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元璋做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以草根出身和残酷的政治手腕闻名于世,祖祖辈辈一直都是贫农,所以他能登上皇位,也是一个奇迹。
自从朱元璋登基称帝以来,为了体恤民情偶尔外出视察,这时走过来一位老妇人指着他破口大骂,那这位老妇人为何如此大胆辱骂朱元璋?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朱元璋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
朱元璋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可以说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从小连饭都吃不上的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以前他当和尚四处化缘的时候,可是没少遭到冷嘲热讽,毕竟连饭都吃不上,哪还顾得上那些流言蜚语。
可是现在的朱元璋今非昔比不同往日了,因为人家当上皇帝了,谁又有如此大胆骂他,那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做为一国之君怎能容忍他人的污秽之言,朱元璋生性残暴,对于抢夺他皇位的人绝不会心慈手软,而在身边伺候他的人更是每日提心吊胆。
但是自从当了皇帝以后,他非常的体恤百姓的疾苦,这些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可是有一天朱元璋外出视察,这时有一位老妇人指着他大骂:“你这个忘恩负义之人,我的儿子当年为了救你,把命都搭进去了,你可倒好,如今把这件事却忘得一干二净”。
朱元璋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疑惑的说道:“我什么时候做过这样如此过分的事情,那您的儿子到底是谁呀”?
这位老妇人说道:“他叫韩成,就是当年舍身救你的那个人”,朱元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岂能忘掉。那当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随着社会矛盾日益增强,为了反对元朝的统治,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朱元璋随之也投身其中。
在当时最有势力的两支起义军,一支是陈友谅领导的,另一支是韩山童率领的。
这个陈友谅在江州地区建立了陈汉国,与朱元璋所在的部队实力相当,一时间成为了朱元璋部队的最大竞争对手。
而朱元璋起初是加入韩山童的起义军,很快成为了他手下的一员猛将。
这个韩山童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据说他是大宋王朝皇室的后代,许多人听说他要起义,于是纷纷前来拥护他,自此元朝起义军诞生了。
在之后朱元璋收到好友郭子兴的邀请,便参加了这支起义军,朱元璋虽然出身农民,自幼没有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但他的智慧和勇气超出了一般人。
朱元璋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精神,表现的脱颖而出。
尽管当时的环境在怎么恶劣,朱元璋也未因此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决心。
随着这两支强大的起义军不断地殊死较量,双方始终都没能分出高下。而朱元璋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非凡才能,没过多长时间,成为了韩山童起义军中最杰出的将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在当地的威望是越来越高,军职也是提升的很快,据说朱元璋和韩成当年是一起参加起义军的,与他并肩作战成为了朱元璋最忠诚的部下。
朱元璋那时候治军有方,对待士兵相当不错,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所以很多人前来加入他的队伍。
韩成舍命救朱元璋
韩成以农民出身自幼习武,有着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在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时候,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他们两个在战场上并肩作战,每次在朱元璋危难之际韩成都会挺身而出,正是因为韩成的忠诚可靠,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军事友谊,鄱阳湖一战成为韩成最后一次保护老朱了。
然而鄱阳湖之战对于朱元璋和陈友谅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居然都亲自带着大军征战了,双方在湖面上展开了激烈战斗,但是老朱这边的战船与陈友谅的巨舰相比之下,实在是太渺小了,论实力老朱处于劣势。
但是朱元璋这次却上演了一次以少胜多的奇迹,好在朱元璋虽然缺少战舰,但是不缺猛将,有着战神之称的徐达,自告奋勇站出来打头阵。
在之后与猛将常遇春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当时徐达带领大部队袭击陈友谅大军,陈友谅一时营中大乱,急忙让手下驾驶巨舰前去应战,但是巨舰反应缓慢,徐达带领部下勇猛杀敌,很快拿下了这艘巨舰。
当然陈友谅也不是吃素的,并很快有了应对之策,双方在经过此番激烈战斗后死伤无数,对此陷入僵持状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后面这件事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
张定边可是陈友谅身边的一员猛将,也是他的拜把兄弟,还是陈友谅身边最为信任的人,果然不负陈友谅的众望,他缓缓使出阵营。
因为他得知朱元璋的所在位置,直接向朱元璋的舰船杀去,要不是常遇春及时发现,恐怕朱元璋早已命丧黄泉。
战船被张定边团团围住,危急时刻,朱元璋为了逃出包围圈,迅速将船只掉头,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乘坐的船只居然搁浅了。
在这生死关头,韩成挺身而出,为了让朱元璋顺利逃脱,他决定留下来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也正是那场生死抉择,韩成突然想出一个办法,他换上朱元璋的衣服,企图将敌军引开,好让朱元璋全身而退。
跟随自己多年的猛将去赴死,朱元璋显然有些于心不忍,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总得有人去付出生命的代价,韩成不去的话,那朱元璋就会必死无疑。
此时的朱元璋犹豫不决,韩成其实也不想让朱元璋就此失败,于是韩成跑到敌军面前,纵身一跃被淹死了。
韩成的英勇就义,是朱元璋得以成功逃脱的关键所在,敌军误以为是朱元璋跳河自尽了,就没有再去乘胜追击。可见韩成舍命救主,忠心耿耿的这种精神实属罕见。
也正是韩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就了朱元璋日后的辉煌,据说鄱阳湖之战持续了一个月之久。
之后朱元璋顺利出逃,在手下以及其他将领的帮助下掉头反击,一举歼灭陈友谅大军,取得鄱阳湖一战的胜利,最终一统天下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
被遗忘的韩成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并嘉赏了那些与他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那些有着突出贡献的功臣都封了爵位,却唯独把当年救命恩人韩成遗忘了。
或许有人说朱元璋没有忘记,虽然当年韩成后代得到了一些嘉赏,但是远远不如他当年立下的那些战功。
对于韩成的母亲来说晚年承受丧子之痛,一时无法接受,直到有一天她得知朱元璋外出视察,冒死拦下当街并大骂老朱。
朱元璋听完老妇人的诉说后,惭愧不如,如果没有当年的韩成,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这个曾经救过自己的忠臣,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最终还成为了被遗忘的人,按说不应该呀,这可是救命之恩。
这时朱元璋忍不住热泪盈眶,是自己辜负了救命恩人,赶紧向老妇人赔礼道歉,以弥补自己的感激之情。
随后朱元璋追封韩成为高阳郡侯,这可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毕竟鄱阳湖这一战,韩成可是立了头等大功。
封了个侯爵,这也算说的过去,之后韩成的母亲也得到了朱元璋的百般照顾。
朱元璋甚至还专门为韩成家人修建了郡府,让韩成的母亲以及子孙后代有了安享晚年的住所。
这也是朱元璋为了弥补当年韩成的救命之恩,对他当年牺牲的最好回报,而韩成的儿子韩观,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和青睐。
即使晚年的朱元璋大开杀戒,韩家人也未曾受到任何影响,反而一直在朝中做事,这些足以证明韩成在朱元璋心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英雄。
虽然朱元璋有时候生性残暴,但是对于韩成这件事,他并非过河拆桥之人,同时也反映出他知恩图报的一面,值得后人敬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