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农业科技:从成果转化中凝练创新方向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6 06: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农业科技:从成果转化中凝练创新方向

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展上,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的新款甘薯藤蔓粉碎还田机和甘蓝联合收获机。赵艺璇/摄

■本报记者 李晨

“中国农科院的研究所以农业产业为服务对象,因此其发展要双轮驱动,这‘双轮’就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同时从成果转化中凝练出用户的需求,以反哺创新。”在近日举行的2023(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所长胡培松在主旨发言中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在会上指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成果实力和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体现。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约束、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国目标亟须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他希望,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能够打造一个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有效结合的大平台。

水稻所的双轮驱动

“只有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才能发现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凝练出接地气的科研问题。只有倾听农民的诉求,总结实践经验,才会产出一批有针对性、普适性的农业科技成果。”吴孔明曾说。

胡培松对此表示赞同。他强调,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审定的水稻品种超过2000个。胡培松认为,这些品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没有突破性进展,直接导致了成果转化难——品种不值钱。

为打破这一局面,水稻所2019年开展了成果转化大讨论,并对每位科研人员提出成果转化硬性指标。当时,很多课题组对此不适应。

面对科研人员提出的种种疑问,胡培松强调,水稻科研作为产业研究,必须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水稻所近几年克隆基因300多个,但基本上未被企业应用。”胡培松认为,这种局面必须改变,真正好的成果和技术肯定是能转化的,要以成果转化效益凝练创新方向。

经过大讨论,水稻所梳理出一些可以转化的成果,包括品种、肥料、农药、农机、技术及集成,甚至政策报告。

随着国家在放权赋权、收益分配、人员兼职、税收优惠等方面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及政策红利。水稻所借此东风,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多途径加强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水稻所建章立制,落实了收益分配的问题,重点围绕农业两大要害——种子和耕地拓展成果。从2022年开始,水稻所每年拿出600万元,支持有潜力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项目,启动了水稻所重点研发计划,每个项目每年可得到100万元的支持。2022年,水稻所成果转化收入总额超过7000万元。

“成果转化就是要突出特色,体现科技创新的‘无中生有’‘异想天开’。我们现在的科技创新多数是模仿跟踪,这样很难进行成果转化。”胡培松说,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必须要有原创性、引领性,这样才能实现成果转化。而成果转化又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一直是近年来水稻所发展的方向。”

科技赋能打造大场景

“融入‘千万工程’大棋局,打造成果转化大场景,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会上,浙江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劳红武介绍了近年来该院的成果转化经验。

劳红武说,依托“千万工程”,浙江省农科院积极创新组织模式,提高科技服务效能。该院4个研究所联合研发推广的水稻-红螯螯虾高效种养模式亩均增效高达6000元以上;高密度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颠覆了几千年传统模式,蚕终身吃饲料,周年化生产,户均年收入增加6万多元;为浙江草莓主产区建德市定向选育草莓优质品种,研发推广高效育苗和栽培技术,实现农户亩均年增收1万元。

劳红武介绍,浙江省农科院20年来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1697人次,构建一园带一站、一园一基地的服务模式,做到一人派驻全院支持。科技特派员们充分发挥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卖、领着农民赚’的示范带动和服务效应。

20年来,该院实施与地方政府科技合作项目390多项、服务农业主体6700多家、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0多个。2016年以来,累计组织成果拍卖和技术服务7866项,金额达10.47亿元。2021年实施赋权改革试点以来,赋权成果17项,全部实现转化。

从东部到西部,近年来,成都市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签约金额达33亿元。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张驰介绍,目前成都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已建成国家涉农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累计引进国内外一流科创团队94支,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20余项,涉农研发投入近12亿元。

推动成果转化大平台

近年来,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彰显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超强筋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44”,2022年实打亩产达808.6公斤,再次刷新我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中畜长白半番鸭”新品种年出栏量超过2000万只,在国内肥肝市场的占比迅速提高到40%,打破了半番鸭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农业科技成果,从中评选出100项前沿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和1000项优秀科技成果现场发布,涵盖绿色种植、健康养殖、智能机械与装备等多个领域。

至少24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达成了成果转化和战略合作,累计签约金额超20亿元。其中,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与武汉中油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高产高油优质多抗适机收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的专利转让协议,转让金额达3300万元。

“中油杂501”是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将耐密植、耐盐碱、高产、高油、优质、多抗、花期集中等优异性状聚合于一体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曾创下长江流域油菜高产纪录和盐碱地油菜高产纪录。

“品种专利转让后,通过公司化运营,将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在3年内成为全国年推广面积前十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科技奖励,使其发挥更大价值。”油料所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程晓晖告诉记者。

在同期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教机构成果转化圆桌会议上,中国农科院联合全国34所高校、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共同发起并签署“以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倡议书。各与会单位表示,将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共同促进提升单产行动全要素推进,努力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将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尽快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双方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发挥科研创新动能。在洽谈合作上,双方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样板示范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合作目的、合作思路、人
2023-03-16 10:50:00
丰乐种业与广东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水稻种业高质量发展。最后,双方就进一步深化高水平科企合作、加强资源和技术共享、科研基地合作共建和人才联合
2023-05-10 16:41:00
让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报让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侧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颖见习记者赵艺璇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展河南省兰考县展区,参展观众正在品尝地方特色农产
2023-11-03 04:44:00
...推动水稻科技创新放在科技创新的突出位置,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及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方面全力支持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为三明市水稻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
2023-08-15 01:16:00
...稻播种的农时,腾出更多油菜种植田地。”重庆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重庆油菜创新团队带头人的黄桃翠,多年深
2023-02-02 00:55:00
...公司董事长陈华璋说。作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重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依托该院水稻所进行成果转化,培育和主推的品种有常规稻筑香19和杂交水稻兴两优578
2024-04-25 06:59:00
市农科院“晒”出农业“科技范儿”
...,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服务,在高温逆境优质水稻品种培育、超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创制、加工型辣椒品种选育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有影响力
2023-02-02 04:25:00
谢华安院士的大田情怀
...。该试验站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领衔,联合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团队和市县农业专家,共同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专注于优质特种水稻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在此期间,谢华安院士在特种
2023-12-29 00:38:00
“全产业链”集聚赋能农高区发展
...点开花。其中,佳木斯国家农高区亮点纷呈,一批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2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建三江国家科技农业科技园区晋升为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年来,佳木
2023-10-17 06: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我国新型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
2025-10-12 10:52:00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威海市商务局围绕促消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紧跟国家、省级、市级各级各类消费提振部署安排
2025-10-11 17:10:00
从精装到智装:百川装饰20年新范式在深圳启航
新范式·新百川·新未来:20周年发布品牌与战略升级近日,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逾300人齐聚深圳百川装饰集团20周年现场
2025-10-11 17:11:00
聊城首家无缝钢管制造企业汇通集团:年产85万吨钢管,远销全球30余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4:00
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