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者|鹿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变得更容易“瞻前顾后”。
前面的发际线节节败退,后面的头发也无暇顾及,还没聪明多少,“顶”先绝了起来。互联网上遍布人们吐槽调侃的帖子,即使坦然接受“我这个长相,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呢?”的自洽,脱发仍然会给人带来致命一击。头发已从私人身体的一部分,连接到了广泛的公共议题。
早在几年前,国家卫健委就发布数据,国内有超2.5亿人脱发,其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接近70%,如果按平均每人脱发10cm²来计算的话,全国脱发人的谢顶面积,将会接近36个足球场(约25.8万m²)。
所以严肃地讲,脱发与防脱这两件事,正成为一场全国数亿人都在经历的人生苦旅。
如果从源头来看,遗传、年龄、用药,发型......凡是和脑袋有关的,几乎都会成为脱发的诱因。都知道熬夜不好,要多吃蔬菜,人们吃黑芝麻黑豆,买各种洗发水,被忽悠做头皮SPA,还有很多的民间偏方。但总结下来,在防脱生发这条路上,更容易且最能直接掌控的,其实是选择用什么洗发水,这给消费者最低成本的试错条件。
前有章华101,后有霸王生发剂,在这片生机勃勃的防脱市场上,如今已有超过450个相关品牌。据中金预测,到2030年,国内毛发健康市场或超2000亿元,咨询公司Ipsos在《2022防脱洗发水研究报告》则表示,年轻用户才是防脱生发产品的消费主力,人数增速达40%,国内防脱洗发水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超过10%,产品购买渗透率近七成。
但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这么庞大的市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会犹疑。
各种各样的防脱生发产品,大多面向的是中年人而不是年轻人,一部分产品的噱头大于功效,真靠谱的不多,甚至有的还会起反作用。和消费者的谨慎相呼应,供给侧则表现焦灼,疫情以来的连锁效应,商品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都足以让企业头疼。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养元青的出圈却成了洗护赛道可以言说的秘密。在凤凰传奇“防脱广场舞”魔性的洗脑神曲里,养元青背靠云南白药,有医药科技研发背书,面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今年双11期间,登上了天猫国货防脱洗发品牌第⼀,成为良莠不齐的市场里少见的靠谱选手。
事实上,在日化行业坎坷的发展背景下,防脱生发的洗护品牌面临破圈难题,与苦苦寻求防脱生发的人们一样,都亟需一个好的答案。
01逆势中的日化行业
国内的日化行业一直都特别卷。
众所周知,国产日化品牌进入市场晚,首先在营收上不占优势,加上市场集中度不高,早期的大多企业没能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规模。所以在国内日化市场总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占据头部的仍然是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等外资企业。
日化品的种类多、体量松散、布局渠道更广,十几年前百货商店、批发市场是主流渠道,后来电商起势,有微商品牌赶上朋友圈的红利,大品牌也不遗余力地请明星代言或跨界联名,还有一大堆主播达人在直播中带来病毒式的声量。
但如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么多年,昙花一现的日化品牌成千上万,真正活下来且活得好的,仅仅是少数,这点在当下表现的更加突出。
背后原因在于,一方面,刚需高频的特性,让日化行业更倚赖商超一类的线下渠道,随着各种形式的电商崛起,带来的新机会也挤压了线下生意。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网购进一步渗透,线下卖场的流量下滑,这对本身“流量难留存”、“用户买完即走”的日化用品来说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代工厂生产,以及下游的需求端和销售渠道,都在受到冲击,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渠道成本、获客成本的高企,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的波动,加大了国内日化市场的内卷。作为日化行业里的分枝,个人洗护板块也不得不面临“有货无场”的情形。
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洗护行业行业市场规模由1892亿元增长至26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8%,预计2022年中国洗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2893亿元。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洗护方面的要求,不再是传统洗发水“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产品在控油、防脱、柔顺、修复等特定功能上不断细分,“防脱护发”正是其中快速增长的一个功能赛道。
品牌营销和实际功效一直是日化用品的关键词。大量新品牌涌现的同时,如果从市场的维度来看,难免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同于传统品牌先在生产、渠道、供应链上的重投入来获客,新消费倾向短平快的玩法,强营销的打法缩短了生命周期,以至于从萌芽到衰亡,大部分玩家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品牌几十年的路。
但具体到当下的营销方式上,借助平台早期的流量红利进行达人投放,玩家们又赶上抖音等内容渠道展开轮番推广,靠DTC营销拉动增长,爆款逻辑成了新消费品牌的共识。路人的围观哄抬出的短暂繁荣,加速了品牌、产品、营销和渠道同质化,无形中也混乱了市场。
发展到今天消费品的困境,往往在于品牌和产品战略上的固步自封,即使做大牌平替、高端化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品牌没有明确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后续产品的研发又容易出现问题,就不会有雄厚的用户沉淀。市场的新鲜感和信任感一旦消退,大量所谓的“知名度”就无法转化为持续的复购。
多种内外要素的耦合下,日化行业逐渐面临一个尴尬局面:企业找不到方向,做不好差异化,即使激活内需提升了行业的增量空间,但大多数日化企业想要走得稳很难,想要走得远更难。
02“反向为之”的一次突围
放眼当下,我们说现在的消费品竞争激烈,通常会倾向高端化发展,重视对产品颜值的营销,火起来的花西子、元气森林、钟薛高等新消费品牌就都踏进了同一条河流。但养元青不一样,十多年的老品牌却反其道而行,在当下的市场里凭借“土味”营销再次出圈。
首先被吐槽的,是它被形容为“又弯又直,又村又土”的外包装,微博上的“土”槽大会有高达2亿的阅读量,上一回因为包装的设计风格被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还是椰树。
其次是养元青魔性洗脑的广告宣传,品牌代言人凤凰传奇不仅贡献出了“防脱广场舞”,在脱口秀节目中以领笑员身份出演节目,玲花和曾毅还主演了up主“导演小策”的《云泥之别》,视频里,一瓶养元青洗发水串起了二人的感情线,上线就登顶了B站热门榜。
人潮流动中,无数个头发岌岌可危的青年盯着某条广告若有所思;夜晚降临,也有不少人蜷缩在被窝里翻着知乎搜寻生发偏方。容貌焦虑、脱发植发频繁登上话题热榜,互联网上遍布人们吐槽或调侃的帖子,背后的情绪逻辑指向各种疲惫和焦虑:头发已从私人身体的一部分,连接到了广泛的公共议题。
今年年初,养元青分析了巨量云图后台的受众人群发现,原来最大的两类用户分别是小镇青年和新锐白领:前者往往混迹于短视频平台,因为时间相对充裕,他们也热衷参与各种活动;后者倾向把脱口秀一类的综艺节目,视为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
这时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养元青会进行一系列的“反向营销”,比如常常举办线上线下的主题活动深耕低线城市,还捆绑《脱口秀大会》,让大家一边吐槽养元青的“颜值”,一边感受其产品力。
养元青用这种方式,不避讳把卖点变成了“槽点”,把脱发这件“羞于启齿”的伤心事,用诙谐且接地气的语气和年轻人沟通,同时将产品功效和品牌理念传达出去,截止目前,养元青全年私域增长15倍,云图后台人群资产留存超过1.5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14:46: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