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6万人在线砍价却未成功,到多品牌联合维权,拼多多身上的负面消息,绝对是全网第一多。然而它蒸蒸日上的企业财报,却和网络评论形成了鲜明对比。仅2023年三季度,就实现了688亿营收,同比增长高达94%。
这样看来,消费者们的行为确实很割裂。白天在网上激情开麦,破口大骂;晚上却躲在被窝里,悄咪咪下单买买买。拼多多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家如此爱恨交织?一键三连,咱们今天就把这个问题唠明白!
让马云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一家从2021年起才开始盈利的公司,居然能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超越自己的阿里巴巴。2023年11月29日,绝对是中国电商史的历史性时刻。拼多多的大盘市值突破1924亿,阶段性的跑赢了阿里巴巴,暂时成为了中国电商行业中的no.1。
然而和资本市场的辉煌相比,拼多多的网络口碑实在是差到离谱。从“砍一刀”,到“仅退款”,它不仅把消费者们统统得罪完,甚至让店铺老板们集体骂娘。然而在流量时代,拼多多也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句话:黑红也是红。
从2019年末开始,这个平台就成了不少人的噩梦。不管是饭点,还是深夜,经常冷不丁就弹出消息。原本还以为有什么急事,结果打开一看全是七大姑、八大姨发来的砍一刀链接。
于是,不少人就被动下载了这个软件,把自己化身成一只毫无灵魂的大砍刀。随时随地都准备打开拼多多,点击链接。甚至还引发了不少社交事故:你都给你姨妈砍了一刀,为啥不给舅妈砍?都是老同学,你给他砍不给我砍,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还有位网友说,自己是大学生,妈妈一直告诉他不能在课堂上玩手机。可自从她下载了拼多多之后,就不分时间场合天天给自己发链接。一次网友说自己在上课,想着下课了再说。没想到妈妈直接飙来60秒语音,说自己只差0.2分钱就成功了,让自己立刻马上来砍一刀!
这种全民疯狂,很快就在大家的社交圈子中快速蔓延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拼多多几乎占领了所有国人的手机。甚至一些智能机都用不熟练的农村大娘,都开始沉迷于网购,隔三差五发动周围群众帮自己砍价。
不过即便到了这个阶段,还是有不少网友对拼多多持怀疑态度。毕竟一个靠病毒营销而发家的公司,能做出什么成绩?前期的红包和低价商品,不过都是烧钱换用户而已,一旦把资金消耗完,恐怕还是会关张大吉。
在种种质疑中,拼多多顽强的活了下来。而大家慢慢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最近收到的砍价链接越来越少,但是家里的快递可是越来越多。而且都不用开口问,肯定都是在拼多多上疯狂剁手的结果。
原来,在第一波疯狂助力结束之后,他们又搞起了新花样:百亿补贴。而这一波不仅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的目光,甚至让始终持观望态度的年轻消费者纷纷动心,并且一步步成为了拼多多的铁杆粉丝。
要知道,在拼多多成立之初,实际上是捡了淘宝平台的一个大漏。当时的马云大手一挥,想在电商行业玩一把高端局,于是直接在平台上清退了一大批小卖家。这些店铺都有共同的特点:既没有品牌背书,单价又低。
在被淘宝拒之门外之后,这些店铺小老板就必须要寻求新的出路。很快,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了刚成立的拼多多身上。我不嫌你low,你也别嫌弃我年轻;同病相怜的两拨人就这样被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一开始,这些小店铺确实吸引到了许多消费者。甚至一些没有上网习惯的中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购大军,毕竟这些商品多半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单价还低。随便买一买,都能享受到购物的快乐。
但是一些年轻消费者却不这么想,在他们的概念里,拼多多就是一个充满了“三无产品”的野鸡平台。上面售卖的除了假冒伪劣,就是两元店同款。他们在网购时还是会选择淘宝京东,对拼多多连看都懒得看。
而作为一个电商平台来说,想要做大做强,就不能放弃年轻人这块市场。于是拼多多一拍脑门,搞出了“百亿补贴”计划,他们一边承诺假一赔十;一边又拉来中国人寿做背书。在低价和保真双重诱惑下,不少年轻的消费者也开始动摇:不然,咱们也在拼多多上买点东西试试?
当他们结束了几次愉快的购物体验之后,就开始对平台的印象大为改观。毕竟,花更少的钱买到真货,这就已经很香了。什么淘宝、京东,让他们见鬼去吧!
其实大家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真实案例,我们周围就有一个电子产品达人,几乎每年都要换新手机。2021年底,他看着拼多多上的低价苹果13,动心不已,但是想了又想还是没敢下单。2022年底,他又看到了百亿补贴下的苹果14,悄咪咪买了一个,到手后各种检验。但是却不敢给身边人说自己在拼多多上买手机,生怕大家吐槽自己贪便宜。
从农村大妈,到城市白领,大家似乎都成为了拼多多的铁杆粉丝。然而仅靠低价策略,真的能让它在内卷的电商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吗?
大家走过的最长的路,恐怕就是拼多多的套路。不管怎么邀请用户帮你砍一刀,结果总是差0.1分钱。而且每次打开软件,都会激情下单。明明家里什么都不缺,但是一看见拼多多界面就想购物。而之所以我们会被它拿捏,其实是因为拼多多的一切套路,都是建立在人性之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平台的商品界面,总是同时出现两个价格:一个是原价,一个是拼团价。以一件20元原价的商品为例,一般拼团价格就会降低一半,甚至直接打出8.8这样的超低价。
当大家发现一模一样的商品,仅需要参与拼团价就可以省下一半钱的时候,恐怕没人能拒绝这个诱惑。甚至还有人会觉得,买到就是赚到,占不上便宜就是吃大亏!
到了后期,拼多多把同样的套路复制在了百亿补贴上。把热门商品搞出万人拼团,还在右下角加上了结束倒计时。低价加上限时,基本把元素拉满。不仅要自己剁手买,还想发给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来买!
此外,拼多多的大促往往都是在晚上开始的,这也是一个拿捏消费者的好手段。毕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刷刷购物平台,在线逛街。而且晚上又是大家意志力最薄弱的时间段,一看见大促等关键字就容易激情下单。
不过,拼多多说要补贴,那也确实是真补贴。从开启这个活动开始,最少的一个季度也做到了全网补贴29亿,而最多的一次居然高达90亿。在简单粗暴的降价模式下,不少商品也直接打破了品牌壁垒,实现了平价销售。
而众多的套路加上实惠,自然是把消费者们拿捏的死死的。在23年双十一大促结束之后,平台的百亿补贴用户直接突破6.2亿,订单量直接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不得不说,拼多多在玩营销这方面确实很有一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淘宝和京东已经逐渐玩不过拼多多了。很多资深买家都已经悄悄跑路,成为了拼多多的铁杆粉丝。作为一个资历浅、起点低的新平台,它为何能在这场战争中屡屡占领高地?
其实从杀进电商领域开始,拼多多的目标始终很明确。作为老大哥的淘宝和京东,一直都想走品质化路线,从而忽视了巨大的低端市场。拼多多就正好趁虚而入,在中间捡漏。
打个比方,如果国内市场一年可以消费1000万台吹风机,那么其中最多只能卖掉1万台戴森和9万台飞利浦、松下。剩下的990万台,一定是集中在各个小品牌的身上。毕竟,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吹风机只需要达到把湿发吹干这个基本功能就行,至于是哪个品牌,大家完全不care。
结合大家的购物习惯,这10万台品牌吹风机应该会在淘宝和京东上成交。而剩下的990万台大概率会通过拼多多而进入到消费者的手中。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数字很夸张,那我们就用数据来佐证一下。
2023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尚不足4万元,而农村地区则仅有2万元。也就是说,普通人的月收入也只有两三千元。如果他们的家庭需要一台新的吹风机,会选择戴森或是飞利浦这样的大品牌吗?
实际上,有很多年轻人还活在虚假的“高端氛围”中,拿着不高的工资,却想过高品质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拼多多就是个卖便宜货的两元店。但是在无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拼多多已经成为了最好的日用品商店,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
从创立伊始,拼多多的身上就有着太多标签,玩套路、搞低价竞争。资本市场的真相究竟如何,普通老百姓不得而知。但是大家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过滤掉品牌溢价,让大家买到平价的同质商品。或许,这就是拼多多一边被骂,一边还不断吸粉的原因。你喜欢这样的拼多多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