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前置仓成新业态,传统零售应全面拥抱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7 09:41:00 来源:钛媒体APP

十年前,作为生鲜电商创新模式的前置仓进入行业视野时,充满质疑和争议。

不只是前置仓如此,几乎每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必然有此历程。

如今,从三个维度可以明确,前置仓模式不仅成立,而且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全新业态。

一是存在时间:在零售行业,十年时间足以验证前置仓模式有足够的生命力继续发展下去。

二是多样化发展:从自营的生鲜前置仓、仓店一体到开放的平台仓、垂直品类仓等。前置仓不再只是单一类型。

三是形成生态体系: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参与者和合理的利益分配。前置仓已经呈现出完整的生态体系。

前置仓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的通知》也提到,鼓励即时电商与履约一体化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基于前置仓的前店后仓、便利店前置仓、无人前置仓等多种即时零售业态。鼓励即时电商平台和即时配送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开展无人商业配送。

而传统商超、便利店的前置仓,以及仓店合一,包括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闪电仓,均属于这类“实体零售新业态”。

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和分析前置仓的发展历程、生态体系、有哪些新特点,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让参与其中的互联网平台、零售商、创业企业和投资人能够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前置仓。

亏损、倒闭的前置仓先行者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底。2015年在北京首创前置仓生鲜到家商业模式,推出“最快30分钟达”服务,6年后成功在美股上市。

次年,永辉超市大本营,一家叫做朴朴超市的前置仓生鲜电商悄然上线,开始深耕福建市场。

2017年,叮咚买菜在上海开出第一个前置仓,同样是生鲜到家,同样的半小时达货上门。4年后与每日优鲜同年在美股成功上市。

2018年,美团上市,次年上线美团买菜以前置仓模式进军生鲜电商领域。

可遗憾地是,前置仓的高光时刻停留在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上市的2021年,随着两家公司招股书的公开,巨额亏损被曝光在公众眼下。

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披露,履约成本是每日优鲜运营费用的最大占比,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9%、30.5%、25.7%。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了631个前置仓。2021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约9.74亿元,上年同期为6.16亿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数量为1375个,较同期翻了一倍,履约成本高达23亿元,占总成本的三成以上。

叮咚买菜同样不容乐观,自2021年六月登陆美股就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其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13.36亿元、201.21亿元和242.2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7亿元、-67.71亿元和-8.14亿元,三年内累计亏损超百亿。

2022年7月28日,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关停“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公司突然被曝面临“解散危机”。每日优鲜APP在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已无法下单,在线客服页面显示暂无客服在线。

上市仅一年,首创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在一夜之间,居然陷入“原地解散”的危机之中。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朴朴超市等只能放慢扩张步伐,截止2023年5月,朴朴超市仅在7座城市开展业务,美团买菜(现已更名为小象超市)仅在8座城市布局前置仓。

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在质疑前置仓模式。

只是,从整个零售电商行业的研究视角,「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却发现前置仓模式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颠覆式的改变,成为一个与互联网平台、商超、便利店、会员店相互融合,齐头并进的全新业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

前置仓的生态体系

一个新业态要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首先需要依托规模为基础。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相关数据,结合美团闪购等头部即时零售企业调研数据测算,从市场规模增长情况看,2022年和2023年前置仓模式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速超过50%。

从仓店数量增长情况看,2022年和2023年前置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00 %, 尤其是平台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250%。

前置仓成新业态,传统零售应全面拥抱

图: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24即时零售前置仓创新发展报告》

从报告数据,前置仓数量的年均增速之所以超过了门店数量,并不是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和小象超市这些自营生鲜前置仓的功劳。

毕竟仅2023年一年,叮咚买菜就关闭广州和深圳共38个前置仓;一季度业绩会透露,仅在江浙地区新增了15个前置仓。

而即时零售平台——美团创新的“闪电仓”、京东的前置仓便利店(也被称为平台仓),以及永辉超市的商超业态和山姆会员店业态等在不断加大前置仓的布局,才使得前置仓增速如此之快。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美团共开设超6000个闪电仓,2024年计划新增2000个。这些闪电仓的加盟者,原来也多数是传统社区超市、便利店的从业者,它们敏锐地抓住了线上需求,依托平台开设起了前置仓形态的便利店。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3年4月,永辉全国上线电商仓合计966个,其中线上全仓156个(覆盖22个城市)、高标半仓161个(覆盖44个城市)、卫星仓22个(覆盖重庆、福州、北京)、店仓627个(覆盖150个城市)。

通过行业交流信息获知,2023年,山姆会员店全国共拥有近500个前置仓。从2024年开始,每在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山姆会员店会同步在该城市布局多个前置仓,以单店+多前置仓模式覆盖整个城市所有消费者。

全国拥有约4000家实体门店的京东便利店,前置仓也成为今年发展的重点。截至目前,京东便利店共有约1000家前置仓,很多经验丰富的加盟商更倾于前置仓模式。

一边是自营生鲜前置仓不断关仓,一边是平台仓、成熟零售商加大前置仓开仓数量,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之所以出现,「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前置仓满足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其次在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下,一个全新的零售业态要不断获得高带发展,必然走向分工协作的阶段。

原来包括互联网平台、前置仓、配送骑手的所有环节全部自建自营的前置仓模式不仅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而且规模无法持续增长,在强大的行业生态里,显得不合时宜。

目前,前置仓完整的生态体系日渐成熟,涉及多个主体,主要包括前置仓商家、即时零售平台、供货商、第三方即时配送企业、 供应链企业以及技术服务企业等。

前置仓成新业态,传统零售应全面拥抱

图: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24即时零售前置仓创新发展报告》

第一个核心主体是前置仓商家是前置仓的拥有者和经营者,也是重要的商品组织者和供给方。像永辉超市、京东便利店、山姆会员店、美团闪电仓的加盟商家等都属于此类。

这些前置仓商家大都只负责线上网店的经营和线下仓、货的管理,主要在各类即时零售平台经营线上网店,部分拥有独立app,但仅服务现有用户。配送基本上由即时零售平台或第三方即时配送公司承接,自己不会自建配送体系。

根据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招股书和财报数据,自建配送骑手的成本占比就高达30%左右。但是美团和第三方即配公司由于有万级规模的餐饮外卖业务、服务于多个客户形成的规模和多业务协同效应,虽然配送骑手数量更多,但成本却要远远低于仅限于有限品类和仅百亿级销售规模的叮咚买菜们。

第二个主要的主体是美团、京东等即时零售平台,为前置仓商家提供线上平台运营和销售、数据及数字化赋能等服务。

一方面,即时零售平台拥有高频次消费的几个亿活跃用户,能为前置仓商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低成本流量来源,大幅降低了前置仓商家的获客成本。

另一方面,即时零售平台还为前置仓商家提供大量的配送骑手服务,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使得配送成本同样极低。

另外,即时零售平台还能在数据及数字化为前置仓商家提供赋能。美团的牵牛花系统、京东达达的海博系统都能很好地帮助零售商和前置仓商家在仓库管理、商品管理、拣货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三个主体是供货商为前置仓商家提供货源,主要包括品牌商、生产商、上游经销商等。

第四个主体则是第三方即时配送企业,为前置仓商家提供即时订单的履约配送服务。

第五个主体是是供应链企业,主要为前置仓商家提供仓储物流服务。

第六个主体是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为前置仓商家提供数字营销、进销存数字化管理等相关技术服务。

很明显,随着规模的不断增长,前置仓模式初步形成以前置仓商家为主体、以即时零售平台为中介、涵盖供应链上下游服务企业在内的完整生态体系。

这也标志着前置仓模式的优势明显,符合用户的长期需求,不仅完全跑通能盈利,而且增速很快,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已达万亿级。随着规模的增长,前置仓模式的分工也日益明确和细化,并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前置仓的新特点:多类型、全品类、全场景

由于拥有完整的生态体系,前置仓作为新业态还逐渐呈现出多类型、全品类和全场景的新特点。

前置仓作为新业态已形成不同类型,除了早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和美团小象超市的自营仓配一体的前置仓和商超、便利店构建的店仓一体(含店内独立分拣区)的两大类型之外,还出现了零售商自建的“卫星仓、云仓”;美团闪购开放加盟的平台仓(闪电仓、便利仓);以及歪马送酒、华氏大药房数字药仓、切果NOW等经营垂直品类的垂直品类仓;自动售货机在上线即时零售平台并形成系统对接之后,也成为前置仓的一种。

不同类型的前置仓有着不一样的经营特征和盈亏情况,综合财报数据和公开信息来分析,早期的生鲜品类前置仓,由于线上电商平台、前置仓和配送骑手均为自建自营,没有参与生态体系内的分工协作,仓配一体的模式由于城市与城市独立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盈利和增长压力都很大。

而以快消品类为主,通过加盟或零售商自建模式的闪电仓、卫星仓、云仓等便利仓和仓店一体模式,由于分工明确,实行仓配分离,加盟商和零售商负责建仓和运营,即时零售平台负责配送,经营成本和获客成本均较低,盈利状况良好。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了解,不同于传统便利店,必须要在人流量大、租金贵、物业费贵的黄金地段开店。前置仓模式的新型便利店只需要选择距离生活密集的区域3公里范围内建一个“仓”就行,不需要装修、门店设计,而且由于没有顾客到店,不用考虑货品陈列美观和设计动线,只需考虑方便拣货和骑手取件方便就行。

而且因为对选址的要求比较低,供应链、人员成本可以复用,因此,跑通一家仓的模型还可以借助各类即时零售平台覆盖的全国用户及配送骑手,快速实现全国多个城市的连锁经营。

山姆会员店的500多家前置仓目前仓均订单1000单,客单价230元,年GMV超400亿元。根据测算,山姆会员店的前置仓数量虽不及叮咚买菜,但其客单价和GMV已经是前置仓的TOP 1级别。

而早在2022年9月,永辉就宣布实现仓店合一模式在福州实现盈利,成为国内首个公开宣布实现仓店合一盈利的超市。物美超市在2022年4月同样实现仓店合一的盈利。

垂直品类仓,以单一的高毛利、高消费频次的酒水、保健药品、生鲜水果、宠物等品类为主,在单一品类的专业度和丰富度上形成差异化经营,并与经营综合品类的便利仓和零售商形成互补,同样因为仓配分离实现了盈利。

不同类型的前置仓开始突破单一品类和商品数量少带来的限制,从生鲜为主的前置仓正扩展美妆、宠物、百货、酒水、药品等多种品类,形成了全品类经营的新态势,同时前置仓的消费场景也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美团闪购的数据表明,前置仓的消费场景正在从“不确定性”的即时应急场景向“高确定性”的日常场景覆盖,将更好地融入各类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消费时段几乎覆盖24小时。

前置仓成新业态,传统零售应全面拥抱

图: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24即时零售前置仓创新发展报告》

而且前置仓与门店不一样的成本结构、运营体系、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使得前置仓与门店的经营冲突减至最低,可以服务于不同需求和消费习惯的用户群体。

天福便利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前置仓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与便利店相比,前置仓的选址、人力、水电等成本更低;二是前置仓内商品种类更多,能够覆盖24小时的消费场景,每类商品的品牌、样式选择也更多。

各项成本远低于门店,前置仓的价格优势开始显现,根据「庄帅零售频道」的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前置仓商品售价甚至低于电商平台。

即时零售平台只满足于不考虑价格但有即时需求的消费心智,正在被前置仓这一新业态所改写。

至此,经过长达十年,各大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公司的持续探索之后,前置仓模式终于发展成熟,终于跑通了这一个“弯腰捡钢镚”的难生意。这背后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小象超市、朴朴超市一众生鲜电商创业互联网企业的先行探索。

前置仓从出现到完善,也是实体业态不断升级迭代和成熟的过程,随着零售商(商超、便利店、会员店等)入局前置仓成为主力,推动着实体商家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成千上万加入美团闪电仓、京东便利店的小微前置仓商家和众多供货商、服务商共同努力的结果。

另外,前置仓的完整生态体系和加速规模发展,使即时配送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从而覆盖更多的品类更多区域,价格优势也日趋显著,互联网平台、零售商、前置仓、即时零售平台等各种零售电商业态进入平等、良性竞争的新阶段,形成互补共进的局面,消费者同样因此受益。

未来十年,前置仓的三大趋势

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的十年,拥有完整生态的前置仓新业态将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趋势之一:基于不同角色的优劣势研判,成熟零售商必将成为前置仓主力,与实体店、自建app形成互补,与即时零售平台在线上销售、数据共享、技术服务、数字化升级等多方面深入合作,加速线上线下融合,以规模为基础共同降低配送成本,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从永辉超市、山姆会员店的前置仓数量和经营数据来看,前置仓业态也是传统零售突破现有经营困境,重获新增长的主要出路之一。

作为山姆会员店的付费会员和永辉超市的老顾客,可以明显感知到山姆会员店和永辉超市的前置仓不仅能盈利,还显著提升了续卡率和复购率。

平时去山姆会员店和永辉超市消费,在北京一般耗时3到5小时时间。有了前置仓之后,商品最快30分钟送达消费者,大大提升了购物的频率和消费体验。

山姆会员数量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和永辉超市在2024年开始盈利,数量众多的前置仓功不可没。

趋势之二:前置仓生态体系将得到丰富和完善,未来十年会涌现更多前置仓商家、运营服务商、营销服务商和技术服务商,是趋势也是创业机会。

趋势之三:仓配分离的前置仓仍是主流模式,一是经营成本最低,二是能够借助即时零售平台快速实现全国连锁经营取得规模优势,从而具备电商平台同等甚至更优的商品力和价格力,并以更快的配送速度和退换货服务占据绝对优势。

作为前置仓业态的开创者,每日优鲜虽然倒下了,但创始人在十年前的那句“弯腰捡钢镚”言犹在耳。

新的十年,生意或许仍然不易,仍需弯着腰前行,但越来越多人对前置仓业态的未来却不再是犹豫和质疑,而是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观察|大润发、沃尔玛接连闭店,传统商超卖场发展如何破局
...受到线上零售的严重冲击,加上此前疫情使得超市实体店业态发展受到诸多挑战,多家国内老牌商超业绩喜忧参半。不过闭店并不是商超的唯一出路,部分传统商超、大卖场正在努力探索新赛道,加
2024-02-29 21:42:00
追着山姆“抄”,能救大润发吗?
...集团将更加聚焦有线下刚需的目标顾客,同时继续投资多业态的探索和发展,包括M会员商店的打磨、中润发的拓展、小润发的探索,创造第二增长曲线。但瞄准会员店打,就能救高鑫零售吗?答案
2023-05-23 09:46:00
...,而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更是沃尔玛这些年会员零售业态的急先锋,不少零售企业都以学习山姆为目标,然而就在最近山姆却宣布要把盒马作为在中国的唯一竞争对手,为什么山姆会如此看待盒
2023-08-12 15:10:00
沃尔玛朱晓静为何能打破一把手“短命”魔咒?
...植于美国,却又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零售模型,意图以新业态再次强势领跑。而这一切,与执掌沃尔玛中国的朱晓静密不可分。不论是任职恒天然还是沃尔玛期间,朱晓静绝对有着挽狂澜于既倒的管
2024-04-10 22:31:00
开市客杭州首店即将开业,“数”说仓储式会员超市:它和山姆在做什么生意?
...在零售领域,仓储式会员超市绝对称得上是一种现象级的业态。山姆、开市客等会员超市“鼻祖”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家乐福、永辉等老牌大卖场也纷纷转型切入会员店。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多少
2023-08-25 09:41:00
盒马对山姆发起砍一刀
...毅发出全员信,表示2022年是盒马新零售的成熟期,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盒马作为一个新零售业态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在3月阿里巴巴轰轰烈烈地进行历史性拆分之后,盒马和
2023-08-15 23:34:00
华润万家“四十仍惑”:高开低走的“跟随者”如何破立?
...轰烈烈地进行着。今年第一季度,华润万家对传统大卖场业态进行了升级改造,北京、深圳、苏州、南京、天津、太原等地新开业、新升级门店达到了10家以上。加开新店、调优老店的动作并非华
2024-04-11 21:47:00
盒马真的要卖了
...持下,侯毅开始各种模式的实验,9 年时间里开出了 12 种业态,比如盒马 MINI、盒马里、盒马小站、盒马菜市、盒马 Pick\'n Go 等
2024-03-19 09:39:00
即时零售加速,便利店站上“前置仓”新风口
...察,及时捕捉并把握了线上的需求,并探索出了新的零售业态。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佳美乐购创始人桂安强。桂安强是一个典型的“零售二代”,其父母于2005年来到北京,以开设传统的线下便利
2024-06-07 09:4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