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一碗麻辣烫拉出文旅流量延长线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4 03: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调出人情味,共赴烟火气

一碗麻辣烫拉出文旅流量延长线

本报记者 康劲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4日 02版)

阅读提示

“土味”的路边小吃成为一座城市的引流爆款。其实,吸引人的不仅是一碗麻辣烫,更是这里的暖心和友善。厚道甘肃用行动浓缩了最真实的“诗与远方”。

从3月初开始,甘肃天水的一碗麻辣烫火爆各大平台,引得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今年清明节假期,天水市旅游订单量暴涨,同比增超21倍,3天内接待游客超过90万人次。节后一周,单日客流量仍保持在15万人次左右。

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土味”的路边小吃,怎么就成了引流的爆款?答案不难揭晓:热辣滚烫的背后是浓浓的人情味,鼓乐喧嚣奔赴的则是一场市井烟火气。

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宠粉”

走进天水,时时处处会有一种“被宠”的感觉。来自陕西的游客林女士说,“假期的天水人山人海,没想到还会有爱心车队免费接送。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麻辣烫,更是天水人的暖心和友善。”

原来林女士一行在游览伏羲庙后,准备前往天水南站,因为赶时间便求助执勤交警,没想到,仅仅几分钟后便坐上了志愿服务车队的爱心车。

清明小长假期间,随着客运压力增加,当地400多名私家车主组成志愿者服务车队,通过当地交警在“天水麻辣烫志愿者服务车”微信群里的调度,为外地游客提供了及时暖心的服务。

为保障游客尽兴游玩,当地还增设外地游客行李免费寄存室;对各大商户进行定期食品安全检测,确保吃得放心;爱心企业为游客提供免费饮料;天水市民也自发组织车辆到火车站接送外地游客;为解决停车难题,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腾出车位,外地车辆免费停车……将西北人的真诚好客体现得淋漓尽致。

3月11日起,天水开通了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羲通公交天水南站站长郑鸿安介绍说,“专线运营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50分,包含各地游客到达天水南站的最晚时间,让抵达天水火车站、天水南站的游客可以一路直达麻辣烫打卡点。”

与此同时,天水的街头仿佛到处都是“吃货节”+“吃货街”,舞蹈杂技、说学逗唱、社火锣鼓,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轮番上阵,荟萃了甘肃14个市州86个县区的不同风味特色美食和农特产品沿街待客,让远来的游客吃不完、看不尽、拍不够。

诱人烟火气的背后是久久为功

“早就对甘肃心有向往,这次蹭麻辣烫的热度,终于来到了天水,甘肃人的纯朴厚道果然名不虚传。”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说道。

事实也果真如此,此次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是甘肃持续推动文旅融合、拓展的必然结果。

2023年春节刚过,甘肃省文旅厅抓住刚刚萌动的出游市场机遇,全力推动文旅市场率先回暖。先后举办“好客山东·如意甘肃”双向游、“我和四季有个约会”等专题推介55场次,签订“引客入甘”协议120份。去年盛夏,甘肃省文旅厅又接连邀请“东方甄选”“房谋杜断”开展营销,策划举办网红创意大会等新媒体专题推广主题活动19场次。

许多从东部沿海城市来到甘肃的游客至今都记得,甘肃文旅曾策划推出石窟艺术探访研学、鸣沙山万人星空音乐会、中山桥边万人云集、洛克之路秘境穿越、大漠胡杨网红打卡等一系列创意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没让甘肃晋升为全国旅游业的“顶流”,但是足以拨动游客、吃货们的心弦。

甘肃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更是率先出镜、以身作则、卖力“吆喝”,通过直播、推介、“飚英语”等一系列动作,深入挖掘、解读宣传甘肃古城小巷、美丽乡村的烟火气。

那段“火热时光”里,“敦煌骆驼驮不完,根本驮不完”等诙谐的网络段子,让甘肃的烟火气弥漫在各个网络平台。

麻辣烫点燃的文旅热潮仍在上涨

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近来甘肃全省总动员,以“吃”引“游”、以“吃”导“购”,延长文旅“流量”。

近日,2024年天水麻辣烫文旅展演季在天水会展中心热闹开场,各具特色的文艺套餐轮番上演,为因麻辣烫而点燃的文旅市场热潮持续“上分”“圈粉”。据了解,本次文旅展演季从4月2日持续至5月30日,在此期间,来天水吃麻辣烫的游客可在会展中心品美食、看演出、购特产,与亲朋好友共赏陇上江南天水古城的大美景色和特色美食。

兰州市整合景区促销、民俗展演、踏青赏花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 “春日出游,赏花踏青”等34项文旅活动。至4月30日,外地游客凭借抵达天水的交通客票、住宿票证等,即可享受在兰州乘船游览黄河美景的门票半价优惠。

甘肃全省A级旅游景区在不同时段均推出景区免门票或门票半价等多种优惠措施。至5月31日,外地游客凭抵达张掖前7日内在天水的住宿发票,即可享受张掖部分景区免门票和星级酒店优惠等。此外,各地还安排旅游景区景点采取提前开园、延后闭园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与此同时,甘肃省文旅厅组织的“甘肃麻辣烫及特色美食大PK”和“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展销”活动也“热辣添彩”。临夏州的东乡手抓羊肉、酒泉市的炕血肠、张掖市的山丹炒拨拉、定西市的麻麸包子、平凉市的羊肉泡馍、陇南市的搅团等特色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和市民们前来品尝。

不难看出,如果天水麻辣烫有“秘方”,一定是厚道甘肃用行动浓缩了最真实的“诗与远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天水麻辣烫”衍生产品种类繁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游客在代销点购买麻辣烫底料和粉条。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游客在展销会上选购文创产品。新甘
2024-04-10 03:57:00
理解城市|为何是天水?
天水麻辣烫爆火之后,就连西北人讲普通话前后鼻音分不清的梗也火了起来。当地提倡让外地游客优先吃麻辣烫、打出租车,据说为了识别是否有天水当地人伪装成外地游客,要念“风起云涌”四个字以
2024-03-25 10:41:00
22岁小伙辞职在杭州卖天水麻辣烫,人气让隔壁夜宵摊老板傻眼:忙一晚上不如他几个小时……
今年年初,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热度持续至今。据天水发布,截至昨天(3月26日)下午5点,全网涉及“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相关短视频和信息点击量达161.4亿次。随着甘肃“天水
2024-03-27 16:31:00
解锁,天水麻辣烫“流量”密码
近日,随着天水麻辣烫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大量的游客、美食爱好者组团前往天水,为的就是尝一口刚出锅的天水麻辣烫的美味。但是,对于拥有八千年历史的天水而言,游客们跨越千里,就真的
2024-03-19 16:05:00
甘肃天水:“吃货节”人气旺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4年3月16日,天水麻辣烫“吃货节”活动在甘肃省天水市古城广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美食博主前来体验“一碗手擀粉+一盘麻辣菜”的快乐。2024年3月16
2024-03-16 23:33:00
“麻辣烫流量”给天水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今年3月份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因为一碗麻辣烫成为新晋网红。大量游客从全国各地涌到这个西北小城,带来暴增的“流量”。如今,“麻辣烫流量”渐渐平稳,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麻
2024-07-04 18:55:00
天水麻辣烫京城“入夏”
这个春天,甘肃天水“接棒”哈尔滨,一碗麻辣烫火了。近日,“天水麻辣烫”频登热搜,不少人为了一碗麻辣烫奔赴一座城,而北京地区的天水麻辣烫门店生意也火爆起来,部分门店一天排200多个
2024-03-21 14:01:00
...市融媒体中心以专业的新闻敏锐性进行网络引流——一碗麻辣烫,“捞起”流量与留量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继山东淄博的“淄博烧烤”、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后,最近,甘肃天水麻辣
2024-04-18 09:59:00
热到爆!全国开了近1000家天水麻辣烫,“追风开店”怎么守住风口?
天水麻辣烫的香味,正渐渐飘出甘肃天水。天水@麻辣烫在当地走红后,其他省市的商家也纷纷加入这条美食赛道,自3月以来,多地掀起了甘肃麻辣烫开店热潮。天水麻辣烫商户数已近千家在企查查平
2024-04-03 16:5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