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在漳州古城,郑嘉诚(左一)操纵警用无人机对古城内人流量进行动态监测。
眼下正值中秋、国庆“双节”,漳州的商场、景区游客如织。对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二大队警航中队的民警而言,却是他们巡逻最紧张的时刻。
郑嘉诚是警航中队的一名民警,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操控无人机对漳州古城、市政府、市医院等关键区域进行空中巡逻。“借助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以及实时显示的具体信息,我们可以提前预判人流的聚集情况。”郑嘉诚解释道,与传统方法相比,无人机更加灵活和机动,将巡逻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不仅节省了警力,还提高了效率。
在今年的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上,“无人机+5G+指挥平台+建模软件”等技术效应叠加,为现场安保的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郑嘉诚说道,在晚会开始之前,他们运用无人机对场地周围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整个场地的模型放到指挥平台和指挥中心,以便指挥员和领导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现场情况,合理部署警力和资源。
空中平稳飞行的无人机是离不开地面上“飞手”的专业操作。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高明珠告诉记者,与民用无人机不同,警航的无人机一起飞,即带有可实现性和目的性,必须集中精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警用无人机“飞手”,至少需要积累两年的实战经验,驾驶技术、经验判断、心理素质,三者缺一不可。
通过发挥无人机信息收集与汇总、犯罪逃跑轨迹视频布控、抓捕现场图传建模等优势,如今警用无人机成为路面警力最佳辅助。“我们通过打通信息通道,将无人机作战融入110智慧指挥巡防体系,嵌入大数据指挥情报中心及视频专网,与车载警务终端、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相互配合,实现‘一张图’显现,满足调取查看多路现场画面回传需求,综合研判处置现场作业,与前端作业人员双向语音对讲,及时派发新指令和作业部署安排,为警务实战指挥调度提供强有力的警航力量支持。”高明珠说道。
☉本报记者 杨雨寒 文 本报记者 沈昊鹏 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