不少弯路。渭滨中学高二年级部主任赵文眉说,“新高考”考的不仅是孩子,也是一个家庭应对变化与改革的反应力与决断力,而部分家长和孩子目前的困惑和问题则说明,大家距离“新高考”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关键尊重学生兴趣兼顾职业规划

“物化生,死亡学科。”“选科一定要避开物化政。”……在选科过程中,不少家长看到过这样的字眼。这些字眼让学生和家长焦虑、茫然,不知如何是好。那么,直面“新高考”,学生和家长到底应该如何科学选科呢?

石油中学教务副主任薛永安的建议是借“东风”,吃透“新高考”选科政策。例如,自我认知不清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心理老师,学习认知自我的科学方法。专业要求不清楚,学生和家长可以查询2025年普通高校拟在陕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职业规划不清晰,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老师或者学校邀请的职业规划师等,明晰职业生涯规划。对“新高考”相关政策不了解,学生和家长可以借助省教育厅网站等官方渠道,了解准确全面的权威信息,切勿听信部分机构和非专业人士的片面解读。

面对12种选择,不少学生和家长举棋不定,甚至选定之后又调换,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为此,渭滨中学教务处主任刘书青提供了一个选科思路——“做减法”,降低选择难度。他建议学生和家长参照“新高考”的“3+1+2”模式进行选择。“3”代表的语数外是必考科目,不用选择,因此,学生和家长可以先确定“1”,即先确定未来学“物理”方向,还是“历史”方向。大方向选定之后,学生和家长只需要在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四门中选两个即可。四选二时,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再次“做减法”,减去学生不喜欢的科目、弱势科目等,再次降低选择难度。

“尊重学生兴趣,兼顾职业规划。”这是宝鸡中学副校长么慧芳的建议。提起选科原则,有人说就业优先,理由是未来好就业;有人说兴趣优先,理由是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动力。这些话语看似都有道理,却让学生和家长更加不知道应如何选择。么慧芳提醒学生和家长,选科没有最优组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组合。同时,选科其实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没有人知道如今的热门专业未来是否依旧红火,也没人知道如今的冷门专业未来是否依旧冷门。因此,么慧芳建议学生和家长摒弃功利思想,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参照学生的学习水平、专业设置要求、所在学校的师资力量等作出最适合的选择。

启示丢下分数包袱重视实践能力

“新高考”选科模式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还释放了鲜明的“变革”信号。如何适应“变革”呢?我市教育人得到的启示是更新教育理念,丢下分数包袱,注重均衡发展,重视实践能力。

薛永安得到的启示是更新教育理念,丢下分数包袱。他解释说,教育圈以前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但如今,“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制度,卷面成绩被换算之后才会计入总成绩。这就意味着,卷面上的分数对考生来说,参考价值并不大。同时,“新高考”不仅考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考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和家长丢下分数至上的理念,从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学到真知。

“重视语数外,稳扎稳打,均衡发展。”这是渭滨中学副校长徐有强从“变革”中得到的启示。他提醒学生和家长,在“3+1+2”模式中,很多人纠结“1”与“2”科目怎么组合。殊不知,“1”与“2”选择固然重要,但“3”才是赢得高考的主力军。从重要程度来说,“3”是“1”和“2”的学习基础,没有“3”,其他学科很难学好。从高考分数占比来看,“3”代表的学科各占150分,而“1”“2”代表的学科则各占100分。因此,他建议学生,从此时此刻起,重视语数外学习,特别是重视语数外核心素养的培养,搭建好知识体系,夯实好知识基础,稳扎稳打,为未来选科提供更多可能。

么慧芳得到的启示是重视社会实践。她分析说,“新高考”鼓励学生放开手脚、个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倒逼学生和家长必须纠正读死书、死读书的老传统,树立重视社会实践的新理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研学活动等进行职业体验,了解不同行业需要的学科知识,以及该学科的现状、未来及相关职业等。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将课本中的学科知识融入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四川新高考 专家手把手帮助遂宁师生解决选科难题
...年秋季入学的四川高一学生来说,新高考模式下的第一步选科已经迫在眉睫。同学们该如何进行科学选科?4月19日,遂宁市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与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邀请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
2023-04-20 22:11:00
本文转自:嘉峪关日报志愿填报助高考 选科指导明方向——嘉峪关市一中组织召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会、新高考选科走班培训会《伊索寓言》中有言:没有舵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我们深知努力的
2023-06-25 00:18:00
...校高考综合改革工作,近日,红塔区溪汇中学举办新高考选科指导专题讲座,帮助高二年级学生合理选科,科学应考。主讲教师何茜围绕“新高考选科政策”及“学生志愿填报”两个方面,从学科特
2023-08-25 02:13:00
“天眼问学”走进贵州省实验中学,共探新高考选科与学业规划
...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随着选择权的增加,科学选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新模式下做出最优选择,12月24日,贵州日报天眼问学走进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共探
2024-12-27 00:10:00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一线名师讲解新高考选科5.42万人观看视频直播本报1月3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1月29日晚,泰安日报社特邀泰山中学的3位一线名师走进泰山晚报直播间,
2023-02-01 08:28:00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备战新高考 一线教师谈“选科”1月29日泰山晚报直播间,这场直播不要错过本报1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新高考后,在“3+3”的模式之下,要求考生根
2023-01-28 09:12:00
理性看待“物化组合”!“天眼问学”走进贵阳市南湖实验中学 举行新高考学业规划专题讲座
...式,那究竟什么是“3+1+2”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如何科学选科,成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难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政策,科学合理地选择科目,11月23日,贵州日报“天眼问学”
2024-11-24 21:56:00
海南高考改革6年,“选科走班”经验看这里→
...选哪3科?”近日,海南多所高中学校开始进行高一学生选科走班相关工作。面对新高考赋予的选择权,不少学生犹豫不决。自2017年海南启动高考改革以来,新高考“选科走班”已经走过6个
2023-12-15 12:28: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本报记者 陈宏江 通讯员 任婧“学生选科时存在认识不清、盲目跟风等情况。我们将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做好选科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赛道。”11月27日,针对选
2023-12-07 05:0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