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公告,批准实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等761项行业标准,其中,133项机械行业标准中的13项光学计量行业标准由贵阳产控集团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天光电)主持修订。
一家贵阳国有企业,何以在国家级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中担此重任?在13项光学计量行业标准修订背后,又有哪些艰辛且动人的故事?
新天光电
历时8年 在不断征集意见中推进
一项标准的制定实属不易,完成13项标准修订的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组织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参与修订任务的主要成员,新天光电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罗武勇说:“标准制修订周期长、程序较多,一个标准制修订完成,报批时形成十几个电子和纸质文件,包含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处理、实验论证以及全国归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和报批文件等内容,工作量大且要求极高。”
《平面平晶JB/T 7401-2024》产品之一
2014年,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及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成员单位之一,贵阳新天光电牵头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了主持对《V棱镜折射仪》等13项机械行业标准进行修订的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并下达了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4]114号)。
2015年成立项目工作组,分两批启动项目。工作组第一步工作是在收集资料并研究分析基础上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国生产单位(企业)、高校、计量检测单位征求意见,并组织各行各业专家讨论,根据疑议,通过大量实验比对进行论证,回复有关疑议的采纳与不采纳……2019年13项标准修订完成,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报审。
然而,因新冠疫情影响,直到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进行审核,要求依据国家2020版新国标对13项标准文本、标准报批文件等材料按新标准进行修改,工作组不得不重新逐字逐句逐条开展新一轮修订,再次经专家会审查、复议、报审流程,直至2024年该13项行业标准批准实施。
新天光电自主生产远销海内外的部分光学测量仪器
新天光电自从上海内迁到贵州贵阳,在光学仪器行业耕耘也已接近60年,除为量值传递、精密测量、科学研究、教学和装备制造需要研发了百余种精密测量仪器外,还先后主持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四十多项,覆盖了光学光子学领域标准化体系中的光学计量仪器。
罗武勇说,首次一次性承担13项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任务艰巨,公司以国家级专家胡清研究员挂帅,3位富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项目工作组。历时8年的修订工作,经历了胡清研究员不慎摔伤、新冠疫情、新标准贯标等坎坷。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团队从未泄气,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确保标准修订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产学研融合 在不断论证中前进
行业标准修订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开放中凝聚主体智慧,因而,征集各方意见后的实验论证环节尤其重要。
项目团队的成员构成,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理念,成员主体丰富,碰撞出许多创新“火花”。依托新天光电建立的技术创新平台——贵州省光学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理工大学及光学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吸纳高校博士研究员、研发中心研究人员以及制造业等行业高精尖人才和专家共同参与到本次行业标准修订中。
《光学计量仪器用测帽JB/T 9342-2024》部分产品
在充分总结与实验论证中提升标准修订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在分析了读数显微镜、V棱镜折射仪、光切显微镜等13种光学仪器产品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项目团队总结了近十年来量值传递和精密测量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并结合当下的制造生产实际与大量实验结果,对技术要求、技术参数、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协调与其他相关国家标准的统一,形成新的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技术创新扩散、提升市场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引领光学计量仪器产业优化升级,为促进国家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罗武勇说。
标准化领航 助力“新型工业化”
光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质量、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传递的活动,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被称作“工业制造的眼睛与神经”。只有“看”得更准,制造才能更精准,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有更多可能,因而,在产业不断革新的浪潮中,标准化已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13项国家行业标准为《读数显微JBT2369-2024》《V棱镜折射仪JBT5592-2024》《分辨力板JBT9328-2024》《光切显微镜JBT9340-2024》等。行业标准修订后统一术语、规范、定义、参数、实验验证等内容,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更能促进制造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市场标准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罗武勇操作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精密测量
值得关注的是,13项行业标准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铝产业的生产检测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次标准修订中首次将屋脊直角棱镜纳入,规范了型式和基本尺寸统一了质量标准,使得产品的生产有据可依,并依据相关标准补充了对表面粗糙度、表面疵病、材料要求,从而做到与相关标准相协调,促使其产品生产逐步走上标准化的正轨。
“该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多年来标准落后于产业发展现状的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提升了标准的技术水平,使标准跟上产业发展的前进步伐,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罗武勇介绍。
以标促新,依准提质。下一步,新天光电将持续关注光学计量行业发展,提升计量赋能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通讯员 曾静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2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