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全面推进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建设
济南起步区:农业产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刘飞跃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近日,在济南起步区北部,一场大规模的春灌行动正徐徐展开。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内,春灌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开展。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如何打造而成?起步区如何创建北部绿色发展基地、释放农业产业新动能?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进
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起步区太平街道付家村附近。在济太路北侧、牧马河以东,成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记者注意到,与平常所见麦地不同的是,这一大片地里并没有小的田间生产路。这是由于实现规模化经营后,土地不再需要每家每户分割种植。
据了解,这片规模化经营的田地便是起步区积极打造的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该示范区规划范围北至太平街道边界,南至济太路,西至牧马河,东至庙新路,主要涉及哈叭沟、付家、东坡、西坡、秦二等村庄。
记者从园区运营单位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示范区完成土地流转8000余亩,预计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示范区的建设不仅打破了土地之间的分界线,而且便于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这一点率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示范区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道路、水利、桥梁、生态防护、电力、智慧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园区道路已完成混凝土铺设。
此外,园区还将建设农业检测防控服务中心和农作物烘干设备及农机仓库,选址位于秦二村内。目前农业检测防控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地基施工,预计今年5月底完成建设。
节水节肥节药有了新设备
在园区西南部靠近牧马河处,记者见到了正在安装中的地埋式喷灌设备。数十米长的黑色管线被埋在距地面半米多深的位置,而后通过一根根埋在土里的垂直短管把水送出地面。
“就像铺地暖一样,不过得埋深一点,以后机械作业时才能不受损坏。”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管理部副主管王方介绍,垂直设置的这些短管在使用时能够伸出地面,对其周边的耕地进行喷灌。
据介绍,示范区将通过整合改良现有耕地资源形成21个方田,规划打造水稻种植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区、良种繁育区、节水节肥节药示范区、农机农艺示范区、品种展示区、绿色高产创建区等7个种植区。
示范区对多种节水节肥节药设备进行了展示示范。在地埋式喷灌示范区东侧,一架钢结构“长龙”横贯地块南北,其上部有喷洒装置、底部装有轮胎。据介绍,这是示范区的另一种新装备——指针式喷灌设备。通过电控,该设备能够以一端为固定点,通过底部轮胎转动实现如钟表指针一样的运动,同时进行喷灌。
此外,示范区还对平移式喷灌设备、卷盘式喷灌设备进行了展示。目前指针式和平移式喷灌设备已经完成架设,地埋式喷灌设备正在进行安装。
“新设备投用后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减少水和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正在忙着春灌的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示范区还将陆续引入无人农机等更多先进设备。
智慧农业赋能“增产减损”
喷灌设备等作为硬件,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智慧化的软件。记者从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聚焦粮食生产“智能、高产、减损”,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代表现代国际粮食增产减损高水平的粮食种植示范区。
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和新设备设施加快建设,示范区硬件体系即将完成建设,那么,如何接入软件、全面显示示范作用呢?
“我们所见到的这些喷灌设备,既可以用来浇水,也能进行喷药和施肥。”王方介绍,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将与后台系统实现互联,可实现远程精准管理,可降低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30%左右,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减损5%,同时大大减少人力成本。
王方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不小的难度,主要难点就是两种作物在用药、用肥上的差异。未来在该示范区,通过无人驾驶农机进行精准操作便可解决这一难题。
在平移式喷灌示范区北侧,记者见到了插有各式卡片的一块麦地。据介绍,这是在对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试种,示范区重点建设的千亩核心区就发挥了包括品种试验鉴定、良种繁育在内的10项重要功能。同时,还将应用并展示“作物生长环境无线监测技术”“智能水肥调控灌溉技术”“病虫害数字监测和防控技术”“智慧农机技术”“主粮智能化生产技术”“全产业链精准增产减损技术”等多项技术。
此外,基于万亩示范区智慧农业功能模块,示范区还将气候智慧农业作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探索开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既能保持农业生产能力,又能实现固碳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打造农业产业新动能引领区
按照起步区“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的空间格局,孙耿街道、太平街道被定位为绿色发展基地。沿104国道过济南黄河大桥一路向北,起步区南部未来城市、北部田园风光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风貌也显露雏形。
按照《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起步区将提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紧抓农村“三产融合”、农村“新基建”、消费结构升级发展机遇,以农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重点发展现代种业、休闲农业两个主攻方向,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农业产业新动能引领区。
记者从起步区经济发展部农业农村办公室了解到,示范区建成后,将形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稳产高产、节本高效、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农业平均产出达国际领先水平。培育国际领先水平的粮食种子,并且建立自己的粮食种质资源库,从“根”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起步区将全面推进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打造种业总部企业集聚区。
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依托“万亩示范区”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建设多个万亩种植示范基地,推动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带全域起势,全面助力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建设工作。总结适合济南平原地区推广的大田种植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