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考古成果惠及青少年,2025年3月21日,黔东南州博物馆联合凯里市第四小学共同举办“州博开讲啦——清水考古”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文物微展览、互动体验、专家讲座等形式,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清水江流域的历史文化魅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沉浸式展览:触摸历史脉搏
活动现场,博物馆工作人员精心设置了清水江流域考古专题,科普了近年来该区域发掘的代表性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青铜时代的兵器、唐宋时期的瓷器及少数民族特色器物等。展品辅以图文、短视频解说,生动还原了清水江流域从史前文明到多民族交融的发展脉络。
“这件带图腾纹饰的陶罐,是清水江上游部落的祭祀用具,它的纹路与当地苗族刺绣图案高度相似,印证了文化的延续性。”讲解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文物细节,理解考古发现如何“拼凑”出历史图景。
专家讲堂:揭秘考古背后的故事
活动特邀省考古专家以“清水江畔的文明密码”为题,结合一线发掘经历,讲述了如何通过遗址中的一枚铜钱、一块炭化稻米推断古代社会的经济与生活方式,并分享了无人机测绘、DNA分析等现代技术如何助力考古研究。
“考古不是‘挖宝’,而是解读人类生存智慧的科学。”专家介绍道。讲座后的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从“如何判断文物年代”到“考古与盗墓的区别”,展现出对考古学科的浓厚兴趣。
凯里市第四小学副校长肖霖在表示:“博物馆进校园打破了课堂边界,让历史从课本‘活’了起来。这种沉浸式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培养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据悉,该校未来计划与博物馆共建“第二课堂”,开发以地方史为主题的研学课程。
活动尾声,学生们纷纷在留言墙上写下感想:“原来脚下的土地埋藏着这么多故事!”“我想成为考古学家,去发现更多未被书写的历史。”
作者:肖霖编辑:李浩责任编辑:姚辉终审:夏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