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15岁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却慷慨赴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4:43:00 来源:戏说三国

1947年1月,八路军给云周西村传来消息:“大家赶紧躲一躲,国民党的军队马上就要攻过来了。”

村民们一听,立马慌了,赶紧回家收拾东西进行转移。

原本可以提前转移的刘胡兰却留了下来,因为她觉得自己熟悉村里地形,又是革命干部,就必须要先帮助村民们撤离才放心。

可等她忙完准备回家收拾东西离开时,国民党的军队就将整个村子围起来了,并将未来得及撤离的人都带到了村里的大庙前。

刘胡兰的继母胡文秀看着情况不妙,立马叮嘱她去邻居嫂子家躲一躲。刘胡兰不放心继母,拒绝了她的提议。

但在继母胡文秀的坚持下,刘胡兰还是来到了嫂子家。

可刘胡兰来了才发现嫂子家早就躲了好几位没来得及撤离的村民。眼见此处躲藏的人太多,太容易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刘胡兰就放弃了躲藏,主动来到了村里的大庙前。

本来年纪不大的她混在人群里不会那么容易发现,可没想到村里却出现了叛徒,不仅指认了刘胡兰,还指认了另外六名同志,说他们经常给八路军传情报、送物资。

为了从他们嘴里得到关于八路军的信息,敌军对他们进行了严刑拷打,但他们都挺了下来,咬紧牙关不泄露任何关于八路军的消息。

敌军愤怒之下,先将其他六名同志残忍杀害,因为他觉得刘胡兰年纪小,定然经受不住这些,最后肯定会因为害怕死亡向他们吐露八路军的情报。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刘胡兰丝毫不惧,反而慷慨赴死。

就这样,15岁的刘胡兰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死前,她的眼神坚定,面对血淋淋的铡刀没有感到丁点害怕。她也没有仗着自己年纪小,用情报换取生的机会。她始终记得自己成为候补党员时的宣誓:“坚决革命到底!不怕牺牲!绝不向敌人屈服!”

很快,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消息就传开了,就连毛主席听完她的故事后也十分动容。他沉默许久,然后提笔写下了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此来表达对刘胡兰的敬佩。

回顾她短暂的人生,的确是对得起这八个字的。

刘胡兰,山西人,1932年出生。她是家中长女,母亲病逝后,继母胡文秀进门后又给她添了几个弟弟妹妹。

胡文秀虽然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但对这个继女也很是疼爱,这种疼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也体现在对刘胡兰的思想教育上。可以说,革命种子就是在这时种下的。

十岁那年,刘胡兰主动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带领着村里的小伙伴干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放哨、跑腿、传递情报。与此同时,她还会帮着继母胡文秀整理资料,这些更是加深她对革命的理解。

别看刘胡兰当时年纪小,胆子却是孩子里最大的,大人都不敢轻易去的前线,她却踊跃报名。

一次,县妇女部长慌忙来到村里喊人,说前线八路军和敌人正在激战,出现了不少伤员,现在缺人带着后勤物资去前线照顾伤员。

“我去!”

“你这孩子才多大,又是个女孩子,前线你去不得。”

“不,我一定要去!我不怕!我保证完成任务。”

干部看着刘胡兰坚定的眼神,同意了。围观的众人纷纷对她投去赞许的眼光,私下里更是表扬刘胡兰的英勇。

14岁那年,刘胡兰在成为妇女救国会的秘书后,就向上级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迫切地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可惜因为年龄限制,她只能先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等成年后再转为正式党员。

可惜,刘胡兰没有等到那一天,她的生命就永远终结在了15岁那年。不过在她英勇牺牲后,刘胡兰被党中央破格追认为正式党员。

刘胡兰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她12岁的妹妹刘爱兰就在现场。姐姐英勇赴死和敌人

的残忍冷酷让她刘爱兰到了严重的精神刺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姐姐就这样牺牲了,这让她很是恍惚了一段时间。

但生活还要继续,革命斗争仍未结束。

刘爱兰决定向姐姐学习,既要承担起家中长姐的责任,也要和她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于是刘爱兰向上级递交了申请,得到贺龙的亲自批复后,她成为了预备党员,并被调入战斗剧社。

加入剧社后,因和刘胡兰长相相似,刘爱兰被选为话剧《刘胡兰》中姐妹俩的扮演者。对于刘爱兰来说,能在话剧里扮演姐姐她感到非常荣幸。

除了刘爱兰外,刘胡兰还有一个小妹刘芳兰、两个弟弟刘继英刘继烈。姐弟三人长大后也纷纷表示要向大姐学习,继承她的革命遗志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两个弟弟一个成为了战士,一个成为了民警,妹妹则成为了一名军医。可以说,刘胡兰的弟弟妹妹们都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哪怕岗位不同,但都是在为祖国的建设发光发热。

1956年,山西省委决定为刘胡兰修建烈士陵园,要让她的精神代代相传,影响更多的后人。为此毛主席还破例再次为她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就这样出现在了陵园的纪念碑上供后人瞻仰。

刘胡兰的生命虽然短暂,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她却永远活在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了如今的和平,我们应时刻缅怀先烈们的牺牲和付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她15岁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却慷慨赴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柳林南至北京丰台D270次列车!首次开行
...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推车上还摆放着《吕梁英雄传》《刘胡兰传》等特色书籍……奔驰的列车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下面让我们跟随飞驰的列车走进大美吕梁柳林南站柳林南站是太中银铁路在山
2024-01-20 10:59:00
艺韵非凡 乐享不停 文艺活动精彩荟萃点亮市民假期生活
...直奔走在“感受文旅魅力”的路上。国粹艺术精彩连连“刘胡兰的故事我从小就知道,她的勇敢和坚定令我敬佩,以秦腔艺术形式感受这段耳熟能详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5月1日晚,秦腔现代戏
2024-05-05 08:59:00
东湖评论:争做追梦人,让奋斗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无畏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不惧敌人的铡刀,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了胜利邱少云被烈火燃烧,直至牺牲也纹丝不动,爱国精神在烈火
2025-01-03 11:47:00
射阳:多彩清明 传承文化基因涵养文明新风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到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一个个英雄事迹在徐老师的讲述中如电影般徐徐展开,孩子们被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
2025-04-01 16:49:00
“全国文明村”夏津县柳元庄村:用“红色基因”蹚出振兴路
...可泣的革命故事。“我们村共有12名革命烈士,其中就有刘胡兰式小英雄孙洪喜。他加入了柳元庄民兵组织模范班,因不肯透露八路军的藏身之处,先是被割掉双耳,之后牺牲在了敌人的铡刀之下
2025-07-14 11:55:00
房县图书馆:“绘本伴成长,巧手捏世界”亲子活动点亮红色童年
...物猜猜乐”环节点燃全场热情。屏幕上依次闪现王小二、刘胡兰、雷锋等英雄剪影,配合“7岁放牛引敌入埋伏圈”“15岁面对铡刀坚贞不屈”等提示,孩子们争相抢答,稚嫩而坚定的声音此起彼
2025-08-11 11:04:00
...用尽各种酷刑对她进行拷问,但她始终不为所动。敌人把铡刀放在她跟前,恶狠狠地叫嚣道:“说了实话,放你回去!不说实话,立刻受刑!”她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实话告诉你们,我来这里时就
2023-11-01 09:58:00
6月14日,本周五19:00,北洋大戏院上演现代吕剧《刘胡兰》 ,喜欢吕剧的朋友快来抢票观看精彩演出吧!北洋大戏院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实行低票价运行,将政府补贴花在刀刃上,大大降低
2024-06-11 16:17:00
...胆,将革命热血留给了林海雪原;“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刘胡兰,年仅15岁毫无惧色地走向铡刀,将年轻的生命留给了生养自己的黄土地;“鉴湖女侠”秋瑾,自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安稳生活,为国
2023-10-26 18: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