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抢不到课是常态,抢到了是幸运。”想在家附近的青年夜校“蹲”个舞蹈班,结果连续两次都无功而返,南京姑娘胡欣然不由得心生感慨。
伴随着南京青年夜校破圈,热门课程“一课难求”“一座难有”的现象愈发凸显,这也是其他城市青年夜校面临的共同困境。青年夜校激活中青年艺术教育市场“一池春水”,如何破题资源配置紧张、扩大优质课程供给,已成当务之急。记者了解到,南京多家青年夜校正围绕“深挖潜”“广引援”“上云端”“下社区”大做文章,更多社会力量也加速入场,协力建立起供给主体多元、课程设置多元、授课方式多元的高质量“夜校”生态体系。
场馆满负荷、人员连轴转,热门课程“一座难求”
南京市文化馆夜间课程设有春季、暑期、秋季班,每季开办10门课程,每班人数50人以内。开班前的抢课往往“惊心动魄”,下午5点官方微信公众号开放报名通道,包括舞蹈、声乐、健身在内的热门课程往往秒没,其他课程也通常在两个小时内被抢光。社会培训部主任周瑶透露,从后台调取的数据看,熟面孔不少,“很多人都是‘铁粉’,第一年上了,第二年会继续跟着上。”
今年秋季,栖霞区文化馆新开肚皮舞班,人数原本控制在20人以内。由于报名人数过多,馆方不得不再开一班。即便如此,正式开课后仍有年轻人咨询:“能不能再加人?”
南京市工人文化宫教育科负责人张怡也表示,针对在职工会会员的“宁工尚学”每季会开设5-6个班,每班不超过30人。每一期的课程线上报名都相当火爆,部分课程“一座难求”。
由于近期青年夜校热度攀升,热门课程愈发抢手,抢课难度再上一级。几天前,周瑶接到了“抢课难”的市民投诉,她也是一肚子委屈,“自从开设夜间课程后,培训场馆始终满负荷运转,工作人员轮值管理,但馆内就这么多教室、这么多座位,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据了解,目前南京青年夜校的任教老师包括馆内文艺骨干、高校教师、非遗项目传承人、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老师等,考虑到青年夜校的公益性质,合作老师收取的课时费均远低于市场标准。不过,开设青年夜校的公共文化机构仍然需要承担其他办学管理成本,课程低价甚至免费的背后,往往依赖政府文化领域内的补贴投入。
延时间、拓空间,线上线下“双轨”打造“夜校”生态
青年夜校如何扩大优质课程供给,缓解“僧多粥少”现状?南京各大夜校的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创新求变。
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处于城南的夫子庙风景区,正在考虑聚焦更多职工们的碎片化时间。“我们也想结合周边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午开设针对他们的课程。8小时之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要把它深入地挖掘。工作日中午、周末白天都可以利用起来,让课程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张怡介绍。
除了在时间安排上做文章,延伸空间也被提上日程。栖霞区文化馆意识到,仅仅依靠区文化馆难以提供覆盖全域的文化培训服务。为此,该馆采用文化馆总分馆制下的“场地联用”机制,推动有条件的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小时开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青年美育课堂”,提高夜课参与率。通过统一课程策划、统一派遣师资、统一培训内容,确保从区馆到街道文化站到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一堂“青年美育课堂”都能做到同一标准,使高水平师资下沉到最基层,真正做到“到边到底”地提升青年群众艺术人文素养。
此外,南京青年夜校不约而同盯上了“网络夜校”,实行线上线下“双轨制”发展。对精品课程实施全程录音录像,持续充实数字平台的课程库资源和服务能力,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平台进行直播。同时,择取部分课程放在官网、微信公众号推送,不断增加课程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社会资本跑步入场,多方共建激活“夜校经济”
随着青年夜校走上发展的风口,南京中青年艺术教育市场也被全面激活。美团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南京关于“夜校”的搜索热度翻倍增长,跻身兴趣培训班夜间订单量全国城市前三。今年以来,南京市在该平台上线的培训服务相关商户有近8000家,涉及非遗、美食、花艺、调酒等各个领域。
社会资本正在跑步入场,以各种姿态焕新“夜校模式”。11月20日晚间8点,鼓楼区一家大众书局内不时传出阵阵赞叹。粒粒细盐洒在水墨间,洇湿渗透,轻轻挥动画笔,极具质感的墨色肌理跃然纸上。今年8月,大众书局开设夜间文艺课堂,推出摄影、西画、书法、国画、非遗五大类课程,每学期12节课,平均单次课价格在50元左右,其中,水墨肌理画创作课程尤受学员欢迎。文艺课堂项目发起人凌老师表示,教学团队会根据教学评测、学员沟通逐步完善课程大纲,努力为青年人群提供可选择的优秀文化消费产品。
11月5日,叁野灯夜校正式开课。创办人石远宇仅仅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招募帖,便引来1500多人入群,超过百人报名夜校课程。眼下,他们正马不停蹄寻找新的办校场地,“需求太旺盛了,很多年轻人希望家附近也有类似的夜校”。青年夜校的热潮汹涌,石远宇感知颇深:有机构愿意免费提供场地,有专家愿意公益授课,洽谈合作办学者也不少。
南京坐拥丰富的艺术培训资源的科教资源,足以支撑青年夜校提供更为多元的教学内容,构建更立体的教学网络。但青年夜校不能单单依靠公共文化机构支撑,还有必要借助社会力量、盘活社会资源,比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嫁接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分校及更多教学点。周瑶提及,近期团队计划去上海夜校考察,有意把分校模式引进南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