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王女士今年45岁,近几个月发现自己的月经好像出现了问题,经期比之前延长了4-5天,经量也比之前增多,王女士以为自己是更年期导致的月经紊乱,自己去药店买了点止血药服用,结果发现,吃药一段时间后月经量多的症状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这几天走几步就觉得心慌,双腿没力气,即使躺在床上,也觉得头晕、头痛,王女士赶紧到医院就医看病。医生告诉王女士,月经失调是需要完善检查,方可明确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包括了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经期长度、经量改变的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律。正常月经周期21-35天,平均28天(<21天,为月经频发,>35天,为月经稀发),正常经期2-8天,平均4-6天,正常经量20-60ml,超过经量>80ml为月经过多,而经量<5ml为月经过少。其实不是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是一样的,月经也不是刚好30天来一次,也不是每个月刚好5天干净,只要近一年内月经规律差不多,每次相隔的时间前后不超7天,一般就是正常的。
月经失调也叫异常子宫出血,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预示着许多健康问题,除开内分泌原因,有些可能因为身体的疾病而导致。
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有子宫结构性改变和无结构性改变。其中,有结构性改变主要包括:(1)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伴随痛经,临床上常见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进行B超检查可明确。(2)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临床上常见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3)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若平时月经规律,突然出现月经拖尾、月经期间期阴道流血需重视,行B超、宫腔镜检查可诊断,还有子宫内膜病变(比如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特别是围绝经期女性需要注意,反复阴道流血需排除此病;(4)生殖道的损伤:多次人工流产以及宫腔操作,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可引起宫腔感染、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人流后月经量减少或月经不来等情况,需及时就医。(5)生殖器感染:如子宫内膜结核,临床上常见月经稀发、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此类患者常有结核病史或者结核患者接触史,需要行结核菌素实验、子宫内膜活检明确。(6)生殖器的畸形,如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青春期无月经来潮,经期腹痛明显,外阴有囊状凸起,B超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
无结构性改变的异常子宫出血包括:(1)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疾病、肝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B超检查子宫双附件正常,抽血检查可能会发现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甲状腺素升高等,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会引起青春期延迟、月经量减少、稀发甚至闭经;(2)排卵障碍:因下丘脑—垂体—卵巢分泌功能失调,常见的多囊卵巢、高泌乳素血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稀发、经量少甚至闭经;(3)性激素药物使用不当:频繁服用紧急避孕药、漏服短效避孕药,可出现经期提前、服药后无诱因阴道流血;(4)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常见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5)还有一些精神因素,比如长期的精神压抑、恐慌、生气或者重大的心理创伤,以及营养饮食因素,过度节食减肥,体重过低,反之营养过剩,体重过重等,也可以引起月经失调,临床上常见经量减少、闭经等。
影响月经的因素特别多,月经偶尔提前或者迟到在7天内都是正常的,偶尔的不调可能和环境、情感、工作及学习压力有一定的关系,生活节奏恢复,正常月经也随之恢复规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正如前面所讲,月经不调的背后有多种疾病影响,如果反复出现月经紊乱,突然的阴道流血增多,特别是月经量超过平时两倍,且经期延长,还伴下腹痛,建议尽快就医诊治,千万不要自己乱用药,比如上述的王女士,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量增多,因为出血时间较长,导致了重度的贫血,所以治疗月经失调还需在医生的帮助下查明原因,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