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钟明艳 占 琪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每天都要喝水,不同的药物服用时,喝水的量也有讲究。服用药物(如片剂、胶囊)时,一定要喝足够的水,否则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那么,吃药的时候究竟要喝多少水,还有什么其他需要注意的呢?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在这里科普相关知识。
水温:一般情况下,片剂服药建议用温开水送服,水温大约40℃,颗粒剂、散剂建议水温50∽60℃。药物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刺激性,水温过低会加重这种刺激症状,服药后会引起胃肠道出现不适感。但也有一些药物不能用温开水冲服,例如活菌制剂、胶囊类等。
活菌制剂药物:常用的乳酶生(含有活肠链球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金双歧(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肠球菌)等药物,都是口服活菌制剂,这些活菌怕光、怕温,不耐热,不宜用热水服用。
清热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用于各种热症的中成药,如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用凉开水(25℃)送服可增加清热药物的效力。
胶囊药物:如阿莫西林、维生素E等。装入胶囊的药大都对胃黏膜有刺激,或者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热水送服易使胶囊外壳提前化掉,降低药效或增加刺激性。服用此类药物以40℃以下为宜。
水量:散剂、颗粒剂用水冲服水量在50∽150ml左右,根据药量大小选择。
片剂:服用时需要150∽200ml,要有足够的水分包裹、稀释。
胶囊剂:至少300ml水,保证药物送达到胃部。
口服补液盐:每袋加入250ml温开水,可配制成最适合人体肠道吸收的最佳渗透压的溶液。一般来说,轻度脱水的儿童开始时按照50ml/kg、4小时内服完,然后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腹泻停止。例如,一名10kg的儿童服药量应为500ml,也就是2袋。而这2袋冲调的溶液,可以在4个小时内分次喝完。如果脱水情况严重,则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药。
特殊药物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及治疗痛风、排尿结石药物等一些特殊药物,为了减弱其毒性,避免对身体器官特别是肾脏的损伤,服药时应多喝水,建议2000ml以上,这样可以稀释并加快药物的排泄。
哪些情况下少喝水
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药进入胃肠道内,会覆盖在受损的胃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果饮水过多(超过100ml),会使保护膜变薄,影响药物疗效。
止咳糖浆类药物:药物成分部分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以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缓解咳嗽,而水会稀释药液,减弱止咳作用,所以服后15分钟内不宜马上喝水。
喝水不足带来的影响
损害食管黏膜和胃黏膜,使药物长期停留在食管中。如果药物浓度过高或刺激性特别强,会刺激食管黏膜,甚至导致食管黏膜癌变。同样,如果服药时饮用水不足,药物不能在胃内迅速溶解稀释,也会损害胃黏膜。
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患者在服用一些难溶性药物时,若饮水量不足,会使这类药物很难溶解,从而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降低它的疗效。另外,吃药时若多喝点水,可以减少胃酸对药物的破坏。
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排泄。如果服药时饮水不足,会增加肾脏药物的残留量,损害肾功能。
引起恶心呕吐,甚至窒息。倘若患者服药时直接干吞药物或饮水量不足,容易导致药物卡在喉咙里,引发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窒息。若胶囊外壳被口水溶解了,又会导致包裹在胶囊外壳里的难闻颗粒释出,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泡腾片禁止直接口服,需要溶解后服用,以免灼伤消化道;部分药物服用时推荐使用果酱、粥等服用,如孟鲁司特钠颗粒;生病用药时,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不应擅自用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