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通了新路废旧路 老人出门绕远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3 1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霍童郑厝村

通了新路废旧路 老人出门绕远路

日前,蕉城区霍童镇郑厝村村民向本报记者反映,自从纵三线通车后,村里前往镇区的老路就被废弃了,导致村里老人步行前往镇区要绕远路,且出行难,村民多次向村两委反映无果。对此,记者于6月12日进行了走访。

记者来到郑厝村,村民郑大爷领记者走已经荒废的老路,从村口出发,一路上杂草丛生,有的路段积水泥泞,有的路段长满青苔、湿滑难走,还有一段路甚至看不到路形,最后成了断头路。

今年68岁的郑大爷告诉记者:“这条路是大家一起修的,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走这条路去镇区交公粮,非常方便,只要20分钟左右。老路有个涵洞下穿纵三线,没有车来车往,老人家走这条路也比较安全。”

记者了解到,老路荒废后,村里老人步行去镇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就是走纵三线绕远路到镇区。“这么走单程就要40分钟,老人家腿脚不利索还不止这个时间,车来车往也非常不安全。老人家不会骑摩托车,只能叫镇区的‘红包车’过来,一趟就要10元钱,出行成本高。大夏天走大马路还非常热,老人家出行非常困难。”郑大爷说。

另一条路,就是从郑厝村路口出来右拐到纵三线,然后往文湖村口方向走200米后左拐,有一条沥青路前往渡口,再通过浮桥到镇区。由于要横穿大马路,不安全,年纪大的老人对路况不熟悉,也很少走。

家住霍童镇区30岁左右的章姓年轻人告诉记者:“那条路我知道,我们小时候都是从那条路往来郑厝村、吴厝村的。”

原来,老路是郑厝村、吴厝村、山下村670多位老人往来镇区的便道。老人们多次向村两委反映把老路修复硬化,不然很多老人一天要往返镇区两三趟,生产生活非常不方便。“毕竟老路陪了我们一辈子,有感情在,将老路修好,也方便大家出行。我们对修路的政策不了解。如果村里能牵头,向镇里反映情况,我们也会动员家家户户捐钱,把路修了。”郑大爷说。

老路到底能不能修复,如果不能修又存在怎样的困难?记者将持续跟踪。

□ 本报记者 张文奎

记者手记 >>>

一条“服役”了几代人的老路要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新路应该更好地满足村民们的出行需求,不能仅仅只是道路宽了,路平整了就好;其二,村民都觉得老路没用了,可以不用“服役”了。既然两者都不满足,那村里、镇里就应该多听听村民的意见,沉下去好好调研考察了解,如果老路能修复,就把路修好;如果不能修复,也要说明客观原因,并规划个合理的出行方案,让村里老人明明白白、心服口服的放弃“老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生记”“盼了好多年,终于等到它了!”看着眼前的新路,家住长乐区玉田镇中心街区的郑金民不禁感叹。原来,作为镇区的主干道,镇前路因为使用时间长、频次高,出现了破损、拥堵等问题
2023-02-27 07:54: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每当天蒙蒙亮,王帮成老人就背上背篼、手拿锄头出门去修路。二十多年来,他用一弯镰刀、一把锄头、一根铁锹,凿平、清理、维护乡村山路40多公里,为本村和周边邻村两千
2023-11-30 18:57:00
大湾村的一天
...下午2点,施工现场今年4月初,从高速口到大湾村,一条新路开始试通车。这条新路是S447公路,以沪蓉高速古碑收费口为起点,终点位于马鬃岭林场,途经大湾村,项目2023年5月全面
2024-04-28 10:39:00
...安区石塘镇区人大代表到石塘镇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送去美好祝福和暖冬棉衣等生活物品。敬老院里,石塘镇区人大代表们与老人亲切交谈,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
2023-02-03 00:44:00
鲁网12月29日讯近日,中国银行阳光新路支行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客户,这位客户是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当厅堂服务人员询问他办理什么业务时,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写到:“我是聋
2024-01-03 12:00:00
拜登穿上新老人鞋,想要防摔走老路!
没想到在美国,“拜登老人鞋”成真。文 | 海上客“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摔倒了。”也许,美国总统拜登这两天就是这么想的。据环球时报报道,早在3月初,美国媒体就拍摄到美国总统拜登换新鞋了
2024-03-19 13:50:00
村民捐资修新路
...铺设联西村的旧石阶路,计划今年春节,村民们就能走上新路。老人名叫王立灶,联西村人,今年已经77岁了。“这条石阶路是我们村里的步行要道,大家出行都要走,旧路又窄又陡,经常有老人
2024-01-29 02:38:00
“幸福食堂+N”拓宽新路
...:云南日报文山州探索开展特色模式“幸福食堂+N”拓宽新路老人们愉快就餐关注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为抓手,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为重点,探索了以
2023-02-12 07:05:00
农行济南槐荫阳光新路支行:暖心服务退伍老兵,耐心关怀获敬礼致谢
近日,农行济南槐荫阳光新路支行因持续耐心服务一位八十多岁退伍老兵,获得老人多次敬礼致谢,暖心互动成为网点佳话。该老人曾服役于文工团,如今年事已高,有时会记不清是否已领取工资,每月
2025-09-25 18:0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