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为防中方先动手,美拿着协议找上门,忽悠瘸苏联的招术,我们不签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2-14 17:00:00 来源:立马观花

近日,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传出消息,称美国内部正在商讨,如何与中国签署相互通报发射导弹协议。这名官员还透露,美国希望明年能与中国进行军控谈判,准备到时候顺势向中国提出这一要求。

其实在今年中美元首会晤之前,中美就罕见举行了一次军控与防扩散磋商。白宫方面认为,在当前局势复杂的背景下,发射通报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此外,美国还拿俄罗斯做对比,称中俄之间签署了上述协议后就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美国口中的这个协议,指的是中俄在2009年签署的,关于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该协议原本将于2020年到期,之后双方又往后延期了十年。所以美国单方面认为,中俄之间这种建立互信的方式对美国同样适用。

【中美会谈】

为防中方先动手,美拿着协议找上门,忽悠瘸苏联的招术,我们不签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8年冷战期间,美国就曾忽悠和苏联签署了这一协议,规定两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时候,必须要先让对方知道,以此来表明接下来的导弹发射不是核打击。

也正是因为这份协议,现在美俄之间的关系虽然因为俄乌冲突而严重恶化,但俄罗斯还是得履行协议,在进行此类导弹发射实验时提前通知美国。就像是两个邻居之间约定,如果要在自己的院子里放炮,就要提前告诉对方,这样对方就不会以为是被攻击,也不会报警或反击。

但当时,美苏两国处于被核战争笼罩的冷战时期,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防止误判,尤其是为防止互相摧毁乃至毁灭世界,才签署了这个协议。但根本原因,还是美国想要限制苏联核武器的发展,刚开始苏联一直是拒绝的,奈何还是没有顶住美国的忽悠。

【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中导条约】

为防中方先动手,美拿着协议找上门,忽悠瘸苏联的招术,我们不签

有了这个协议,美国就能趁机获取苏联的军事情报,了解苏联的导弹数量、性能、部署等情况。所以,美国现在故伎重施,表面上来看,是打着防止误判的旗号,但真正目的可能是为了限制和约束中国,毕竟现在挑事的是美国,而不是我们。

此外,美国在我们这里,现在可以说毫无信用可言,即便是签署了协议,难保美国不会有撕毁协议的一天,这一点我将分四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在之前中美元首会晤期间,拜登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反对中国的统一进程。但是还没过了两天,美国就推翻了自己的承诺,表示会继续武装台湾,而这也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也留了一手,面对美国几次三番想要恢复军事对话的请求,我们时至今日都没有点头。包括前几天,白宫发言人柯比还在公开场合再次催促,希望两国军队高级领导人和指挥官能够恢复沟通,来消除两国诸多分歧。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左)会见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为防中方先动手,美拿着协议找上门,忽悠瘸苏联的招术,我们不签

美国之所以这般急迫,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军方的高层领导,现在非常清楚中美两军之间的联系很差,没有好好沟通,万一发生了什么小摩擦,就可能引起大麻烦,甚至打起来;另一方面,美国除了在台海继续发力以外,在南海的军力部署和军事行动也在逐步升级,包括加快寻求在菲律宾建设新基地,以及试图与越南就使用岘港、金兰湾等沿海军事设施达成谅解。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必须给自己找条保险杠,以防将中国激怒后还有回旋余地,而这次提出的相互通报发射导弹协议,其实就是美国给自己找的后路。

其次,从美国自身来说,本来就是核武器大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核弹头,但是美国曾经一言不合就退出了《中导合约》和《伊核协议》,并且拒绝与俄罗斯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合约》,并组建以共享核技术为目的的“奥库斯”联盟。这些做法无疑是在为全球核扩散添油加火,破坏了全球军控体系的基石,加剧了中国对美国的不信任。

【美国发射中程陆基导弹 】

为防中方先动手,美拿着协议找上门,忽悠瘸苏联的招术,我们不签

同时,美国还一直炒作“中国核威胁”,称通过卫星看到中国的导弹发射井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同时臆测中方的核弹头数量达到了500多枚,还说到2030年这个数字会再翻一番。其目的,就是抹黑中国的核战略,施压中国加入核军控谈判,同时为自己的核武器升级做舆论铺垫,以便合理增加国防预算。

最后,美国前阵子也说了,明年要在亚太部署陆基中导弹,这也是美国自冷战后首次部署此类武器。同时,美国太平洋陆军发言人菲利普斯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这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威慑能力。在明知美国来势汹汹的前提下,我们如果答应和美国互相通知导弹发射,岂不是中了美国的计,毕竟我们不会说话不算数,但是美国就说不准了。

事实上,即便美国不做要求,中国在军控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也是非常坚定的,我们也愿意为全球军控做贡献。反而是美国想着继续挑衅中国心里发虚,害怕中国先动手,才想用一份“约束不到自己”的协议来束缚中国的手脚。美国有这个忽悠中国的时间,不如自己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单方面的施压带不来和平,希望美国能懂得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8: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菲高官叫嚣要让中国“夜不能寐”,这次还真不能小视
...是不知道部署“堤丰”导弹系统的危险性。要知道,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中导系统,可以引发了差点毁灭世界古巴导弹危机。依现在的国际氛围,虽然暂时还不至于发生那种级别的冲突,但小马科斯
2024-09-24 15:02:00
美导弹一旦竖起,解放军5分钟摧毁,俄方警告美国,别在亚太乱来
...中导,会引来俄罗斯的震怒呢?这就要回到早年间美国与苏联达成并签署的《中导条约》上了,该条约禁止美国和苏联拥有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地面发射中程弹道和巡航导弹。在苏联
2024-05-08 10:56:00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后,中国古巴宣布“命运共同体”
...第一时间会想起美苏争霸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当年苏联将导弹秘密运往古巴,直接让美国“炸毛”,双方一度剑拔弩张险些发生核战争,虽然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对古巴发动了一轮
2024-04-22 09:50:00
美军下挑战书,导弹将堵在中国家门口,中方强援已到,俄随时报复
...,即1987年,美苏达成《中导条约》,该条约禁止美国和苏联拥有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地面发射中程弹道和巡航导弹。 通过此次弗林的言论不难看出,美国已经是下定决心要
2024-04-13 17:06:00
中方两路人马,分别去了越南朝鲜,对美方亮红线,行动比谈判管用
...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发了一场重要事件。苏联为了寻求战略平衡,于是在古巴部署了导弹,使得人类在13天内险些陷入因为核战争而毁灭的边缘。尽管这次危机的主要对抗双方是美
2023-09-07 17:12:00
中美刚达成共识,美导弹对准中国,中方反制,让美不敢先“开枪”
...对中国时,自觉实力不足的表现,因此想把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那一套,用到中国身上。【美国试图发起一场新的冷战】当美国还陷在往日的胜利中不可自拔时,中国早已开辟了新的路线,现在的中
2024-04-12 21:30:00
美国被曝正考虑与中国建立导弹发射通报机制,与中俄协定类似
...就美国提议的细节发表评论,但他认为,美国和俄罗斯(苏联时期签署生效)之间类似的双边协议《弹道导弹发射通知协议》(Ballistic Missile Launch Notification Agreement)
2023-12-11 17:23:00
中方披露俄乌关键信息:俄方没要中国武器,中方可为乌克兰担保
...武器的消息,例如前段时间,乌克兰军队发现了一枚X-55苏联导弹的残骸,单单就着残骸弹头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表示俄罗斯空军精准打击弹药已经消耗殆尽,不得不把苏联时期的核巡航导弹
2022-12-16 14:25:00
战斧导弹打帐篷,胡塞快速消耗美军库存,帮中方打乱美方的布局?
...此厉害,一方面是因为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最大的敌人苏联消失了,导致它们尽享“和平红利”,“放马南山”多年。而美国在最近二十年主要在打治安战,不需要太多重武器。另一方面是以美国
2024-01-24 11:32: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