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井拔凉”浸润的夏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4 10: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

旧事

“井拔凉”浸润的夏天

□ 米丽宏

盛夏时节,阳光炙烤,地面温度越来越高:草木庄稼恹恹打卷儿,青石烫得令人跳脚,河水也温吞吞的,没了凉气儿。

在那没空调没冰箱、鲜见老冰棍的年代,夏日清凉多么难寻啊。半夜风、连阴雨、黎明露水,算是吧,但它们都不及深井里打上来的“井拔凉”来得可心。

所以往昔村里人评判是否凉快,爱以“井拔凉”为标准。又热又渴又累时,一碗井水咕噜噜喝下,解暑,解渴,又过瘾!你真的能觉察一股清凉在身体内行进的路径:从喉咙一路向下,直达肺腑,进而渗透全身毛孔。“嗦”地起个寒战,清凉降临。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井拔凉”,是村里孩子最好的冷饮。每每一身大汗跑回家,大都是先到水瓮前,揭开枣木瓮盖儿,俯身弯腰捉住水上漂的葫芦瓢,舀半瓢水,咕咚、咕咚,小牛一样喝下去。有那么一丝甜,有那么一点凉,还有那么一种葫芦瓢的植物清香。

我喜欢跟着娘去井台打水,看一桶水在辘轳“吱哟、吱哟”的搅动中,缓缓从井深处升上来——铁皮桶被浸得湿漉漉的,还带上来一团来自大地深处的清新水汽。井水在桶,亮亮晃晃、盈盈欲溢,连眼睛都能感受到几分凉意。

村子里水井不少,巷口路边,隔不远就能看见一围石井台。井边一般都有树,绿伞如盖。开花时节,花香清新、花影朦胧,更衬出井台的古老。

井台边每天都很热闹,笑语问候,桶声叮当,“吱吱呀呀”的水担声一路吟唱。男人们在这里纳凉歇息、聊天议事;女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谈论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孩子们戏水、玩闹,不亦乐乎;过路的外乡人也爱在井台边停停脚,喝一口井水;下田归来的人,倾桶一歪,倒出井水洗把脸,再冲冲脚上的泥巴……

取水高峰期过去,以水井为中心辐射出一条条水迹泼洒的“毛毛道儿”,伸向各家各户,那是一幅真实的市井图啊。

夏天吃面条,最美是井水里过一遍。熟面条经冷水一激,忽地一缩,不黏了,不烫了,更加滑溜筋道了,爽爽利利、温和适口;这样一碗“过水面”,浇点儿啥卤都是美美的。尤其是将黄瓜切丝,蒜末麻油一调,腌制后加入凉白开,撒一点油炸芝麻、花生碎……

端午节后,家里一时吃不完的粽子,装在荆篮里,系入井深处冰着。恒常低温的水井,像冰箱一样保鲜。家里买来西瓜,汲新鲜井水泡上,一顿饭工夫,西瓜便添了凉气,沙沙绵绵,如糖如霜,似乎还添了几分甘甜。将瓜尖儿含吮口中的那一刻,哦呀!那真是炎炎伏暑的人间天堂!

拔凉的井水,烧出了茶炊饭香,也灌出了满园青绿。菜园因井水的浇灌,从芽到茎、从花到果,蓬勃水灵一片生机。

我家的三分小菜园,距离皂角树下的老井很近,但沿着弯弯曲曲的渠沟入园,水路却拉长了3倍。我爹浇园,总选在午饭后的正午时分。爹摇辘轳,娘守菜畦,我看护弟弟妹妹。我常常带着他们,一字排开看我爹摇辘轳。爹站在井边,轻扶辘轳,让它哗啦啦旋转着,绳子上的水桶一直落入了井深处。爹将井绳一摆,咣当打一斗水,又摇动辘轳,吱咛吱咛绞上来。手一揽,水桶着地;脚一蹬,水桶一歪。清凉的井水哗地涌出。它们在青石板上鼓起筋肉,状似绳索,伸向了青草杂花儿的渠沟,再缓缓爬进菜畦。

我还喜欢“井拔凉”那清凉一“激”。清晨揉着眼走出卧房,扑面而来的是滚滚热浪。去梨树下水盆边,掬一捧水扑脸上,“哗”,身心一激灵。井水相亲那一瞬,停留于身体内的朦胧睡意,被轻轻冲去。一个新的日子苏醒了,鲜活了,有了希望的水光。

“井拔凉”,这活泼的泉,这清新的水!它自带的温度,不与外界气温攀高低。心如井水澄澈平稳,日子便井然有序,生活便日月恒常。

在“井拔凉”给予的人生启示里,我挥挥手走向生命的远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人不慎落入井水中警民合力救援
...所民警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不慎落入水井中春寒料峭泡在井水中的老人全身湿透直打哆嗦紧紧攥住救援绳子才勉强将头部露出水面稍有不慎便会全身没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急辅警王启海自告奋勇下井救
2023-03-16 14:30:00
家乡的烩菜
...浅的沟槽,是人跟光阴扯锯留下的印记。人们用辘轳摇来井水,浣衣淘菜。井水送走一拨人,又迎来一拨人。一拨一拨的人,看似不重样,却都熟悉井,也熟悉井绳。为这份默契,人们轻车熟路开始
2023-01-29 23:59:00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希望,考虑到当日气温低,且井水冰冷、井下情况复杂,加之坠井的老人年过花甲,现场指挥员立即下达救援命令。随后,救援人员在井口架上救援三脚架,穿戴好个人防
2023-01-13 05:56:00
云南昆明一名六旬老人不慎掉入水井,消防人员下井救出
...深度有8米,水面距井口约3米多。考虑到当日气温低,且井水冰冷、井下情况复杂,现场情况十分危急。救援人员迅速制定了救援方案,在井口架好了救援三脚架后,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穿
2023-01-02 21:17:00
创新沉浸式美学意境体验,水井坊·井台美学盛典正式启幕
11月9日至10日,“酒中美学,美在酒中”水井坊井台美学盛典在南京盛大启幕。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融合了传承600余年的美学精髓,
2023-11-11 14:33:00
老汉深夜乘凉不慎掉入井中3人合力救人
...桶扔下井,打算将老人拉出,但落井老人年事较高,加之井水寒凉侵身已久,老人已经体力不支,无法将老人拉上来。3人先让老人趴在水桶上作个支撑,与此同时,拨打了110和119求助。很
2023-08-03 20:59:00
古人打井,为何要扔一直乌龟进去,原来是要干这3件事情
...是一把好手,人们就把玄武认为是鲧的化身,把乌龟扔进井水中,是希望这口井得到玄武庇护,永不干涸。玄武第二:乌龟最让人觉得它特殊的地方就是寿命,“万年龟”、“千年王八”这种说法,
2022-12-27 04:02:00
文学作品中的误历史读,以《三国演义》为例
...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2023-12-27 14:33:00
你知道这些“龙”井吗?
...护井栏的圆形铁圈,井栏内部已经被绳索磨得布满深痕,井水清澈透明。在古井旁的墙上,悬挂着一块红色的牌子,上面用白色的文字写着“滚龙井”“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等文字。
2024-01-30 08: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国AI神经介入的“出海样本”:强联智创的东南亚突破与全球雄心
中国AI神经介入赢得全球瞩目,强联智创海外首展即斩获订单。“今年下半年,我们才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尝试参加了一些国际展会
2025-11-17 12:46:00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专家详解马拉松赛前赛后注意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今天,备受期待的2025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2025-11-16 08:43:00
脊柱微创手术优缺点一次说清楚
随着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发病率升高,手术治疗需求逐年增加。传统开放手术因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
2025-11-17 04:59:00
早产儿救治的关键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和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7 04:59:00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