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一直在抄掠南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06:06: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一种说法是,宋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宋朝经济过度发达。由于宋朝经济非常发达,因此才引得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抄掠,也因此宋朝最终才灭亡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相关的史料记载,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因为看到了柳永写的《望海潮》里面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非常羡慕,于是率领大军南下侵略宋朝,想要把宋朝给吞并,获得宋朝的大好河山。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一直在抄掠南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辨别一下,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下侵略宋朝,是不是因为看到了柳永的词,羡慕南宋的“物华天宝”。

因为这件事只是记载在野史里面,因此,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判断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完颜亮南下,不仅仅是看到了这句词,或者说,就算是看到了这句词,这也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事实上,完颜亮之所以南下,是由于他通过政变,杀掉原先的皇帝,自己当了皇帝以后,猜忌别人,因此进行了残忍的宫廷厮杀,造成了整个朝廷的白色恐怖。再加上完颜亮本人荒淫乱政,不满他的朝臣越来越多,让他感觉危险随时随地就在身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方面他想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或许也想开辟一个新的生活天地。只有开辟了新的生活天地,他才能解除威胁。

最终,完颜亮遭遇了南宋虞允文的有力阻击,他不但没能解决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大,最终被部下给杀害。

不过,假设完颜亮最终获得了成功,把南宋给灭了,他会不会搬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地方来生活呢?

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一直在抄掠南方?

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我们就以辽国的耶律德光为例子来说明。当年耶律德光趁五代乱世,南下中原,把后晋给灭了。但是他并没有坐镇南方,而是很快就迁移到北方去了。在迁移回去的路上,因为内乱被害,所以后汉得以复国。再说忽必烈,他灭掉了南宋以后,也没有生活在中原地区和南方,而是北迁到北方生活。

事实上,虽然北方少数民族一直在抄掠南方,但是他们不到万不得已,其实是不会打的。为什么?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常常在南方稻熟时节或者麦熟使节,南下抄掠,抢割麦子和稻子。而他们也常常会遭到南方边关军队的沉重打击。也就是说,为了偷一点水稻活下来,很可能早上还欢蹦乱跳的,下午就变成了尸体。有时候被同伴抬回去,有时候就弃尸荒野了。

但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又不能不采用这个办法去抄掠。因为他们没有能种庄稼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地方,种不出庄稼了,也就只剩下抄掠这一步了。

但如果北方少数民族有了这样的地方,或者说有了有保障的粮食来源的话,他们就很少冒着生命危险南下抄掠了。

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一直在抄掠南方?

拿辽国来说。辽国当时一直大举进攻,一直打到澶州。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打,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宋朝试图把燕云十六州收回去。这个燕云十六州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生产庄稼的地方。一旦被夺了回去,他们就没粮食吃了。所以他们要大举进攻。不过,后来当他们和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确保了燕云十六州不丢失,并且宋朝还每年给予他们一定的钱粮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打了。实际上此后,辽宋基本上没有再打过仗,直到辽国被金国灭掉。

拿西夏来说。一开始西夏也和宋朝打个不停。但最终宋朝答应开放边境,开设榷场以后,西夏可以和宋朝做生意,买宋朝的粮食的时候,他们也不打了。

金国一开始虎视眈眈,打下了宋朝的一大片地盘,整个中原地区都落入了金国的手里。但是此后金国就没有继续打了,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没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也是让南宋在南边扎下了根。这是怎么回事呢?显然就是金国已经获得了中原地区一大片好河山,他们有地方种庄稼了,日子也过得比较舒心了,因此就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并不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宋朝富有,才打宋朝的。宋朝刚刚建国之初,他们就已经开始打了,而那时候宋朝还一穷二白。后来南宋最富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也没打。他们之所以打,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有稳定的生活。他们之所以不打,是因为生活安定,不想再去送死了。

宋朝最终之所以失败,其实是遇到了蒙古崛起。蒙古崛起,四处征伐土地,把全世界的土地变成他们的牧场,成了他们的一种信念。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蒙古人来说,打下南宋,其实是为了开发更多的牧场而已,并非因为南宋富裕。只不过忽必烈这个人有汉化意识,因此才没有把良田变牧场。但这已经是打下南宋以后的事情。

(参考资料:《新五代史》《宋史》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真铁骑横扫天下:揭秘金国六大猛将的英勇事迹
女真族原本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不算大的少数民族,公元1115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立国,国号大金,而后经过10年的时间在1125年灭掉大
2024-02-09 05:49:00
金国的建立统一北方,推动了民族融合
...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有过胜利,有过战败,但是宋朝面对少数民族的时候,还要给他们物资,所以导致宋朝的地位也是很低的。▲辽朝 而多年欺压宋朝的游牧民族就是辽国,辽国成为一个国家之
2023-07-13 14:11:00
宋朝为何能在强国林立中坚持三百年?
...了一个均势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汉族王朝和少数民族王朝对峙,都是在少数民族占领中原的情况下,汉族王朝在南方与之相持;而辽国,则是第一个在漠北建立政权,并且得到中原王朝
2023-12-14 16:11:00
辽金双雄:两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史
辽国,又称辽朝、大契丹国、大辽,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割据政权。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开始任用汉人,并采纳汉人建议,进行汉制改革。耶律阿保机的改革措
2023-09-07 21:31:00
呼延庆:从逃亡者到北宋英雄
...渐高。仁宗见呼延庆政绩卓著,决定重用他来处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外交事务。1122年,仁宗任命呼延庆为杂滑郎中兼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又晋升他为签书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处理对外关系的最
2023-09-19 06:40:00
清王朝为何并不以清朝为正统,而是维持宋朝的正统地位
...断一个政权在历史序列之是否存在的标准。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王朝正统之上十分重视,所以努力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质,雍正皇帝就曾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来阐述自己皇位和清王朝的正
2024-05-30 19:08:00
造成宋朝靖康之耻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本质上是谁呢
...朝代,然而所有的一切在女真人崛起后发生了改变。这个少数民族中的领袖完颜阿骨打是个狠角色,他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后成立金国而后大举反辽。当时的辽国尽管内部统治很腐败且无多大的作战能
2024-05-14 09:18:00
我国历史上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哪些省份?你知道吗?
...辉煌历史画上了句号。【辽国和金国的疆域】聊完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史,轮到谈谈它们的疆域了。辽国,华北大部都是它的领地,疆域辽阔,横跨京津,甚至伸入蒙古腹地。这片土地,易守
2024-09-11 14:10:00
辽国和金国在我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丹青铭记
...与金国都是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重要的封建王朝,均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国祚延续时期,也都积极学习和推行汉制,加强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少数民族与
2023-01-27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