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艾灸40分钟视力提升一排,20次中医推拿视力恢复正常
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
不断收割家长的近视焦虑

一儿童在测视力 图源视觉中国

艾灸现场 受访者供图
“真性近视逆转,彻底康复,摘掉眼镜!”“100%提升视力,让天下没有近视的孩子!”“双眼清晰,视力改善,惊喜不断!”……近些年,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普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迎合家长防控近视的急切心态和焦虑情绪,市场上打着“近视克星”旗号的产品层出不穷。
脉冲按摩、中医针灸、护目仪、近视贴、智能训练仪……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中,不乏价格高昂者。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家长抱有一线希望,带着孩子四处体验。
已经近视还能恢复吗?能“救眼”的网红产品靠谱吗?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晋秀明表示,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没有被明确证实存在能“治愈近视”的相关手段。“市场上的不良商家正利用了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贩卖某一概念来向公众收取‘智商税’。”
泛滥的“救眼神器”
“听朋友介绍说他们家女儿做了很有效果,可以提升裸眼视力,所以我也去了解了一下。”今年3月,刘黎(化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近视的儿子踏进了一家宣称可以“提升裸眼视力”的视力保健机构。
店内的墙上挂着价目表:裸眼视力300~450度,价格5980元;裸眼视力450~600度,价格7980元;650度以上,需定制,价格更高。店家表示,该价格包括使用按摩、脑波仪、反转镜等多种仪器的费用。此外,配合眼部针灸治疗还需额外付费,10次398元,30次998元。
工作人员推荐时声称,每个来训练的孩子都提升了裸眼视力,训练需要长期做才能维持效果,就像保养,每周都要去一两次。
“训练”的过程就是按摩加艾灸,艾灸的时候要带个脑波仪,“训练者”观看仪器屏幕里播放的动画片,整个过程大概是30~40分钟。“当时所有流程结束,我儿子又测了一遍视力,发现往下走了一排。”
刘黎告诉记者,体验过后,她最终并没有购买服务套餐,“因为后来发现视力又变回去了,感觉是骗人的,价格还这么贵。”
当前的近视防控市场上,这类宣传并不在少数。比如,为期一年的“视力训练专项卡”需16800元;号称“视力可恢复正常”的20次中医推拿按摩标价8880元;智能训练仪租用45天2980元,还需额外交5000元租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号称可以治疗近视的“神器”主要有以下几类: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近视护目仪、智能训练仪等器械;护眼膏、近视贴等产品。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救眼神器”,不少家长像刘黎一样纠结:到底有没有用?要不要试一试?
其实,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你问我答”栏目曾明确回复:真性近视是不能通过仪器、训练等方式恢复的。仪器训练使视力提高的原因可能只是心理物理的反应变化;或者仅通过训练提高裸眼视力,屈光度数并没有改变,也无法阻止近视度数的迅速发展。
神效背后的“小动作”
为了让顾客感受到短期“提升”视力的假象,在这些“救眼神器”背后,某些不良商家会使出一系列糊弄顾客的小伎俩,比如:悄悄改变体验前后测视力的站立距离,默默调整测试前后室内光线,在一旁用精美话术不断“洗脑”顾客……
晋秀明分析,即使没有这些“小动作”,用户在体验的环境下,眼睛疲劳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但从近视的原理来看,眼轴长度和眼球弧度都不可能通过针灸按摩或仪器训练马上改变,最多只能缓解眼部疲劳。”
至于一些外观类似望远镜的智能训练仪,在晋秀明看来,原理也禁不起推敲:我们的眼睛真正随物体移动时,可以起到放松调节作用。这类产品屏幕上的景象虽然有远有近,但其实是3D视觉造成的效果,“难道我们指望一场3D或4D电影来防控近视吗?”
各类“救眼神器”大行其道,其中哺光仪成为近视防控市场上的宠儿。记者调查时发现,某哺光仪商家称,使用后97%的人能够控制近视度数不再增长,其中视力有回退好转的人占60%以上。实际上,哺光仪一直颇受争议,尤其是在安全性这一问题上。晋秀明也表示,“还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其长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记者还发现,市场上各类“救眼神器”的广告语往往带有“神药疗效”、“包治根治”、“度数修复”等字眼。业内人士指出,这涉及虚假宣传。
早在2019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称,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不容忽视的“近视焦虑”
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我国目前总体近视率已呈现出低龄高发态势。
“家长们的‘近视焦虑’明显提前了。”晋秀明表示,以往家长们都担心孩子近不近视、加深得快不快,现在还没近视就开始焦虑,“不少仅六七岁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医院,询问视力储备还剩多少、眼轴是多少。”
晋秀明介绍,儿童出生后眼球会处于远视屈光状态,这种屈光状态的多少,就是视力储备值,视力储备可以抵挡近视的发生,“一般刚出生的小孩子有一两百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储备值会逐渐降低至0度。”
在晋秀明看来,当前近视防控市场上“神器”五花八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等各种客观因素,近视人群确实变多了;另一方面,家长们防控近视的急切心态和焦虑情绪,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此同时,企业利用家长的焦虑,试图从中分一杯羹,通过卖概念或卖噱头,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
那么,在市场“劣币”之下,真正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有哪些呢?
“毫无疑问,从书本或屏幕中解放出来,多做户外运动是最好的防控手段,可以有效帮助缓解眼疲劳,扩散视野。”晋秀明也表示,如果近视的确已经发生,也有一些干预措施,目前公认比较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使用周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和阿托品滴眼液等产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来选择,控制度数不要进一步加深,发展成高度近视。
“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治愈’近视,只是控制。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测和专业咨询。”晋秀明强调,家长们不要因为过度焦虑,而被一些“小作坊”给忽悠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