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六旬老人两年内三次椎体骨折 “错”在绝经后没有进行这项干预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19 07:09: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刘先生陪着他六旬的母亲肖女士(化名)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代谢性疾病科(干部二科)边平达主任医师的诊室,一进来就抱怨他母亲“太不小心了”,一两年中已经发生了三次椎体骨折!

肖女士反复出现椎体骨折,真的是“不小心”引起的吗?她向医生讲述了自己骨折的经历。

一年前,肖女士在晾晒衣服时突然出现腰部疼痛、不能动弹,到当地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第三腰椎骨折,接受椎体成形术(俗称“打骨水泥)”后疼痛缓解。6个月前,她早上起床时突然出现腰痛、无法翻身,只好再次送到医院,检查发现第1腰椎骨折,再次接受椎体成形术。四周前,肖女士在提裤子时又出现腰痛,去医院接受检查,发现是第12胸椎骨折,第三次接受椎体成形术。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肖女士接受了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提示她在六七年前就已经骨质疏松了。边平达认为,肖女士这三次椎体骨折,“错”不在于“不小心”,而在于没有尽早预防骨质疏松,以及没有尽早接受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椎体骨折了。”他说。

据了解,肖女士50岁绝经,与大多数绝经后女性一样,她没有意识到要开始防治骨质疏松。尽管女性在绝经前骨质已经开始缓慢丢失,但女性骨质丢失最快的一段时间是在绝经后开始的。

边平达介绍,女性绝经后之所以出现骨质快速丢失,主要是因为此时雌激素水平低下,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每年约可丢失全部骨质的1%-2%。因此,绝经后20年内是女性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时期。“很多患者就像肖女士一样是直到骨折后去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这时候补救就有点晚了。”他表示,要延缓绝经后骨质丢失,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膳食、充足日照、规律运动、补充钙和维生素D外,还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绝经激素治疗或使用双膦酸盐类等抗骨吸收药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没磕没碰女子腰部莫名骨折,“真凶”竟是长期服用的药
...扫提示,廖女士的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导致椎体压缩变扁“当时只感到持续腰痛并在翻身起床时加重,以为就是劳累、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导致的腰痛,想着还能正
2023-10-28 19:00:00
老人变得弯腰驼背怎么回事?该怎么治?
...素水平变化、长期疾病或使用某些药物等原因综合导致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会造成骨密度或强度下降、骨小梁稀疏。其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表现,如果未足够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就可以出现
2024-05-24 09:53:00
...让患者尽快摆脱痛苦,进而缩短病程。适用范围广,对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肿瘤等多种疾病引起的椎体损伤,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的显著优势。在脊柱关节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2024-08-03 18:11:00
助百岁老人“挺直腰杆”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骨质疏松伴胸椎骨折,九五医院骨科团队不到半小时完成椎体成形术助百岁老人“挺直腰杆”102岁的林某因重度骨质疏松伴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九五医院骨科接受微创手术
2024-01-24 07:18:00
...说“人老骨先衰”。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流失,出现骨质疏松,容易诱发骨折,由此就有了“人生最后一摔”的说法。浙江医院骨科中心主任茹选良主任医师指出,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滑倒摔
2024-08-27 06:59:00
巧用“骨水泥”灌注微创治疗,烟台山医院为百岁骨折老人成功手术
...口已超过2.64亿。国家卫健委在2018年10月公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而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脆性骨折
2024-10-19 09:29:00
七旬老人腰疼数年,竟是骨头断了?医生提醒:做好这几点,积极预防骨质疏松
...拎重物时不小心闪了腰,被紧急送往医院,结果被诊断出骨质疏松造成的椎体压缩骨折,且已经腰背部骨折长达数年,这也是吴阿姨经常感到腰痛的“罪魁祸首”。七旬老太“不知怎么就骨折了”据
2024-08-31 07:21:00
...。术后第二天,彭奶奶已经可以独立“挺起腰杆”。防治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要注意这几点华江表示,像彭奶奶这样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在门诊中非常多见,有的老人在弯腰甚至咳嗽时都有可能
2024-03-01 07:54:00
...骨科就诊。经检查,齐女士被确诊为胸椎骨折,属于重度骨质疏松。“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在骨折处注入‘骨水泥’,保持了椎体稳定,第二天疼痛就大大缓解,患者也能下地活动了。”该
2023-03-07 09: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