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聆听创新故事 感受科学家精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4 06: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大桥挺立、高铁奔驰、蛟龙入海、神舟飞天……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岁月长河中,什么故事得以记载?什么物件动人心弦?记者探访我省3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科技工作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寻找宝藏。

致敬科学家 种下科学梦

“这就是先进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吗?居然有这么多功能!”“这个米粒大小的东西,竟然能发出太阳亮度同量级的光,简直太神奇了!”在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一群初中学生正悄声讨论着与光机电相关的科创产品。

光机电研究院是以光机电为研究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建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到产业化的整体运营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光机电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邀请青少年走进来”这种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宣传活动已多次开展,就是要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动力,照亮科研探索之路。

“科技创新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我们希望在培养广大青少年科创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从中领悟伟大的科学家精神,能够在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增强勇担新时代使命的信心和决心。”光机电产业研究院成磊博士对记者说。

光机电研究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具备优质的软硬件设施。基地以晋城光机电产业发展为主线,将文献资料、图像视频、研究成果作为宣传教育的载体,通过讲述范守善院士为代表的院士专家求学、科研工作的曲折经历和他们胸怀祖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甘于奉献的光辉事迹,以及光机电产业研究院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紧跟国家需求取得的系列重点科技成果,让青少年感受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精神和信念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营造出热爱科学、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献身国家的浓厚氛围。

探究科学的奥秘,学习院士精神,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青少年们在这里尽情感受祖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基地组建以来,研究院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集聚优势,通过组织活动参观、承接宣讲服务、打造科技论坛等方式,接待青少年前来参观。在长期的项目建设和科技服务中,涌现出一批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是青少年的教育基地、科学家的集聚平台、创新发展的展示窗口。“科学家的故事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故事,是传承科学家精神最佳的载体。在一代代赓续传承中,科学家精神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光机电产业研究院院长郭文忠表示。

科学家精神铸就丰硕科研成果

重型机械,国之大器。普通人平日很难见它们的真容,更别提对它们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细节进行了解,直到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后,才让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这些重型机械。研究中心采用大量的设备模型、历史实物、影像资料等史料,充分展示了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科研人员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

“我们中心面向重型装备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解决国家‘卡脖子’工程问题为己任,瞄准世界技术前沿,主攻国家战略急需,经过几十年攻坚克难,培育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技术推广-工程化应用’的完整产品研发链条,开发的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机械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据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国内唯一的重型机械领域工程研究中心,多年来中心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期间也诞生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研究中心将这些案例进行精心挖掘整理,展现给前来参观的观众。

“这种延长大型钢板轧机轴承寿命方法与技术,解决了轧机轴承烧损问题,改造进口设备承载结构,保证大型轧制生产线连续生产。空间机构大型钢板滚切剪机和液压滚切剪技术与装备,打破了跨国公司的长期技术垄断,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另外大型宽厚板矫直成套技术装备,填补了众多国内外空白。这些技术均是业内顶尖的成果,是黄庆学院士团队通过数十年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取得的。”基地讲解员告诉记者,前来参观的青少年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科学家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好科学家故事,鼓励大家在科技强国之路上挑大梁,当主角。

研究中心将科研团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突破创新道路上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的艰辛历程展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研究中心青年科技工作者表示,“致敬大国重器托举者,科学家精神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用创新和创造,走出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作为年轻人,要向前辈学习,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深化产学研用 助力科学传播

经历了700多次的试验失败,攻克了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太钢“手撕钢”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以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转化,诠释着每一位科技创新人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勇担大国重器的使命。

“手撕钢”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展馆面积约300平方米,依托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现场生产车间建设,与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现场生产车间形成了“独立展馆+生产现场”一体化流程展示。展区从历史沿革、产业布局、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创新工作平台及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进行展示。”精密带钢公司团委书记、科技管理员郝雅丽介绍道。从8号厂区大门进入,沿着同工艺路线精密吻合的展览路线参观。从主展台、轧机、清洗、光亮线到手撕钢卷展台、拉矫、纵切,参观者可以看到2台四立柱20辊可逆冷轧机、2台全氢光亮退火线、1台二十三辊拉矫机组、4台精密纵切机组等国际先进装备。这些高等级精密带钢产品生产线,充分展示了基地在科技创新和生产能力上的实力。

“愿你们永葆好奇心、想象力,扬起科学的风帆,星辰大海和未来都属于你们!”这是作为山西省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王天翔在进行公益科普时对青少年的希冀,也是“手撕钢”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一直以来秉持的信念。为了更好传播“手撕钢”科研精神,基地优化人才配置,打造了一支直面受众、综合素质高的科学讲解团队,并构建了以综合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人员为支撑的人才储备体系。基地希望通过展品展示、科研团队故事展示、研发历程的文物资料展示,多角度、沉浸式地传递精密带钢“手撕钢”科技创新精神。“我们会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作出重要贡献。”郝雅丽说。

本报记者沈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09: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序幕都市快报讯 如何做好科普?有人穿越时空向过去的科学家找答案,有人通过身边的一个苹果发现了科学的美妙……谁来做科普?一线科技工作者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科学故事,新媒体的弄潮儿
2024-09-15 07:37:00
...学生代表们进行了面对面科学知识交流互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特邀嘉宾郭红锋研究员为学生们带来“弘扬科学精神”专题报告。除此之外,主会场还开展了涵盖物理、化学、AI、天文
2024-05-21 01:00:00
扎根西北,探究大气变化机理(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③)
...气候研究——扎根西北,探究大气变化机理(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③)本报记者 宋朝军黄建平院士(中)带领学生在野外科考。兰州大学供图人物小传黄建平,1962年
2024-09-18 06:30:00
科学种子 种下心田
...wsimg/984/257/5d99e91a3579042eada3a7da711c83eaec8c6613.jpeg\"/>“科学家们不是跟我想象中那么严肃
2022-12-16 16:18
突破!超分辨光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光存储
...端黄晓慧2月22日,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光存储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
2024-02-22 11:57:00
寥寥几笔下拳拳报国心
...家和人民创造价值,继承并发扬这种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厉茗说。从本科生成为直博生后,厉茗的时间分配有一些变化,但她还将保持一定频次的讲解,在她看来,这些讲解在让她保
2023-10-01 09: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 第 11 版)本报西安10月22日电 (记者龚仕建)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
2024-10-23 06:11:00
吉林好人·最美科技工作者|光学专家张新:要为中国光学事业打破关键技术壁垒
...中国科技征程道路上,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科学家,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与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建设。张新就是这样一名科学家,一名光学专家。张新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光学仪
2023-12-21 09:42:00
...中国的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就是著名光学科学家蒋筑英。蒋筑英,1938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蒋筑英迎来了人生中
2024-08-21 10:1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