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安徽“玉米阿姨”感人故事还在续写 刘玉荣:不要指责落水女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13 21:29: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她才21岁,我57岁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牺牲我,也值了。”连日来,安徽“玉米阿姨”刘玉荣在青岛跳海救人持续引发关注。感人故事仍在续写:她的小摊火了,有人专程来看望,还有人默默扫码留下千元后离去。在青岛,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刘玉荣,听她讲述了背后故事。

安徽“玉米阿姨”感人故事还在续写 刘玉荣:不要指责落水女孩

刘玉荣在海边摆摊

“这不仅是个人的壮举”

7月11日晚,在青岛太平路李慰农公园对面的海边,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刘玉荣,她穿着一件褪色的上衣,皮肤晒得黝黑。她的小推车上摆放着玉米和矿泉水,喇叭里响起阵阵叫卖声,“玉米,香甜可口的玉米”。

“跳海救人的就是这大姐吧?”“大姐,来两根玉米,我们刷到你的视频了,了不起!”“腿好些了吗,厉害厉害!”路边人来人往,不时有人认出了刘玉荣,主动上前打招呼。

得知大皖新闻记者来了,刘玉荣脸上露出笑容。“这是家乡人来了!”她操着皖北口音说道。

“你看,那个女孩就是在这落水的。”顺着刘玉荣手指的方向望去,记者看到,那是一处靠近堤岸台阶的礁石,海风吹过,波浪接连而至,撞击礁石的瞬间水花绽放,即便站在路边仍让人感到紧张。

“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听到呼救,脱了鞋裤就往海里跳去。”说起被无数人点赞的壮举,刘玉荣并未显现出激动的神情,仿佛在唠着家常。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小事,并且她相信,很多人遇到都会这么做。

王先生是老青岛人,得知刘玉荣的事迹后,他专程来到海边想见见这位救人英雄。“不是谁都有勇气这么做的。”王先生说,他耳闻目睹过不少跳海救人的事,也见过有人献出了生命,所以他更加觉得这种行为就是舍己为人,难能可贵,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事,这是值得褒扬的义举,是能够激励一批人的正能量。

“安徽人仗义!”刘玉荣救人的视频传出后,有网民如此赞道。在实地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位安徽人在这座城市用壮举感动了无数人,那就是李慰农烈士。1925年7月,出生于当时安徽巢县的李慰农在海滨沙滩英勇就义,是在青岛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共产党人。

时隔整整百年,同为安徽人的刘玉荣在李慰农公园前纵身一跃,于滚滚浪潮中救人性命,为安徽人的壮举书写了续集,也进一步擦亮了“安徽人仗义”的金字招牌。

“这不仅是个人壮举,也是一座城市的光荣!”付女士告诉记者,她同样被刘玉荣的事迹所打动,她认为这是安徽人的自豪,也是青岛人的骄傲,为青岛这座包容的城市带来了荣耀。

安徽“玉米阿姨”感人故事还在续写 刘玉荣:不要指责落水女孩

刘玉荣跳海救人

“不知道啥是见义勇为”

7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刘玉荣的家中,屋内陈设简朴,弥漫着玉米的香味。

刘玉荣再度回忆起了救人的一幕。7月7日中午,她正在海边摆摊,一名女生在拍照时,手机不慎落水,就在她去捡拾时,一个巨浪袭来,将她卷入波涛之中。随后岸边有人大声呼救,她来不及多想,迅速脱下鞋裤,纵身跳入水中施救,恰好岸边有人扔下一个救生圈,套上救生圈后,她奋力朝女生游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还在挣扎的落水者已没了动静,面朝下漂浮在水中,情况危急。她加快速度,上前一把将女生抓住,并将她翻过来,在往回游时,一个浪打过来,这名女孩被打翻。她用尽全力,将女孩再次扶起,仰面朝上。靠岸后,有热心市民递来一根带子,将落水者拉上岸。

刘玉荣告诉记者,救起女孩后,她并没有上岸,而是想着帮女孩将手机捞上来,因为一生节俭的她,太能理解丢东西的感受了。可是因为正在涨潮,浪太大,她试了多次都未能成功,只好上岸。上了岸后,还是在其他市民的提醒下,她才发现双腿都被划伤在流血。救人时,她还被海水呛到,后来猛喝了好多饮料才好受点。

刚被救起的女孩面色苍白,在岸边坐着缓和了许久,然后才来到刘玉荣身边。“她上来就跪着给我磕头,说她第二次生命是我给的。”通过交谈,刘玉荣了解到,这名女孩才21岁,是外地人,刚毕业,来青岛游玩,不料发生了这一幕。

“她才21岁,我57岁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牺牲我,也值了。”得知女孩的年纪后,刘玉荣第一想法就是,正是如花的年纪,如果在她眼前被海水吞噬,她将后悔一辈子,跳海救人,这事她做对了。

当天下午,这名女孩再次赶来,送上了牛奶、水果致谢,刘玉荣不愿她破费,执意不要,但拗不过女孩,只好收下。“这里面别放了钱吧,那可不能要!”刘玉荣想到这点,打开一看,果不其然,在里面发现了500元现金。她赶紧叫来女儿,追上去交给了女孩。“救命就是救命,要钱不合适,这就不是钱的事。”

刘玉荣救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后,引发广泛关注,网民们纷纷点赞,她还先后获评“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老家界首市相关部门也赶到青岛慰问,各界的关心与获得的荣誉让刘玉荣再次觉得,跳海救人这件事她做对了。

“我不识字,之前都不知道啥是见义勇为,只想着救人。”刘玉荣坦言,她因为不认字,在跳海救人之前,她都不知道见义勇为这个词,后来别人给她解释,她才明白,见义勇为就是救人,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安徽“玉米阿姨”感人故事还在续写 刘玉荣:不要指责落水女孩

刘玉荣因救人受伤

“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个”

在网上火了之后,刘玉荣跟往常一样继续摆摊,她确实感受到了变化:来买玉米和水的人多了,还经常有人多付钱,甚至有一位老太太扫码付了1000元后默默离去。

“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个!”说起这些暖心事,刘玉荣如此感慨。

来看望刘玉荣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专门坐车从外地赶来“打卡”,常常有人对她竖起大拇指,夸她是英雄。因为她摆摊卖玉米,网民们还亲切地叫她“玉米阿姨”。有人建议她在小推车上打出“跳海救人‘玉米阿姨’”的招牌,这样更能吸引人,对生意也有好处。“我觉得那样太招摇了。”刘玉荣没有采纳。

刘玉荣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大大咧咧没心眼的人”,她说,她家中兄弟姐妹多,条件不好,但父母从小就教育她心要放宽,能帮助别人就帮一把,她记在心里,也落实在行动中。

兄弟姐妹刷到了她救人的视频,纷纷打来电话为她点赞,80岁的老父亲也在安徽老家通过看电视得知了此事。在电话中,老爷子跟她说,救人是应该的,他要是遇到了也会去救,给予她鼓励。“这个我相信,我们乐于助人就是从他那学的。”刘玉荣笑着说。

而在刘玉荣的儿女看来,母亲奋不顾身跳海救人,他们对此除了骄傲,也感到一阵后怕,虽然母亲会游泳,毕竟也是年近花甲,体力不如从前,如有闪失,家人也难以接受。

刘玉荣的女儿姜女士告诉记者,她父亲去世近20年,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姐弟二人拉扯大,虽然饱经沧桑,但一直很乐观,是个“热心肠”。

“结婚后,我没享过福。”刘玉荣说,她30多岁时丈夫因意外离世,她独自照料儿女,虽然过得不容易,但她从不怨天尤人,一直看得开、想得开,心里常常默念“算了吧,不计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她始终相信,这世界还是好人多,因此她也愿意做个好人,行善事。

安徽“玉米阿姨”感人故事还在续写 刘玉荣:不要指责落水女孩

刘玉荣和儿孙一起出摊

“不要责怪她”

刘玉荣救人的视频火了后,有人点赞,但也有人因女孩捡拾手机落水和给500元的行为,发了一些不友善的评论。得知这一情况后,刘玉荣有些气愤,也有些心疼。气愤的是有些人并不知道情况,无端指责他人,心疼的则是怕女孩受到打扰。刘玉荣表示,“别说500元了,就是500万我也不稀罕。”

刘玉荣说,这个女孩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并不好,这与她的家庭很相似,她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她知道女生都爱美,都想拍拍照片记录生活,谁也不希望发生意外。同时,在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后,她也更加理解了女孩为什么想捞回手机。所以后来退潮时,她女婿还是下水捡回了手机,交给女孩。

说着女孩的情况,记者看到,刘玉荣的眼眶红了。她说,她是一个心很软的人,平常看电视剧看到悲情画面时也容易落泪。她自己经历过苦难,所以她更加能理解别人,她认为这个女孩知恩图报很懂事,刚毕业也没啥钱,她更加不能要女孩的钱。“她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不要责怪她。”刘玉荣表示,她不希望女孩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

“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不图回报。”刘玉荣的儿子姜昆向记者介绍,母亲跳水救人,他们全家引以为傲,收获到各界的表彰、关心,他们深感欣喜,但他们不愿以“恩人”“英雄”自居,仍保持平常心,过平淡生活。

“我们都是普通人,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会毫不犹豫去救人。”刘玉荣如此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韩喻 于源绮 实习生 何昱满

编辑 王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跳海救人的安徽“玉米阿姨”获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女儿:引以为傲,将接力传递爱心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57岁安徽籍女子刘玉荣在山东青岛跳海救人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好评不断,因刘玉荣平时在海边摆摊卖玉米等,她也被网民亲切地称为“玉米阿姨”。7月10日,大皖新闻记
2025-07-10 15:06:00
青岛故事|外地游客不慎坠海,栈桥58岁“玉米阿姨”跃入海中上演生命营救
...,眼看被汹涌的海浪逐渐推向深水区。街边卖玉米的大姨刘玉荣纵身一跃下海救人,最终在周边群众的帮助下将女孩成功救上岸。事后,刘玉荣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孩子才21岁,多年轻,我为救
2025-07-09 10:48:00
追踪·凡人歌丨“玉米阿姨”跳海救人,获评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
...雯 高雅洁 徐润杰7月7日,在青岛栈桥附近卖玉米的阿姨刘玉荣跳海勇救落水女孩获得广泛关注。7月10日,刘玉荣获“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玉米阿姨”坦言,没想到会获奖,
2025-07-10 22:50:00
安徽57岁女子奋不顾身跳海救起落水女生 当事人发声:来不及多想,一心只为救人
...卷入海中,千钧一发之际,在附近摆摊的57岁安徽籍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最终成功将人救起,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后,引发广泛关注。7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刘玉荣,她再次
2025-07-08 21:29:00
及时语|安徽“玉米阿姨”的善举为何会让年轻人“破防”?
...被巨浪卷入海中,危急关头,在附近摆摊的57岁安徽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最终成功将人救起,随后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火遍全网。因刘玉荣摆摊售卖玉米,她也被网民亲切地称呼为“
2025-07-11 11:50:00
安徽“玉米阿姨”跳海救人后续:有了固定摊位,开直播遭遇“黑粉”攻击
...不慎坠海。危急关头,在附近摆摊卖玉米的57岁安徽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最终成功将人救起,引发广泛关注,她也被网民亲切称为“玉米阿姨”。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刘玉荣有了固
2025-08-12 22:24:00
安徽“玉米阿姨”被授予“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当事人:再遇到还会救人
... 连日来,被网民称作为“玉米阿姨”的57岁安徽籍女子刘玉荣在山东青岛跳海救人的视频火遍全网。7月10日下午,继获评青岛市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后,刘玉荣又被授予“青岛市
2025-07-10 19:44:00
琴岛观澜丨浪尖上的逆行!青岛“海岸护卫队”温暖一座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曹婧雯“玉米阿姨”刘玉荣、“白衣大哥”鲁亚卿、现役军人张小龙、“钓鱼小哥”宫瑞涛……盛夏的青岛,气温与人心同热,一幕幕见义勇为的故事如潮涌来,为这座城
2025-07-14 19:14:00
...岸边捡拾手机时被卷入海中,危急时刻,在附近卖玉米的刘玉荣跳入海中,对游客及时救助。在最近,不少地方也在集中发布二季度的表彰榜单。除了应有的荣誉奖励,如何进一步加大对见义勇为者
2025-07-12 08: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近日,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幽默语录火遍全网,6元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其幽默风趣的经营方式和真诚服务近期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2025-10-09 10:00:00
冠军揭榜!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圆满结束!
10月5日,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在四川省德阳市圆满闭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支大学组队伍以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2025-10-09 10:49:00
胡欣红据媒体报道,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一夜之间从“宠儿”变为“弃儿”。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未卖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
2025-10-09 10:49: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央政法委网站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5-10-09 10:56:00
宏昆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 共绘“陆地游轮”品牌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宏昆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战略规划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宏昆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叶漫青、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2025-10-09 10:56: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书院·阅莱阅好 悦读秋韵】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举行“家国同庆·书香传情”阅读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农家书屋内书声琅琅、笑语盈盈,一场以“家国同庆·书香传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
2025-10-09 10:28:00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64】在金融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2025-10-09 09:29:00
国庆坚守“医”线 | 看不见的战场,离不开的“侦察兵”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十月,红旗飘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朋友圈里,是各地的美景美食;欢声笑语中,是阖家团圆的幸福。然而,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2025-10-09 10:28:00
画里有话|教育的“桥”不该由跪下的身体搭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某学校班级组织的“愧疚教育”活动引发热议。活动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后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
2025-10-09 09:2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随着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不少市民将回归工作模式。回顾这个假期,他们没有经历旅途的奔波,却在熟悉的城市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5-10-09 07:26:00
以传统文化凝聚侨心、联结两岸,栖霞区两场中秋主题活动接连举办一轮“中秋月”,照进游子心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朱国磊)近日
2025-10-09 07:32:00
AI-AR导航定位“精准打靶”肺结节这项全国首例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潘相龙吴怡“本还在为术前多闯一道‘难关’而忧虑
2025-10-09 07:33:00
高淳蟹,行天下
“捆”住新鲜,“扎”起财富!高淳蟹,行天下日前,高淳区固城街道蟹农忙着分拣、捆扎刚捕捞的螃蟹,通过物流销往全国。通讯员魏宏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10-09 07:32:00
这个假期被江西“暖”到了(图)
金秋十月,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江西不仅以青山绿水迎接八方来客,更用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温暖瞬间
2025-10-09 05:14:00
“注水肉”最高可处货值20倍罚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肉品安全关乎百姓餐桌与健康。近日,《江西省家畜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10-09 0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