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战”在一起更有战斗力
■杨钊
●今天密切官兵关系,也需要官兵“战”在一起,在同吃苦、共患难中巩固战友情谊
官兵一致是我军优良传统,它既表现在平常时候,官兵能够站在一起;又体现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官兵能够“战”在一起。战争年代,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我军之所以能排除万难战无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兵始终“战”在一起,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从而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今天密切官兵关系,也需要官兵“战”在一起,在同吃苦、共患难中巩固战友情谊。
“战”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把自己的生死托付给战友,因而没有高度信任,是很难与战友做到生死与共的。干部要信任战士,多给任务,如此才能充分激发战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战士要信任干部,认可他们的能力和判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只有彼此间做到完全信任,才能“战”在一起,把自己的后背放心交给战友。战友之间的高度信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对方能力的信服,毕竟很多时候,“战”在一起会面临困难挑战,甚至关乎生死存亡。这就需要官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在日积月累中练就默契的配合。如此,在关键时候才能“战”在一起,争取胜利。
战争年代,革命军人在行军路上,你帮我扛枪,我帮你背包;供给困难时,一口干粮你递给我、我让给你;危急关头,你为我掩护,我为你殿后……团结友爱的战友情、密切的内部关系,能够催生“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俱死”的热血情怀,形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战斗合力。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战友情都是将广大官兵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官兵之间关系没有从前那么密切,彼此甚至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这对战斗力生成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摆脱这一现象。干部要主动与战士在训练中、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一起摸爬滚打,经历考验、互帮互助、共同担苦担难,才能拉近彼此距离,建立亲如兄弟的感情,保证官兵坚定“战”在一起,形成强大战斗力。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战”在一起,需要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跟我上”还是“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在一场战斗打响前,王震在作战前动员时,立了一口棺材,挥拳誓师:“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有了干部的身先士卒、英勇冲锋,战士们才能不惧生死、一往无前。在大生产运动中,为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陈云带头到处收集肥料,在他的带动下,各部门积极开展积肥工作,为春耕播种做了充分准备。历史和现实表明,“战”在一起,离不开干部身先士卒。试想,如果干部只发号施令不带头干事,部属怎会愿意跟着他干?这样的部队就如同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强大战斗力。无论做什么工作,干部都要坚持站排头、当先锋,只有给部属立好样子,才能凝聚兵心士气,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战胜艰难险阻,夺取最终胜利。
(作者单位:31690部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