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5 14:16: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出版人彭明榜七年打造城市“文化客厅”——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有温度的联结

彭明榜说他最喜欢的城市就是北京。这个城市具有特别好的包容性,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见什么人,这个人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而书店是最可能让人遇见有趣的灵魂的地方。

初春的地坛,文艺青年们朝拜过心中的文学圣地之后,会穿过马路,到雍和书庭坐坐,寻找中意的签名本,择一角落坐下,诗意地栖息。

在网络上,这个文化浓度很高的主题书店被年轻人称作小而美的城市“文化客厅”,是去班味儿、偶遇知名作家、吸文气的理想打卡地。

书店创办人彭明榜是资深媒体人和出版人,更是一个深度文艺青年。他不单是四个独立书店品牌的掌门人,还是一个痴心不改的诗歌编辑。七年来,他深入文学原乡,遍寻纸上世界,推动不少藏书佳作面世,丰富青年们的阅读视野。

从贵州小城辗转来京,到如今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朴实而亲切的桥梁,他决意推动诗歌与文学前行。问彭明榜做这一切的动力来自哪儿?他笃定地认为,诗歌或者说文学一直是有用的,因为它会塑造人内心里的精神世界。

说这话时,大大的落地窗前,帘动影移,光照进来。

诗歌或者说文学是有用的它会在内心塑造你的精神世界

不断“毕业”,谋求发展,似乎是彭明榜人生故事里的主音符,这些音符踩着五线谱,奏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叙事曲,丰富、明丽,听起来如沐春风。

最后一次“毕业”,彭明榜以53岁高龄创业。面对旁人的不解,他说:“人生总得有点不确定性,最怕的是一眼看到底。”

假如时间倒流,当年那个贵州大山里的青年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像蒲公英一样,飘到北京落脚,以另一种形式和文学发生关联。

1980年,16岁的彭明榜考上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学英语专业。在那个年代,文学非常热门,他只要有点儿时间就会钻进图书馆里看书,报纸杂志,什么都看,浸泡成为一个爱好文学的读者。

两年后毕业分配,彭明榜回到家乡的一所区中学当英语老师,学校的围墙外就是农田。1985年年底的一天,他很偶然看到《贵州日报》登了一则招生简章,内容是西南三省省委党校联合招收研究生班,定向培养师资。“看到这个简章,我就想,党史是历史的一部分,我的历史还可以,当时就觉得这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报名以后,距离考试还有40天,那40天只要不上课,他就全部用来看书复习。没想到竟一考而中,他从贵州到了当时在重庆的四川省委第二党校学习。

进校后才知道,那个党史研究生班总共招了17个人,22岁的他在班里最小,“年龄第二小的同学比我大6岁,已经是个副处级干部,最年长的同学大我16岁。”那两年的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都愿意帮助和鼓励这个小弟弟,彭明榜回头去看,觉得那两年过得很快乐。研究生班毕业后,24岁的他回到贵州,成了一名教员。“学校在花溪和青岩之间一个叫桐木岭的村子边上,校园里边有一片300亩的松林。在松林里,赶上刮风,能听见松涛从远处好像有脚似的走过来。夏天,太阳要落山时,一群群白鹭从西边飞回,它们的翅膀上驮着金色的光,落到松树上,那个画面很漂亮。校园里还有很多桂花树,中秋前后的晚上,月光下微风里,好像能看见桂花的香气在眼前浮动。”

环境很安静,时间较充裕,彭明榜看了很多书,有时还会想,“自己的价值在哪里?这个问号总是打在心里,就总会有种东西让你想到更远的地方去。”回望来时路,他更加认定,“我一直觉得文学是有用的,它不是直接给你什么,而是会在你内心里堆积起一些东西,那些东西会让你想到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工作两年后,他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师从党史专家郑德荣教授攻读博士。他特别感叹那三年遇上了好导师,“老师和师母对每一个学生都特别好,比对自己的孩子都要好。”

博士毕业,彭明榜先拿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接收函。本来要去当老师了,命运却转了个弯——在一热心人的帮助下,他到了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编辑部工作。其实,他那时对做编辑是怎么回事也不了解,只是凭着心里的一种直觉,就选定了自己一生的职业。事后证明,这个选择还是让他持久地享受到了过程中的小快乐和结果的小成就感。

人生下半场做独立书店的底气来自当编辑的积淀

彭明榜十分感念编辑工作对他的回赠。“我是属于学的没用、用的没学。在工作中用的只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杂七杂八学的那点东西。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然后在干中学,去主动地全身心工作。”

彭明榜的职业生涯如同他的求学之路,充满“破壁”色彩。当过农村中学老师,当过省委党校教员,做过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再做图书的编辑。这些经历的积淀,让他对图书出版与读者需求有了深刻洞察。“我在《中国青年》做了8年多编辑部主任,主持做了约200期杂志,半个月一期,从前期选题策划、中期执行,到后期审稿加工、安排版面,那样快节奏地工作,使我后来去做书一个月做一本都觉得太慢。”

2017年,已经53岁的彭明榜从中国青年出版社辞职创业,进入人生的下半场。随后,他在北京南锣鼓巷创办了一家诗歌主题书店“小众书坊”。做书店,彭明榜依然注重策划,他坦言:“书店也是内容行业。”

浩瀚的人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彭明榜实践“前店后社”的模式,将出版与书店深度融合,小众书坊既是书店,也是图书策划机构。如今,他策划出版的“中国好诗”系列丛书已出版68种、《天天诗历》(《诗日子》)已连续出版10年、《诗词日历》已连续出版9年,联系和帮助了许多诗人,从而成为国内诗歌策划出版的一个重镇。

国内首家签名本主题书店打造青年人的“文化客厅”

2019年,彭明榜在地坛东门附近创办了国内首家签名本主题书店“雍和书庭”。这家书店的诞生,源于彭明榜对市场空白的精准捕捉。他说:“你总得给读者一个到你店里全价买书的理由。”他给出的“理由”就是作者的签名,让签名本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完成“有温度的联结”。虽然雍和书庭开业仅一个月便遭遇疫情,但通过见缝插针的线下活动、频繁的线上直播、持续的社群运营等方式的努力,已成为一个“文化热点书店”。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作者到雍和书庭签书。

在雍和书庭,所有签名本都按原价销售,不打折、不加价。彭明榜还提出了“以书为礼”的理念,他希望人们在交往中将书作为“伴手礼”能成为一种时尚。为此,他创意推出了签名本的盲盒书礼包——“上上签”——即“签名本中的签名本”。他认为:“实体书店作为一个文化空间,如果有独家内容,再有独特体验,就能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次走进雍和书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感觉像走进了作家的书房。”一位90后读者说,她觉得这里不仅是购书场所,更是年轻人寻找精神共鸣的据点。

如何让年轻人从“打卡”到“扎根”?雍和书庭除定期举办新书分享会等活动,还不时嵌进与书相关的画展。比如,举办过画家杜文涓为泰戈尔的《飞鸟集》画的插画展、考古学者李纬文为《隐秘的皇城》手绘的插画展、画家王燕民的“斯文在兹”中华文化人物水墨绘画展等。这些活动,既增加了书店的“内容”,也提供了新的“看点”。

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员萧振鸣看来,雍和书庭是一间很用心很热心也很细心的书店,他的《鲁迅别传:烟水寻常事》上市以来,已经不止一次被叫到书店签名,他会精选出自己喜欢的鲁迅诗句,题写在签名本上,让更多读者感受到鲁迅的“有趣”。首都师范大学刘文飞教授称赞雍和书庭是一家有温度的书店,他也常被请到书店帮读者签书——“书店的老板拿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按照上面的名字一一给大家签名。有很多年轻人,其中甚至还有小朋友的名字。”

尽管雍和书庭已站稳脚跟,彭明榜对行业仍保持着清醒认知,认为实体书店不是生意,而是需要长期耕耘的事业。他提出三条生存法则:一是要深耕垂直领域,凝聚特定读者群;二是要通过高频次活动保持生命力,“活动活动,活就要动,动才能活”;三是要融入在地内容,就近服务在地读者。

现在,彭明榜又开始对社区书店进行探索,他认为社区书店或许是书店的未来。为此,他和合作伙伴联合创办了读家书店和壹等书房。他给读家书店提出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阅读家,每个家都是读书家”,给壹等书房提出的口号是“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从这两句口号可以看出他对大众书店和更广大群众阅读的期许。

书店是最可能让人遇见有趣灵魂的地方

“我开书店的理由:一是因为有那么多读书的人在那里;二是因为还有那么多不读书的人在那里。第一个理由好理解,就是有读书的人,就需要书店存在。第二个理由呢?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还有很多人不读书,就更需要书店。有书店在那里,说不定哪天一个不读书的人走进去,出来就变成了一个读书的人。要没有书店在,这个不读书的人很可能就没有机会变成读书的人了。书店就是给人提供与书相遇的机会的地方。”彭明榜对开书店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理解,这是他关于开书店的理由的一个解释。之前,他还说过:“好的书店是一所学校,或许哪天某个人在书店里因为某本书就改变了命运。好的书店也是一个‘寺庙’或一所‘教堂’,它能给人们的精神以安慰。”这些都成为他坚持把书店开下去的信念。

彭明榜给我讲过一个读者的故事:雍和书庭刚开业的时候,有一个女孩每天上午10点左右都按时来店里,来后就找一个相对偏的座位坐下,有时候找本书读读,更多的时候就坐在那里,发发呆,看看手机,或者打打瞌睡,到下午6点左右再离开。他让员工去试图聊聊天,问问是怎么回事,但对方表现出不愿聊的意思,员工们也就不去打扰。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女孩才没再出现。彭明榜和员工们猜测,这女孩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离职了,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所以每天还装着正常按点上下班的样子,来书店里打发时间。“在一个城市里,书店几乎是唯一既免费又安全的公共空间,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人,它就像一把随手可取的雨伞,能给人遮挡一下头顶的雨水。”这是彭明榜对书店功能的又一个“发现”。

还有一次,是个夏天,那时小众书坊还在后圆恩寺胡同的小院里。很热的一个下午,有一家三口走进了书店,东瞅瞅、西看看一阵后,当母亲的给十几岁的女儿买了一本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收银的时候,彭明榜了解到,这一家三口是台湾人,当父亲的在北京工作,暑假里母女俩从淡水来北京团聚,第二天就要回台湾。买《城南旧事》,是为了让女儿学习简体汉字,为以后到大陆来工作做准备。彭明榜问那女孩子觉得这个书店怎么样,女孩说“这个店是店小乾坤大”。临走,女孩跟父母撒娇说:“大陆有这样好的书店,我都不想回台湾去了!”说起这个读者的故事,彭明榜有些小得意。

从1993年来到北京,彭明榜对这个城市已产生很深的感情。他说他最喜欢的城市就是北京,北京这个城市具有特别好的包容性,在北京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见什么人,这个人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而书店是最可能让人遇见有趣的灵魂的地方。

最后,彭明榜说:“好的书店,也是人们爱上一个城市的理由。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小众书坊,因为雍和书庭,因为读家书店,因为壹等书房……而更喜欢这个城市!”

文/本报记者 李喆

供图/彭明榜责任编辑:孙妍(EN10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文化观察:独立书店路在何方?
...阳摄“我们现在走的是差异化售书的新路径,不仅有作家签名本、特装书、珍藏书等稀缺性书籍,还会为公司企业量身定制特色书单、批量化采购书籍。”万国英介绍,这种专业性和稀缺性服务是线
2024-05-22 17:18:00
马伯庸做客番茄文化客厅,探讨写作与阅读的更多可能性
...生转变,很多创作者也在由写手向网络文学作者转变。而出版人涂涂也认为,网络写作提供了途径,让出版人和作者找到彼此:“网络内容的读者已经在那里了,这些作品通过互联网跟他们发生关系
2023-09-21 11:43:00
...息地。坐落在航星园雍和宫壹中心的雍和书庭,是一家以签名本为主要特色的园区综合精品书店,这里每周都会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举办图书签售会,喜欢收藏签名本的读者不可错过。该书店主要分
2023-06-05 18:09: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林紫收到猴面包树出版工作室编辑的消息时,女儿正巧在用我的手机交作业。“帮妈妈看一下,有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我说。女儿点开对话框,边读边说:“好消息,你的新书《
2024-06-22 14:20:00
老书迷又来苏州河畔淘书了!
...力。这次活动展销上图公司“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等古旧书刊20000余种,价格从3元的少儿书到11800元的清同治述古堂刻本《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
2023-11-22 02:45:00
国漫《果果与果爸》:描绘相差44岁“父与女”的幽默日常
...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裁高强,与著名插画师高岱及著名出版人黎波在现场交流本书创作心路历程与亲子沟通相处之道。这本被称作“中国版《父与子》”的小书收录200余张漫画,均改编自“果
2023-09-30 11:58:00
《中国妈妈》文学对谈暨读者见面会在九龙坡举办
...写中非友谊之歌的儿童主题小说《中国妈妈》。作为少儿出版人,我们最期待的是,我们精心编辑的图书能够给孩子带来阅读的快乐,助力他们的精神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发力原创、深耕现实,
2024-11-25 06:39:00
...不少台湾诗人更以诗词为武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著名出版人江乐兴介绍了两岸持续数十年的图书出版交流情况:正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今年已至第20届,19年来已实现两岸图书
2024-10-19 00:44:00
书博会观察|书店与电商,左右互搏或者和衷共济?
...职,专心做书店。他所创立的“雍和书亭”,是一家销售签名本的小众书店。每周都会邀请一些名家到书店签名,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两三波作家,现场非常热闹。大家都希望,雍和书亭的招牌一直亮
2023-07-29 19: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夏一保)近期,厦门医保聚焦基本医保参保工作,推出系列暖心参保举措,重点惠及非本市户籍人员
2025-08-16 08:24:00
数据会说话|长春,如何向上“生长”?
一年的时间,长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在一个个数据画像里,循着那些跃动的足迹,聊聊这个问题,并试着去寻找答案
2025-08-16 10:29:00
刚果(布)学者:美国无视规则 随意挥舞关税大棒
近日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让多国经济受损。刚果(布)经济学家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这种自私的行径让全球面临经济倒退的风险
2025-08-16 10:34:00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2025年,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下简称“福建单一窗口”)迎来上线十周年
2025-08-16 11:12:00
断桥上的冒死拦停|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暴雨中坍塌,从江快递员梁足良第一时间冲向路中央  
6月24日清晨,江西司机游国春驾驶大货车,沿G76厦蓉高速向广东行驶。7时20分,车行至猴子河特大桥,方向盘突然猛沉。他紧急制动却未能阻止车头冲出桥面——半截车身悬在断桥边
2025-08-16 11:43:00
志愿者捧出真心|暖心小屋不仅存放行李 更存下游客的安心和满意
“王女士,是这个白色的行李箱吗?麻烦您报一下电话号码。”8月14日傍晚,贵阳民生路上车水马龙,志愿者刘润东站在“游客服务暖心小屋”前
2025-08-16 11:43:00
武当山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打响灭蚊攻坚战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刘雪琴 通讯员 周玲)8月15日下午,武当山特区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对全院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
2025-08-16 11:48:00
8月14日晚,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以生命的名义——2025“荆楚最美健康守护者”》,聚焦10位在荆楚大地上默默奉献
2025-08-16 12:13:00
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② |用镜头追逐城市烟火
[工作节奏]凌晨两点修图是常态,单日最高拍摄超600张[隐藏技能]推荐小众文化景点[城市贡献]记录贵阳,展示贵阳8月12日21时
2025-08-16 12:46:00
“有我!”青春对话历史,首都大学生用艺术弘扬抗战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那未来如何登场,有我担当……”8月15日晚,“‘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首都大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示活动在京举行
2025-08-16 13:04:00
日均8万游客“挤爆”民生路!游客直呼贵阳美食太好吃了
夏夜微风,华灯点亮。贵阳云岩区民生路的烟火气,此刻正在升腾。不足五百米的青石板路上,但家香酥鸭的油锅“滋啦”炸响,金黄的洋芋片在热浪中起伏翻腾
2025-08-16 13:48:00
德馨技精映初心丨守护心脏的“刀尖舞者”
【编者按】白衣执甲,任重道远。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诊室里耐心问诊,于手术台旁精准操作,在急诊室中与时间赛跑,用专业守护着万家灯火……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
2025-08-16 13:54:00
四川绵竹市一啤酒节演出桁架倒塌 2人死亡3人重伤
中国网8月16日讯 据绵竹市应急管理局消息,2025年8月15日21时50分许,绵竹仟坤集团第十四届啤酒节现场因强对流天气发生桁架倒塌
2025-08-16 14:06:00
国外美食目的地,我首推这里
走遍全世界的中国游客,往往容易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这一站,找到自己“中国胃血脉觉醒”的时刻——从一锅热气腾腾、色香味热烈的加泰罗尼亚烩饭(Arroz a la Cazuela)
2025-08-16 14:52:00
又见丨这群华侨儿女,用生命诠释“中国”的分量!
有一群华侨儿女,放弃优渥的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甚至女扮男装奔赴抗日前线,只因祖国有难,他们被称为“南侨机工”。他们用生命为祖国疏通了这条“生死运输线”
2025-08-1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