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治水兴水惠民生 山西做活“水文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8 13: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4月8日电 题:治水兴水惠民生 山西做活“水文章”

作者 杨佩佩 张馨 谭亮亮

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吴村湿地,河水潺潺,候鸟不时掠过水面觅食嬉戏,“水量丰起来”在这里成为现实。原来杂草丛生的水滩地、沼泽地,如今变成了一幅生态新画卷。

这得益于山西一系列的治水兴水措施。黄河水历来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水源,黄河水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对山西转型发展特别是对沿黄县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日,“法护黄河润三晋”采访团走进吴村湿地区,了解其治水兴水的“良方”。汾河吴村段生态修复项目位于汾河西岸的屯里村至曲村段。湿地建设在提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加强对地下水的补充能力,推进河流沿线地下水水位回升、储备能力提高。

治水兴水惠民生 山西做活“水文章”

临汾市尧都区汾河吴村段生态修复项目。张馨 摄

尧都区水利局局长左文忠介绍,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堤内新增蓄水面积129.1万立方米,蓄水量157.6万立方米,堤坝外湿地面积141.2万平方米,蓄水量205.8万立方米,滞洪量69.58万立方米。“蓄水面积的增加,将产生湿地防洪蓄水功能,可对蓄滞汾河上游洪水,涵养本地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山西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山西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体制机制,促进用水效率明显提高,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保障。

山西省水利厅政法处处长丰俊杰介绍,2023年,山西全年用水量控制在85亿立方米的总量目标内,全省共有73个县(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其中黄河流域54个。此外,2023年完成压减超采地下水量7500余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既定任务,并出台合同节水管理、“节水贷”融资服务等节水政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持续加强。

在晋蒙交界处的偏关县老牛湾,黄河进入山西,顿时气象万千。作为“引黄入晋”的始发站,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在晋蒙峡谷间绵延数十里,高峡出平湖,黄河由此清,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过去,虽然守着母亲河,山西北部却是中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不到500毫米,仅晋蒙地区年缺水量就达30亿立方米,人畜饮水非常困难。1994年,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的一声炮响,给晋蒙民众送来水的喜讯。

治水兴水惠民生 山西做活“水文章”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引黄入晋”的始发站。高伟 摄

“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的8个梯级中的第一个工程,左岸隶属山西省偏关县,右岸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田圃德说,该工程设计年供水量14亿立方米,其中向山西引黄工程供水12亿立方米,向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供水2亿立方米。

如今,工程实现连通黄河、汾河、桑干河,为太原和朔州、大同等地提供可靠水量。截至2024年2月底,万家寨水利枢纽累计向山西省供水61.33亿立方米。作为晋蒙两网最大的常规水电站,积极发挥调峰、调潮流及事故备用等重要作用,实现供电467.36亿千瓦时。

治水有为,兴水有方,节水有法。据了解,《黄河保护法》实施以来,山西黄河河务局联合省检察院高位推动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适用《黄河保护法》立案查处违法取用水案件3起。同时,积极协调地方相关部门合理分配耗水指标,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达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4: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安全保障看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启动
...——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在汾河源头所在地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华润电力忻州公司正式启动,生态环保专家和中央驻晋、山西省内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将从这里出发,走访汾河流域
2023-12-02 16:24:00
“黄河安澜·一泓清水入黄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西太原启动
...委网信办副主任郭江坪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近年来,山西将汾河治理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全流域治理,一体化推进,努力使汾河逐步实现“水量丰起来、水
2022-12-16 22:20:00
央媒看太原8月19日,《人民日报》以《山西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 治理流域环境 修复汾河生态》为题,报道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计划3年实施285个生态保护
2024-08-22 07:16:00
...:新华网新华社太原9月19日电 题:青山绿水入画来——山西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侧记新华社记者魏飚、柴婷滔滔黄河水,在山西蜿蜒前行近千公里,穿行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既形成了
2023-09-19 19:24:00
山西的母亲河汾河
来源:极目新闻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重要河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穿越太原、临汾、晋中、吕梁等市县,最终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注入黄
2023-10-26 12:17:00
山西强化法治力量 守护黄河安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4月7日电 题:山西强化法治力量 守护黄河安澜作者 杨佩佩“罚只是手段,震慑效果更加重要。周边居民往往缺乏法律意识,对于非法采砂等行为认识不足,而在
2024-04-07 15:06:00
一川清水、两岸锦绣——写在“清粼粼的汾河水”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之际
...汾河的雄伟壮丽、清澈灵动。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20年
2023-09-08 09:51:00
山西推进汾河、沁河等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山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山西省将加大对汾河、大清河、桑干河等重要河湖的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无人机
2023-04-17 15:39:00
...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详细介绍了五年来山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及未来工作计划。吴伟表示,山
2024-05-16 09: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轻轻点开手机上的智慧监管系统,就能清楚地看到灌肠、面皮等方便类食品小作坊的实时生产画面,监管人员可以随时规范小作坊人员现场操作
2025-11-03 07:00:00
在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有这样一群银发志愿者,他们虽已年华老去,却初心不改,以各自的方式持续发光发热,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5-11-03 07:00:00
10月31日,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新建二跑道上,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启航礼”欢乐跑活动。数百名参建者、航产职工及家属用一场3公里欢乐跑和趣味团队赛
2025-11-03 07:00: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吉安市新干县城东新区作为当地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功能配套规划与落地情况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2025-11-03 07:05: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29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86条,其中,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办事处
2025-11-03 07: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10月23日,由香港玉湖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玉湖冷链(南京)交易中心项目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
2025-11-03 07:36: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第三批江苏省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记者了解到,此次南京共有汉口西路134号居住区自主更新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
2025-11-03 07:37:00
宁淮城际南京段建设迎新进展
近日,航拍宁淮城际铁路南京特大桥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其左幅已合龙,为南京北站通车及南京段建设提速。线路建成后,宁淮1小时直达
2025-11-03 07:3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吴春霞 通讯员吴梦慈叶云露2024年11月1日,全国首单绕城高速公路公募REITs——华夏南京交通高速公路REIT(以下简称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现在小区里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现象少了,消防设施也更齐全了,住着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江宁区东山街道辖内一居民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说
2025-11-03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南京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2025-11-03 07:38:00
万余名跑者参与,赛事力推“零排放” 高淳“螃蟹马拉松”昨鸣枪开跑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通讯员毛玉琦蔡伟)11月2日上午,2025高淳马拉松(以下简称高马)鸣枪开跑
2025-11-03 07:38:00
继石家庄都市圈之后,今年第二个都市圈成功晋级“国家队”。 近日,吉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于8月22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
2025-11-03 07:41:00
河北滦南:菜花迎丰收 农户采收忙
河北新闻网讯(郭艳芳、刘佳男)当前,正值菜花丰收的黄金时节。在河北省滦南县桑园村的田间地头,种植户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菜花采收
2025-11-03 07:51: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八):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
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交通一体化催生同城新生活——大数据里“读”河北(八)10月23日拍摄的秦唐高速公路
2025-11-03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