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全媒体记者李晨翀
扫码看视频
2月19日中午,三胜前街,肖建终于见到了他苦苦寻找的恩人——开封大哥明长山。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时。一见面,两个中年男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重庆到开封,1000多公里,最近十多年,肖建几乎每年都往返一次。今年,他甚至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除夕来到开封寻找明长山。
这是为什么?
背井离乡遭失败
古道热肠暖心窝
肖建今年44岁,明长山46岁,两人相识于2001年。当时,肖建从重庆来到郑州,创业失败后身无分文,在一家搬家公司打工。在这里,他认识了热心的开封大哥明长山。
“我居无定所,明大哥知道后,就让我跟着他吃、住。”肖建说。当时明长山也在打工,住在搬家公司附近的出租屋里,生活并不宽裕。“兄弟,你放心,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有你一口饭吃。”明长山经常这样宽慰肖建。
“我记得,每天早上明大哥都会叫我起床,带我去楼下吃烩面或者喝胡辣汤。就这样,我跟着他两个多月,连我回重庆的路费都是明大哥出的。”2月23日,已回到重庆的肖建在电话中几度哽咽。
“我们干的都是力气活,肖建当时比较瘦小,明显有些吃不消。平时搬家具,我都尽量帮他一把,自己抬大件,让他抬小件。当时我在搬家公司打两份工,既是司机又是搬运工,生活状况相对好一些。”2月23日,明长山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听说他创业失败的遭遇后我很同情,我一直觉得,人有难的时候,咱能帮一把是一把。”
跨越千里寻恩人
念念不忘终回响
回到家乡重庆后,肖建通过努力,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在他背井离乡、困难无助时帮助他的开封大哥。
最近十多年,肖建几乎每年都从重庆来到河南,辗转郑州、开封两地寻找明长山。但因为信息太少,一直未能找到。
今年,肖建甚至放弃与家人团聚,利用春节寻找恩人。“这些年,找开封大哥成了我念念不忘的心结。我想着,他就算是在外打工,春节总要回家,我这时候来,找到的几率更大。”肖建说。
除夕夜,肖建住在开封一家宾馆,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去过年,他却告诉家人“要找大哥”。肖建说,他联系了以前打工的那家搬家公司,也到印象中明长山提到的开封住址——马市街一带寻找,但都没有找到。无奈之下,他向媒体求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媒体的帮助下,2月19日,肖建终于见到了苦苦寻找的开封大哥。
助人为乐是本色
约定永远做亲人
“兄弟,这么多年没见,你过得咋样?”“谢谢哥,我现在相当好。”……肖建和明长山见面后,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明长山陪肖建在宾馆住下,促膝长谈至深夜。“第二天中午,我请肖建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他买了当天下午的返程车票,我就把他送到高铁站。”明长山说,肖建是懂得感恩的人,交谈中多次邀请他到重庆发展。因为妻儿、父母都在开封,明长山没有答应。
“我这些年一直在开封。之前跑运输,现在开出租车,虽然辛苦,但能够负担家人的生活。我明白肖建对我的情谊,但有很多家庭责任要承担,没办法去重庆。”明长山说,肖建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约定“永远做亲人”。
“帮助这个重庆老弟就是举手之劳,不值啥!”采访中,明长山说他就是个热心肠,身边朋友不管谁遇到困难,他都会帮一把。“有次在焦作,一辆车发生事故,司机被困在驾驶室里。我和其他路过的司机还有消防人员一起拉牵引绳,一点一点将变形的驾驶室拉开,最后成功解救了被困司机。”说起帮助别人的经历,明长山眼里闪着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