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邓小平曾建议苏联经济改革,但不要碰意识形态,戈尔巴乔夫不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8 01: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再过几天的12月30号,就是苏联的

《苏联成立宣言》

发表100周年纪念日。许多人纷纷以各种形式怀念曾经的强大帝国,包括俄罗斯人,也包括曾经的苏联加盟国的人民。其中讨论的焦点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曾经是苏联体制内的人都对苏联突然解体表示非常惋惜和痛心。

邓小平曾建议苏联经济改革,但不要碰意识形态,戈尔巴乔夫不听

事实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苏联的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感觉到国家需要改革了。但是怎么样改革他们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方案。

亚美尼亚共产党前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阿拉姆?萨尔格近日通过媒体讲起了一段历史往事。他说,戈尔巴乔夫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曾经到中国访问。邓小平曾经对巴尔戈乔夫说,苏联需要进行经济改革,但是不要碰中央集权、党和意识形态。但是各位巴乔夫没有听进去。

邓小平曾建议苏联经济改革,但不要碰意识形态,戈尔巴乔夫不听

后来,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和中国走向了不同的改革之路。结果是苏联解体了,中国获得了成功。如果当初戈尔巴乔夫听了邓小平的建议,那么,苏联的解体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苏联解体经成为事实,不管怎么怀念它,苏联都不可能再次重生。普京总统也曾经表示,他也没有兴趣恢复苏联帝国。况且,如果苏联重生,美国肯定第一个不同意。

邓小平曾建议苏联经济改革,但不要碰意识形态,戈尔巴乔夫不听

苏联给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重大教训是,堡垒往往是在内部被攻破的。美国和西方只是起到推手的作用而已。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国家内部。如果这个国家的人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再美好的制度他们都不会拥护。苏联的制度或许在战胜法西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和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对改善民生、提高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问题上做得不够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危机四伏,邓小平如何力挽狂澜?
...。葬礼结束后,他偶遇了前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寒暄之后,李肇星问出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那么大的苏联,那么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内就解体了?主要原因
2023-08-24 16:18:00
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遭遇暗杀,现场直播画面迅速被切断
...7日,在纪念十月革命73周年的阅兵式上,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遭遇暗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凶手被抓捕后,却最终无罪释放。当时警方给出的理由是凶手有精神病,但是凶手却坚持自己
2023-08-08 06:50:00
二战之后,德国为什么被美国反对?
...难协商的就是苏联。自柏林墙倒塌后,本来就在烦恼中的戈尔巴乔夫变得更加烦躁了。当时的苏联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戈尔巴乔夫在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
2023-08-17 21:20:00
解体前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咋样?尼克松炫耀美国住宅,被赫鲁晓夫怼
...上的苏联红军)红色挽歌下的普通人1985年,心向西方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联的新一代掌门人。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他立刻开始对苏联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激烈的改革。在戈尔巴乔夫看来
2023-09-12 16:10:00
珍贵老照片:戈尔巴乔夫的妻子年轻时真美,普京罕见当众出丑
戈尔巴乔夫与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以及美国总统里根夫妇的合影。提到苏联大家总会不可避免地提到戈尔巴乔夫,其实作为戈尔巴乔夫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的经历同样让人难忘。她与戈尔巴乔夫
2024-08-17 20:55:00
叶利钦为什么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好吗?久加诺夫道出原因
...。在他的领导下,他逐渐认识到苏联的腐化和停滞。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崛起,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叶利钦成为戈尔巴乔夫的亲密伙伴。然而,随着1980年代的到来,戈尔巴乔夫迅速进入了苏
2025-05-25 23:43:00
八一九事件中,苏联倚重的几支精锐部队,为何临阵倒戈?
...、裙带关系等弊端,都极大程度地暴露了出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着手进行名为“新思维”的改革,西方国家则加强了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攻势。而戈氏改革的一些不恰当措施
2025-04-28 16:36:00
苏联解体之时,军队为何没有出手干预?
...不成功,反倒把整个苏联搭上了,有人说苏联解体之罪是戈尔巴乔夫,亦有人说是叶利钦,其实在笔者看来,当时换成谁,都无法挽救大夏将倾的苏联,解体已成必然,无论怎么改革,都阻挡不了苏
2023-10-20 16:34:00
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真实情况
...约34%的土地,覆盖了近400个农场和750平方千米的土地。(戈尔巴乔夫)二、戈尔巴乔夫被蒙在鼓里。26日凌晨5点,戈尔巴乔夫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接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2023-08-12 14: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