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史上最强汽车降价潮来袭:宝马均降10万以上 明年会更猛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2-19 09:25:00 来源:远光灯

腾讯新闻《远光灯》 作者 张小珺

虽有16家车企联名签《承诺书》,但在生存危机面前,车企们可顾不得什么承诺了。

2023年底,中国车企连带着他们的经销商,掀起一轮凶悍的降价潮。不管是降价幅度还是所波及企业的范围,都达到今年之最。

作者在北京蓝色港湾的门店走访发现,不管是国产品牌华为(与奇瑞、赛力斯的合作车型)、蔚来,还是德国品牌宝马,都在推出今年以来最大力度的优惠策略。降价达到今年高潮。

华为策略以赠送选装为主,可视为间接降价行为。以华为与奇瑞合作的轿跑智界S7为例,该车型上个月刚上市,虽车价不减,但会送5.5万元选装;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SUV问界M7,如果是京牌会减1万元现金,送2.7万元选装(非京牌不减现金)。销售人员称,价格优惠力度比今年任何时候都大。

“(汽车行业)都这样。”上述销售人员说,“我们现在都在卖库存车了。”据他介绍,如果现在定车,定的大概率是今年8月至10月生产的2023款车型;2023款车在11月至12月已不生产,现在生产也是为明年24款做储备。所以,2023款车必须要在今年底卖完,否则“跨年就变老款了”。

宝马的降价策略最直接、也最激进——每款车型至少降10万元不止,SUV车型甚至降25万之多。以在现场展示的宝马i4为例,原价含选装约47万,优惠完约36万;宝马i3原价约35万,优惠完约21万——每款车型至少便宜十万元。SUV力度更大,直接降幅约25万。

这是一家宝马的半直营店,现场人员称,进口车今年上半年原本没什么优惠,但7月至8月突然开始降价。原因很直接——“为了多卖。”他说,一来是,明年进口车要交购置税;二来是iX、i4、i7这几款车在欧美卖得不错,但在中国销量极不理想,年中时主机厂下达销量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必须降价卖。”

史上最强汽车降价潮来袭:宝马均降10万以上 明年会更猛

蔚来降价幅度最小,现车减8000元。“年底算优惠比较大了。”一名现场销售说。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1月以来至少有15家-20家车企参与到新一轮价格战中。他们的降价手段不一,有的是官方调整主导价,有的通过促销,给消费者各种各样的置换补贴、上牌补贴或金融补贴等。

而相比今年上半年价格战,年底价格战的成因、特征和力度都有显著不同。

更凶猛、却更悄无声息的价格战

“年底价格战比上半年打得更激烈。”汽车垂直媒体有车以后联合创始人陈强谈到。有车以后有汽车销售业务,他对各家车企的价格十分敏锐。

据他观察,这次价格战首先是参与选手改变了。“上半年降价的,主要是比较早扛不住的,比如传统合资品牌(东风雪铁龙、上汽通用)。”陈强说,年底这次有很大不同,即便是被认为销量坚挺的理想汽车也加入了价格战,而且降价幅度不低(终端实际成交价最高优惠接近3万元)。

“市场更卷了,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他说道。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亚太汽车与工业品业务主管张君毅说,这次的“降价风”并不光是小企业推动,很多大企业也推波助澜,如比亚迪的大范围降价。“因为它要冲货,年底要突破300万台年度销售目标。明年会有更大压力。”

在他看来,大企业更具有降价的底气。“反而是一些初创企业,有销量压力,但由于亏不起,在价格上动作不是这么大。”这意味着,想要降更多价、卖更多车,需要有经营底盘做支撑——不是想降就降。

张君毅进一步称,车企们的另一重隐形压力在于,明年部分地区有可能会出台牌照管理新政,这会引起市场震荡,所以车企们更希望能尽快出货。“像上海这些地区,交通道路容量和承载有限,或许今后可能一个人只能有一张牌照,无论绿牌还是蓝牌,这类可能存在的政策调整,对于销售端有压力。所以,大家趁着今年底、明年初清货。”

最新消息显示,12月15日晚《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发布,对新能源车牌继续免费发放支持,但申请门槛有所提高——要求个人名下“既无新能源车,也无燃油车(沪C号段车辆除外)”。这意味着上海新能源车牌照政策有所收紧。

陈强则称,事实上,车企年底降价是惯例,往年也差不多是这样的节奏。一来,金九银十以后进入汽车销售旺季,正是消费热情上涨之时;二来,各家企业都要在年底冲销售任务。然而,今年又极为特殊。

“大家体感很不一样。”前几年受制于疫情和流动性限制,各车企制定年度销售目标时趋于理性,所以价格战打不起来;今年初所有人的预期是反弹,于是制定目标激进;然而,到10月份很多主机厂发现销量未达预期,为了完成指标必须加码降价,这导致“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战打起来了”。

据他观察,上半年是以主机厂为主导的降价潮,目的是为了清理积压库存;而年底的这轮价格战是从经销商网络开始,“经销商五花八门地降”,然后甚至悄无声息地蔓延至主机厂,导致有些主机厂或直营店直接官降。

他形容称,上半年更像是一场“运动式的降价”,“突然有人开枪,你不表态就吃亏了”。年底看似不如年初激烈和叫嚣声量大,更安静,但实际幅度更大——这次降价更像传染,从个别经销商开始,直到传染到整个市场进行价格下探。

“年底任务压力大,销售老总现在不把子弹都打出去,再等下去,位置都换成别人了。”一位出行行业对销售和市场尤其资深的人士道。

相比之前的降价以出清尾货为目标,这次降价潮涉及许多新车型。吉利和百度合资生产的极越汽车,刚上市两个月就宣布全系直降3万元。

“上半年降价,大家对市场还有信心,降价幅度相对有限、保守,主要对滞销车型进行处理;而下半年的降价,无论滞销不滞销,哪怕新车型都开始了——很多企业并没有完成年初的销量计划。”张君毅称。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要上桌和要出牌的对手、可预期的更强劲的竞争压力,也是本轮降价潮根源之一。

今年12月到明年1月,包括小米汽车、理想MEGA等大量新车要上市。“这些车出来之前,如果你是它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先降价。”一位与多家主机厂打交道的人士分析道,“他们要把徘徊、犹豫的消费者抢过来。先出手、先抢人。不会等着别人出招。”否则战场上,你会陷入被动。

这也将压力传导至小米汽车等要上市的新车型上。他们需要更谨慎地定价并制定销售策略,“不能过于自信”。

在年度业绩、政策收紧、更强的敌人甚至生存危机面前,降价又一次成为众多主机厂的共同选择。

“降价的幅度和降价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张君毅这样说。

失效的调停

价格战是2023年中国车企的最大话题之一。早在今年初,特斯拉降价就间接引发一轮中国汽车大规模价格战。

虽然特斯拉有示范作用,但根源并非特斯拉降价。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称,其根源之一是,汽车厂商扩大供给与消费者真实需求之间的错配。

一开始,各车企对于2023开年销量预期很高;同时,这些年车企对智能化、电动化在研发等各方面投入加大,所以他们更急迫地期待短期销量能拉升经营业绩。然而,中国汽车总销量维持在2300万台到2500万台,每年3-4%左右平稳增长,总量无大幅拉升。这导致,车企预期与消费需求存在错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产业降价信号不断,对消费者的信心恢复没起到正向刺激,反而让消费者退后一步,抱持币观望的态度。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车企与消费者心理的一场拉锯战。

陈强观察到,一开始车企们预期特别高,制定了激进的销售策略。“所有人摩拳擦掌,结果发现不大对劲。”他说,“先是特斯拉打了一枪,接着雪铁龙直接把价格‘踩在地上’,这引发一轮恐慌,大家开启踩踏式降价。”

不可否认的是,这波降价风波背后有其内在动因。“这些车企本来也想降,特斯拉、雪铁龙刚好代表两种类型,车企都找到了榜样和标杆,所以跟着降价。”但最后,大家悲观地发现,“降了也卖不动,降了也是白降”。

更糟糕的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平衡被打破,更多消费者持币观望。

这时,市场亟需一位“中间人”调停,让降价风波得到阶段性缓和,进而收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是站了出来。

今年7月,在中汽协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签署《承诺书》的车企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重汽、奇瑞、江淮、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和特斯拉。

此举被认为是由中汽协牵头,令车企协商避免恶性降价——《承诺书》似乎宣告了上半年的价格战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消费者信心稍一见好,火药味就又燃起来。

特别是到今年四季度,各家车企掌门人旋即开始担忧年度业绩如何达成。很快,调停宣告失效。新一轮降价潮又打响了。

“这个没有用。这是企业行为,企业要生存,不占市场占有率就做不下去。”一位汽车行业有二十年从业经历的资深人士说,“明年如果市场不好,大家还会硬撑。大家都在抢份额,抢生存机会。如果你的量大了,还能融资获得资金资源;如果没有量,根本就没生存机会。”

汽车产业价格战打得如此猛烈,有其产业特殊性——首先,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足够长;其次,汽车产业属于竞争性行业,非垄断性,打起价格战呈现市场化特征;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波及面甚广,各个地方政府、银行、资本与投资人都充当车企背后的推手与弹药库。

“汽车销量不起来,可能引发各种地方财政、就业等危机。”上述汽车行业人士说道,这导致,所有人都在拼命往里扔弹药。

2024年:流血战斗的关键时刻

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曾在广州车展上称,明年20万以上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接近55%,总量约400万辆,这意味着2024年会是汽车市场重要的拐点,将从早期大众进入到晚期大众阶段。

他认为,这一阶段过渡的巨大挑战在于,是不是头部品牌至关重要。如果不是头部品牌,消费者不会考虑你。而且,这将不仅是新能源头部和燃油车头部品牌之间的比较,对晚期大众,它会把所有在同一价格区间的品牌放在一起,判断谁或哪几家是首选。

刘杰谈到,2023到2025年这三年,是整个行业最关键的淘汰赛,甚至淘汰赛还有持续提前的趋势——以前行业普遍认为电动的渗透和智能的渗透会是两轮淘汰赛,现在发现会合成一轮。电动化的渗透里有物理、化学要素,但智能化的渗透是软件,速度会比电池技术、电动技术更快。

“这三年就是淘汰赛的竞争,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高枕无忧,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绝对领先和安全。”他说,可能到明年年底,哪几家企业能最终留在牌桌上会初见分晓。

明年还会更大幅度继续降价吗?张君毅对2024年的市场预期是,明年一二月份要看看市场是不是企稳,如果市场不企稳,春节以后到车展前后一定会有大促。“除非所有人都协同不降价,但大概率不太可能吧。”

令人不安的是,虽然今年车企价格接连下探,却没有带来销量的剧烈反弹。对于价格和销量敏感的陈强说:“今年雪铁龙宣布以后,热闹了一波,很短提升了购车热情,随后就陷入到了持币待购的状态。年底旺季在终端正常拉了一些提升,但没有出现很大震荡。”

他也认为,明年价格战可能会更激烈。“明年车也多,将进入淘汰赛更激烈的时期,是决定生与死的时候——不管是搅局者还是希望进一步奠定自己地位的企业,他们都到了流血战斗的关键时刻。”没有人能保证拿到船票,没有人敢松懈。

即将出牌的敌人、激进的年度目标、或有变化的政策、清尾货压力,甚至还有销售老大的屁股,以及生与死的威胁——都让本轮降价潮的幅度和所波及广度达到空前。

然而,就在所有人流血卖车之时,特斯拉却反向操作,近期宣布涨价。行业人士认为,这符合特斯拉的做派——相比关注竞争对手动态,他们更关注自身的产能与节奏。

可以预见的是,和任何历史上的版图之争一样,一番诸侯混战以后,最终形成几大诸侯,“你打不死我、我打不死你”,市场才会进入稳态。

“好戏还在后头。”陈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2:46: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来”的降价,让本就“草木皆兵”的汽车圈迅速笼罩在“价格战”的紧张氛围中。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打响“价格战”第一枪的正是特斯拉
2024-01-24 16:31:00
价格战“牢笼”,困得住宝马吗?
...道称,宝马因为在7月涨价后销量下滑,如今正重新启动价格战,逐步下调旗下车型售价,以期在2024年完成销量目标。据悉
2024-09-26 21:44:00
...出新电动汽车车型的紧迫性。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发起的价格战也加大了压力。宝马CEO奥利弗·齐普瑟上周六在慕尼黑对记者表示,宝马在中国的业务规模正在扩张,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并
2023-09-04 11:02:00
当奔驰宝马抱团,特斯拉涨价,国内汽车价格战要结束了?
...锂的价格一度迫近60万元/吨。谁还记得在今年年初,拉开价格战序幕的,正是特斯拉。那么,现状真的是比亚迪在降价,特斯拉在涨价吗?除了比亚迪之外,其它国产新能源车的动作又如何呢?
2023-12-05 12:59:00
突然间,资本抛弃车企了?
上半年,汽车行业经历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后,7月宝马率先宣布退出“价格战”,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此后奥迪、奔驰等品牌车企传出选择跟进。白热化竞争下,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一的中国
2024-07-25 07:20:00
BBA销量被理想全面反超,宝马销量垫底,价格战不打不行
...AITO问界也贡献了0.73万辆的销量。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出价格战后,宝马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并已经从BBA(指奔驰、宝马、奥迪)的第一名跌至垫底位置。可能是受到销量压力的影
2024-09-24 21:05:00
理想汽车CEO李想:勇于挑战奔驰、宝马、奥迪,却不敢喷华为
...理想春季媒体沟通会上,李想在被问及特斯拉主动打响“价格战”时表示:今年压力比较大,特斯拉为首的头部车企打起了价格战,让行业措手不及。降价不一定能提升销量,但是可以打击别人。他
2024-02-11 19:51:00
车企血拼,谁能扛住价格战?
以单车毛利衡量车企价格战的抗压力:特斯拉、北京奔驰、宝马弹药最足,比亚迪、东风汽车尚可一战,新势力中的赛力斯、零跑最危险文|刘丁编辑|尹路2023年3月爆发的这场车市价格战,其波
2023-03-15 17:52:00
二手电动车在美国市场失宠!消费者和车企发生哪些变化?
...额外溢价。新车电池技术和续航里程的提升、电动车行业价格战以及相关基础设施仍处在早期阶段,都是消费者回归理性的原因。美国二手电动车溢价急转而下根据汽车研究公司iSeeCars对
2024-06-25 09:2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
漫游广州 | 解码近代羊城的城市说明书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起一系列重要城市地标,承载着近代广州重要的城市记忆,更见证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2025-11-05 10:46:00
漫游广州 | 读懂2200多年的“老羊城”,走这1.6公里
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孕育了三条城市中轴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其中,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
2025-11-05 10:46:00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