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技术传承 贵在匠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8 07: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为了尽快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要领,每次下班后,他都会跟在老师傅们身后“偷师”几个小时。通过长期努力学习,他从数控机床的技能“小白”成长为专啃技术“硬骨头”的专业名师——

技术传承 贵在匠心

技术传承 贵在匠心

近日,王明明(右一)与徒弟讨论产品加工细节。

技术传承 贵在匠心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好学 技术“小白”成长快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经开区的六安永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加工车间里,王明明正在和徒弟周晨阳讨论一款零件的加工工序细节。

前一天晚上刚刚上了小夜班,王明明这时候本应该在家休息,但徒弟的一个求助电话,王明明便又回到了车间。作为一名“技术控”,只要说起工作,王明明总是精神十足。

1985年出生的王明明,长得颇为白净,乍一看很难把他和车间工人联系到一起,然而他已经获得了安徽省技能大奖和全国优秀农民工、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永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一数二的数控车工好手,专啃技术的“硬骨头”。

2010年,王明明从杭州回到老家六安,进入永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数控车加工工作。“我在杭州的工厂工作了4年,但从事的工作和数控机床毫无关系,也没有什么科班学习的经历。来到‘永达’,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回忆起自己当学徒工的日子,王明明笑眯眯地说。

作为一名学徒工,在车间里可不能“等靠要”,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数控车工,就要眼里有活。王明明在工作之余,总是“牢牢”跟在几名老师傅身后,仔细观察老师傅们的每一个工作细节。遇到问题,他就向老师傅们询问。“为了尽快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要领,每次下班后,我都会‘厚着脸皮’跟在老师傅们身后‘偷师’几个小时。厂里的师傅们也很亲切,总是愿意在忙碌中指点我一二。”王明明说。

没有科班学习的经验,王明明便自己买了数控加工方面的书籍在家苦读。“操控数控机床要求有全面的知识,要会编程、会看图,对产品结构、材料特性也要了如指掌。”王明明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数控机床,自己编写的加工程序冗长无比,而车间里老师傅编写的代码却十分简单明了。好学的王明明一边请教老师傅,一边啃专业书籍,拼命填补知识上的空白。

2017年,王明明得到了一个进一步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六安市开展的“名师带高徒”活动中,他作为学徒,跟厂里著名的技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詹求锋学习技术。成为大师的徒弟后,王明明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跟着詹师傅,一方面是学习他的技术,更多的是学习他钻研的精神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王明明告诉记者,詹求锋在工厂里负责技术攻坚,需要对技术进行各种创新升级。王明明抓住这个机会,了解了很多工作上先进的经验,在攻关项目中与师傅充分讨论,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么多年来我带了不少徒弟,王明明是其中最爱学习、最喜欢讨论的。遇到了问题,他从不畏难,总是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钻研难题。即便是现在,每每遇到技术攻关难题,我还是喜欢找他一同琢磨。”说起徒弟王明明,詹求锋竖起了大拇指。

钻研 技术“达人”屡破难题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王明明在公司的产品生产研发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承担起了新产品的试制研发任务。

2016年以前,“永达”在生产动齿轮的过程中,多采用内花键加工,造成了端面跳动变大,后续还要4道工序加工才能完成。落后的工艺使磨床砂轮损耗特别严重,且产品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针对此,王明明和车间工人一起研究解决方法。他大胆地采用静涨芯轴替代磨床芯棒,用车床替代磨床直接加工,工序一下就减少了2步,而且不再使用砂轮。“这款动齿轮是我们公司的主力产品,每月产量有几万件,靠着王明明的技术改良,为我们公司创造了很大的效益。”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2020年,王明明接到了一项任务,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批2000件蜗杆的制作。“这批蜗杆对齿形加工要求很严格,精度要求控制在0.01毫米以内。我们工厂以前就生产过这款产品,但批量很小,采用螺纹磨床加工,用这种工艺,一天两班工人最多只能生产20件。”王明明告诉记者,这次要求10天交货2000件,公司上下非常重视,将这一技术攻关难题交给了王明明。

时间紧、任务重。王明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技术改良中。既然使用螺纹磨床技术效率难以提高,王明明便果断摒弃了老加工方法,从改制刀具、优化程序等方面入手,只用了短短一两天就完成了技术升级,全程使用数控机床完成了该款蜗杆的生产。采用新技术,一个班的工人一天便可以生产100多件产品,最终成功在期限内完成了该批次蜗杆的生产任务。

钻研图纸、琢磨材料、装备刀具、编写程序……心细如发的王明明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一道程序都认真小心对待,每一次都成功完成了产品的试制工作。

传承 匠心精神是根本

从技术“小白”到“达人”,王明明始终不变的是一颗匠心。从入厂之初指点他技术的老师傅,到“名师带高徒”中教导他的大师詹求锋,工匠精神在以詹求锋、昌春海、王明明等人为代表的永达机械一批批工人师傅中传承不已。

“技术要进步,企业要发展,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大家一同发光发热。我希望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大家一同前进。”王明明说。这些年来,他注重以身作则,为公司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

2018年底,王明明被六安市人社局评选为2019年度“名师带高徒”名师。周晨阳、刘绪成两名青年员工成为王明明第一批徒弟。面对两名并不比自己小多少的徒弟,王明明尽心尽力,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还积极带领他们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每当刘绪成和周晨阳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王明明总会亲自示范加工过程,讲解编程难点,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自掏腰包为徒弟们购买专业书籍让他们自学。

“王师傅就比我大5岁,既是我的师傅,也是我的大哥。遇到问题,他从来不藏私,总是倾其所有,将技术和经验与我们分享。每次他接到了新产品的攻关任务,也总是叫上我们两个徒弟,一边讨论一边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说起王明明,周晨阳的语气中既有尊重、也有感激。

在王明明的教导下,刘绪成、周晨阳取得飞快进步。2020年,两人参加六安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数控车项目一、二等奖。

“无奋斗,不青春。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对我既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将不忘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匠心传承接续下去。同时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将继续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王明明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改变。”美中电商贸易协会执行会长、风雷集团执行总裁王明明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自参与创办跨境物流公司起,王明明深耕跨境电商行业14年,在她看来,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正处在蓬
2024-10-26 21:29:00
《我们的日子》五个小孩结局:雪花考清华,思宇接替杨大山成老板
...体检,到处问医生,就想在他长大之前治好他。可是医疗技术太落后,一年又一年,六年过后,王明中依然没有办法治好,还被一群孩子堵在厕所,揭穿了父母一直以来的伪装,原来他有病,原来他
2023-02-14 19:55:00
《我们的日子》王明中的结局,真是令观众失望,白白牺牲了严冰
...和刘淑霞这个大家庭,可以说是一地鸡毛。王宪平的儿子王明中因身体的残缺,长期被姥姥偏爱,养成了自卑敏感的性子。而王雪花从小到大风风火火,总爱闯祸。至于弟弟王宪安,更是让王宪平操
2023-02-27 21:33:00
《我们的日子》雪花永远不知,明中的日记本背后
...宪平和刘淑霞心里永远的痛,他们一直想要治好他,奈何技术不够,钱也不多,不敢轻易尝试。明中知道家里的情况,知道爸妈问他这话的意思,是想让他妥协,选择工大,可他不想呀,于是他用“
2023-02-15 15:52:00
“大师列传”国际版|王明明:诗心涵泳,丹青立境
...话,你就会有信心。中国的艺术必须得按中国的来走。”王明明,五岁习画,六岁已拿下国际绘画大奖,被誉为“神童画家”。师从李苦禅等多位当代国画大师,深受传统文化滋养,并执着探索传统
2023-01-27 15:26:00
丁克18年,我42岁怀孕,没想到丈夫侄子得知后,砸了我的车
...没有孩子。原因是我们曾达成一个承诺——让王强的侄子王明在我们老去的时候来照顾我们。王明是王强的大哥的儿子,比我们年轻十多岁,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我们觉得既然是家人,让他来照顾
2024-02-09 14:16:00
突然听不见?别错过“黄金救治72小时”
...不少见。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科中心副主任、耳内科主任王明明提醒,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治疗无效率,要注意抓住其治疗的黄金72小时。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升高青少年儿童也不少见山东省耳鼻喉
2023-10-10 09:06:00
我们的日子6:看到严冰的结局,才懂为何大家都纷纷弃剧的真相
...活于他而言,没有味道,没有生机,更没有光。长大后的王明中自私自利王明中四岁,被检查出没有睾丸,会影响生育。妹妹还没有出生之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有的疼爱都集中在他身上。想
2023-02-24 20:41:00
照亮困境孩子的成长路
...照亮困境孩子的成长路——记巨野县交通局“爱心妈妈”王明明在今年全市的“三八”妇女节表扬大会上,来自巨野县交通运输局的王明明作为巾帼典型作了事迹报告。志愿服务7年,她组建了66
2024-03-20 10: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世世太平——近现代中国画大师精品展”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世世太平——近现代中国画大师精品展”今天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亮相
2025-09-09 19:32:00
“传承好家风·墨韵淬匠心”全市职工书法公益培训班正式开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汪泷笔墨飘香沁人心,工会暖怀润心田。9 月5日晚,由济宁市总工会主办,济宁市工人文化宫、济宁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传承好家风・墨韵淬匠心”全市职工书法公益培训班正式开课
2025-09-09 19:21:00
直播间2600元“和田玉”手镯变玻璃!消费者历经波折终获退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磊 常学艺“谁会花2600元买个玻璃手镯呀?”9月2日,德州市民李女士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向记者求助
2025-09-09 19:20:00
预告丨明日,“河南造”的“十四五”答卷即将发布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9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2025-09-09 18:47:00
济宁市2025年度“圣地人才一卡通”合伙人招募公告
为进一步优化济宁市人才发展环境,引导市场主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多市场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人才与市场主体的共赢,即日起启动2025年度“圣地人才一卡通”合伙人招募工作
2025-09-09 19:19:00
脊柱微创技术新突破!平度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UBE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在颈椎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脊柱外科杨威医生运用UBE微创技术成功为一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解除病痛
2025-09-09 16:56:00
【我为群众办实事】4面锦旗,书写警民暖心故事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葛万彩)锦旗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个温暖的瞬间、是困境中伸出的援手、是难题前坚守的身影,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感谢
2025-09-09 16:57:00
阳信县中医医院:内外科联合施治解病痛 患者赠旗致谢显真情
鲁网9月9日讯近日,阳信县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一名双侧下肢血管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入院后,曹守豹主治医师根据患者下肢动脉CTA情况
2025-09-09 16:57: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公益敬老进家门 暖心服务伴夕阳
鲁网9月9日讯为让辖区老人感受关怀、安享晚年,阳信县流坡坞镇组织志愿者开展尊老敬老公益活动,一群带着清洁工具、满含热情的志愿者们走进老人家中
2025-09-09 16:58:00
鲁网9月9日讯近年来,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始终践行国有银行使命担当,多措并举满足退役军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一站式打造金融服务方案
2025-09-09 16:58:00
暴雨夜,一个人,一面旗 ——记心系群众安危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富胜
大众网记者 亓秀宝 赵业超 济南报道9月5日下午,天依旧下着中雨,在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富家庄村村委办公室院内,村党支部书记李富胜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2025-09-09 17:02:00
时光塔:向“美”而行 且与“美育”共远方
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毕岸 孙艺宁 肖水莲在烟台黄渤海新区金沙滩畔,一座融合建筑之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与科技之美的文化地标——时光塔
2025-09-09 17:02:00
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新桥支行:火眼金睛破电诈套路 专业担当护资金安全
近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新桥支行凭借敏锐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高效的专业处置能力,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以实际行动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2025-09-09 16:39:00
张玉医生:以耐心换安心 平凡岗位上的守护天使
大众网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展德田 青岛报道“张大夫,这面锦旗您一定要收下!”9月8日,流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驿站里
2025-09-09 1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