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浙江宣传丨浙东饮水当思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1 13:34:00 来源:杭州网

说起南水北调工程,可谓大名鼎鼎、尽人皆知。但你是否知道,在之江大地上有着浙江版的“南水北调”——浙东引水工程。

工程以杭州萧山为起点,引富春江水向东,翻越渡槽,穿行江河,轻抚过萧绍甬平原的人间繁华,最远流向舟山群岛。在过去10年里,工程累计引水50亿立方米,相当于向浙东地区输送了350多个西湖的水量。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博物馆考察时,还关切地询问起浙东引水工程的情况。这项工程,缘何让总书记如此牵挂?又为浙东地区带来了什么?

2005年12月30日下午,曹娥江河口的钱塘江畔工地上彩旗招展、气球飘扬,大型器械耸立,运输车辆整齐排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宣布“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开工”,并启动开工按钮。顿时,机械声隆隆轰鸣,礼花绽放,人群的欢呼声响彻云霄。自此,曹娥江大闸进入建设阶段,浙东引水工程由此启动。

提及浙江东部地区,人们脑海中定会浮现出江河波涌、小桥流水的画面,想当然地觉得是一个丰水宝地。那为何会需要引水呢?

现实并不如想象般美好,亘古至今浙东地区长期被缺水问题所困扰。“今年旱势连吴中,吾州乃独劳神龙”,陆游的这句诗记录了800多年前江浙一带连年遇旱的情形。1967年,《宁波地方志》记载,夏至日后连续132天未降雨,田地开裂、作物枯焦,工厂缺水停产,象山大塘千余人驾驶200艘船外出运水。

究竟是何原因,让“干旱缺水”的戏码在浙东地区频频上演?

症结一,“山-原-海”的特殊地形。“河流源短流急,少有滞蓄空间”,导致一旦下暴雨,洪水便呈肆虐之势,而如果遇上干旱,大地就会干枯甚至开裂。这就带来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虽然浙东地区地域面积不广,却会在同一时段出现这边抗洪那边抗旱的洪旱并存现象。因此,数千年来,引水治水一直是浙东文明演进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症结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浙江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水资源禀赋不匹配,这从数据中可窥一斑——经济繁荣的萧绍甬平原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2。

先天条件不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造成了“浙东缺水”的历史难题。上世纪60年代,有水利专家提出大胆设想:何不仿照南水北调,在浙江搞一个西水东调,把富春江水引向宁绍平原及舟山海岛。

但受客观因素所限,这个梦想几度搁置。直到40余年后,看似异想天开的“浙东引水梦”终于付诸现实。

开端还要从2003年说起。这一年,习近平同志亲赴浙东地区考察浙东引水工程规划路线,并实地踏勘曹娥江大闸闸址。

在此前漫长的30余年里,专家们从未停下求索的步伐。他们从富春江源头出发,用勘测仪刻画着流经区域的水网地质数据,整理追溯数十年的水文资料。大家一遍又一遍在图纸上推演计划的可行性和路线的科学性,为“水到底能不能引”吵得面红耳赤。

实地考察引水线路,踏勘工程选址,听取专家意见,经过深入调研,习近平同志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为解决浙东地区的缺水问题开出良方。2005年12月30日,引水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作为最先启动的项目,曹娥江大闸枢纽不仅是整个浙东引水工程的关键所在,更是最大困难所在。

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只需在河口建一大闸,就能从外江变为内河,如此,浙东地区就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内河系统,便于水资源调配。然而,曹娥江口在钱塘江的强涌潮区域,在此进行建设,不仅面临海水对工程的强腐蚀性,还要面对频繁的潮涌对建筑的极大破坏。

在建设中,难题接踵而来,但更多的人迎难而上。如80岁高龄的潘家铮院士回乡支援,有一次他刚动完手术便直奔施工现场,下到基坑,仔细检查钢筋混凝土底板的质量;顶尖专家团花费整整两年、画了五六千张图纸,研究出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其中一些在人类建闸史上是首创。

2008年12月,随着28扇闸门訇然落下,过往所有的洪水肆虐、赤地千里,缩映在潮水撞击闸门飞溅出的每一水滴之中,在曹娥江大闸前仓皇遁去。

此外,萧山枢纽、舟山大陆引水工程、钦寸水库、引曹南线相继开工……一代又一代浙江治水人,用辛勤和智慧缔造润泽大地的民生工程。2021年,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具化为现实。

浙东引水工程耗时18年,克服众多艰辛困难才得以建成。作为一项水资源配置工程,它以这样一些鲜明特征载入浙江的历史;投资规模最大,跨流域最多,跨区域最大,引调水线路最长。那么它之于浙东地区究竟有何重要意义,才值得如此付出?

一是为浙东地区解了“渴”。它打通了浙东地区水系的“任督二脉”,重构出一个较为理想状态的河湖水系。如今,这条323公里的“动脉”,多年来平均输送8.9亿立方米的富春江水,润泽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的1750多万人口。

如舟山群岛,过去“缺淡水”是一直困扰其发展的“心病”,在2003年大旱时,甚至要花费30元一吨从外运水,才能勉强保障居民饮用。而今“远水解了近渴”,只要拧开水龙头,经海底通渠而来的清水就“如约而至”。

二是守护了一方安澜。缺水为困,涝水亦灾。浙江伴海而生,台风常有,水患多发。在输送水源之余,浙东引水工程还起到了排洪防涝、安澜镇流的作用。

工程启用以来,经受住了台风考验,千百年来浙东沿海民谣所传“潮水一来心发跳”的情形,而今不再重现。比如2021年台风“烟花”侵袭之时,曹娥江大闸在连续9天内启闭闸门426次、排水10.5亿立方米,终换来下游城区无一进水受淹的圆满结局。

三是唤醒了水乡风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富春江水源源不断涌入,萧绍甬平原河网的流速大幅提升,河道水质也显著提升。可以说,浙东引水工程传递着生命的脉动,润泽着沿线生态,把水清岸绿的诗画江南形象冲刷得更加亮丽。

一江碧水过,美景入画来。由数据可见,工程沿线监控断面全面消灭了劣V类水,流经的伏龙湖、上林湖等60多个河流湖泊成为省市美丽河湖。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鉴湖湿地公园,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600多种鸟类。

四是促进了城市和产业发展。浙东的城市生于水、兴于水。得益于浙东引水工程,在曹娥江大闸建成后,茫茫海涂得以利用,绍兴的城市版图向北拓进了15公里。

水是工业的血液,工程为杭州湾一线的产业新城崛起提供了“鲜活血液”,像余姚西北部昔日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生态园,宁波前湾新区的智能汽车产业产值超千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印证着“浙江速度”。

既饮春江水,当思何处来。我们重温历史,从中追寻光芒,激发感恩之情,汲取前行的力量。如今,这宛如巨龙蜿蜒前行的浙东水脉,正奔腾向远方,于波浪翻涌间续写着时代华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1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一视点丨浙江日报记者手记:一枝一叶总关情
...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这是20日下午,习近平在绍兴市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2023-09-28 09:27:00
最美“枫”景 平安浙江丨共治生态警务,守护浙东运河好“枫”景
...记者 尚天宇)一条古运河,两岸皆人家。在浙江绍兴,浙东运河两岸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街区、古城等人文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同一座文旅富矿。飞檐挑角、青砖黛瓦、水网纵横交错……
2024-11-16 20:50:00
...转自:每日商报以艺术形式重拾运河记忆“从西兴出发”浙东运河文化周启动 未来将用影像讲好浙东运河和沿线古镇故事商报讯(通讯员 程远娟 记者 严佳炜)昨天,滨江之“运”——中国大
2024-06-22 06:30:00
浙江嵊州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推动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建设
...嵊州的山水吸引。12月13日,“相聚剡溪 续写诗路” 2022浙东唐诗之路系列活动在浙江嵊州开幕,该市启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发布了一批新的诗路文化成果和文旅产品。嵊州启动
2022-12-14 17:44:00
“诗酒趁年华”--“浙东唐诗之路”艺术嘉年华 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举行
...乐章、铿锵的青年朗诵尽显学生活力......这一切无一不是浙东唐诗之路旅播行圆满完成的最好体现。6月28日,由贵州茅台浙江省经销商联谊会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贵州茅台(集团
2024-07-01 11:20:00
十年巨变:山阴故水道升华为浙东运河文化园
...变化是,千年前开凿的山阴故水道,近十年间转身升华为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浙东运河古纤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与海上丝
2024-06-15 15:46:00
(年终特稿)运河观澜: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柱刻石、古亭,诉说着旧时记忆……时值寒冬,记者探访浙东运河文化园看见,运河两岸古今交织,映照出人们热气腾腾的新生活。浙东运河文化园一影。项菁 摄2023年步入倒计时,明年将迎
2023-12-30 07:54:00
浙东引水工程年度累计引水量创历史新高
...21日,记者从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获悉,截至12月20日,浙东引水工程年度累计引水量首次突破设计多年平均引水量8.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浙东引
2023-12-22 18:34:00
...化改革研究团队领衔的《“丝路航标”基于景感生态学的浙东沿海灯塔数字记忆建设研究》榜上有名。“为浙东沿海灯塔建立数字博物馆,以数字科技活化人类文化遗产,创新更多文化研读与传播方
2024-01-31 06: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