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心香一瓣祭堂叔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29 08: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一代新人在成长,他们会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心香一瓣祭堂叔

心香一瓣祭堂叔

老巷岁月 吴 杰 摄 村上又一位老人走了,未能回去为他送行,好像亏欠了什么似的,心中时有惴惴之不安,只好借清明又到之际,寄上心香一瓣,遥祭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老人走时已97岁高龄。一个熟透的果子,随时都有脱落的可能,任何时刻离去都算不得意外。但他走的时候正是大年三十,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本来,一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乡下老家,吃个团圆饭,欢欢喜喜过大年,正准备再坚持两三年为老爷子过百岁大寿呢,老人却突然间说走就走,眼睛一闭一了百了。临走那一刻,弥留之际,老人怎么想?不想再拖累儿孙,让他们过完年就轻轻松松一路顺风奔前程?也许是吧。我知道,老人已卧床多年,早已进入生命的急衰期,是儿孙们的精心护理,加上现代的医疗技术,才得以益寿延年。他的坦然离去,难道不是儿孙们的解脱?其实,人生一辈子,很多是靠亲情来维系的,没有了人间亲情何以生而为人?老人儿孙满堂、楼高屋大,他的离去应该是了无牵挂,瓜熟蒂落溘然仙逝,他所带走的只是儿孙们的百岁之憾和深深的思念。

老人系我堂叔,在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三十二,与家父同辈,我叫他卅二叔。他有“大名宝号”,但我从未直呼过其大名,一辈子只称他为叔。早些年,村民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有个“大名宝号”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许多人一辈子都只是直呼其排行而不呼其名。习俗如此,倒也亲切无间。如吾家父,在村上同辈男丁中排行老六,虽有官有职,在大会小会公众场合必尊呼其“书记”,但回到村里也都“六伯”“六公”地喊,威风四射的“书记”头衔倒成了可随摘随挂的“破草帽”了。

卅二叔走了,走得坦坦然却也默默然。按常理,老人过世应该由其嫡亲向三亲六戚老友故旧沉痛告之,俗称“报丧”;若此,我闻讯无论如何也应该回到村上,恭行跪叩之礼,送老人一程。毕竟,老人系我尊敬的同宗堂叔。然而,那段日子由于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老人高寿仙逝也不好大事张扬,没有告知更多的远亲近朋前来悼念送行,我也就茫然无知了,是几天之后村上一位兄弟在电话里告诉我的。听到噩讯那一刻,我怆然无语,放下手机陷入良久的沉思。

因先时家庭条件优裕,卅二叔小时读过几年私塾,在村上算是一个文化人,至少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吧。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才奇缺,有点文化的卅二叔便鱼跃龙门,被安排到一间乡村小学当老师。那时也没有“入编”“招工招干”一说,只是根据一时的需要和可能,叫你来“临时上课”或者“代课”而已。后来,卅二叔又回到村上,躬耕田畴。我眼中的卅二叔,表面似乎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一样的村叟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在回想起来,其日常行为举止还是多了些温文尔雅,迎面相见开口笑,知书识礼善为人,和睦邻里,勤俭持家,腰不躬背不驼,走起路来快步如风,自有一股昂扬之气,在村上乃至方圆十乡八里,受人尊敬,多有好评。

说来也有些自大自夸,在村上,我大哥、二哥和我都是大学生。这是家门之幸。本来,我也只是村中普通一员,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不久应征入伍而成为一名军人,谁能想到还有天作之美,25岁高龄还能参加高考而成为大学生。失而复得,当然珍惜。春节放假回家,也没忘记自己是在读学生,茶余饭后走在乡间小道上,也会习惯性地拿本书在翻,可能是英语课本,也可能是我喜欢的唐诗宋词。没想到我这一随意之举竟被卅二叔看到了,凭他原生的文化觉悟,把我看成了乡间另类,树成了读书楷模,教育儿孙要以我为榜样,手不释卷苦学成才。多年以后,在我作为当时市委宣传部部长主持的一个活动中,他一个已是大二学生的孙子说起这段往事,让我感叹不已。我何德何能?不过是那一时期人们知识贫血的一种恶补状态而已;重要的是“诗书传家”乡风民俗已成为卅二叔的人生自觉,几十年的农耕磨难更使他切身体会到读书改变命运的真谛所在,并付诸家教实践而卓见成效。我肃然起敬,并为他的孙子送上我的真诚祝福。

卅二叔称我父亲为“六哥”,平日多有相见,交往不深也有兄弟情谊,只可惜父亲走得早了些。有一年清明,我一家人回乡祭拜父亲,卅二叔闻讯而来。此时的卅二叔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家父墓前也一样地毕恭毕敬磕头作揖,亲念祭文祷告父亲在天之灵,我们随他声韵绵长的祷呼,或跪或拜,奉茶敬酒,几番跪叩,方成祭礼。感激卅二叔,因为有了他,我们的祭扫更显得庄重大方礼数周全。而他老人家的仙逝,我却未能躬身送他一程,想来惭愧万分。他病重卧床我是知道的,几次说要去看他,其孙子说老人已神志不清,认不得你我了,见了也不知你是谁;再加上当时情况特殊,一般不许外出串门,也就是嘴上说说而一直未去。好在某日见到其长孙,顺手送了点适合老年人的中药补品,根本算不得什么礼物,略表寸心而已。卅二叔走了,也带走我的愧疚和思念。

而今,当年那位给我说起祖父往事的大二学生也已人到中年,大学毕业后由军官到警官,干得风生水起、前途无量。其在给我的一则短文中写道:“97岁的爷爷是村里第一个读私塾出来的教书先生,写一手靓字。在宏德小学教国文和算术,也就是语文和数学,现在宏德村委周边七十岁左右在校读过书的人都喊他廖老师,由于成分等原因,被迫辍教回家务农。祖父生性刚强,为人正直,克服书生弱气,不怕辛苦,犁田耙地、播种插秧等农活样样精通,乡亲有红白大事亦能帮助抄抄写写;特别是清明时节,神事口诀顺溜,语气洪亮悠长,长袍加身就能指挥村族各辈三叩九拜。从奶奶的陪嫁箱底里找出了35年前他亲手给儿女儿媳抄写的功德簿书,就可以看出他对子女的爱护,不单是这辈子,还祈祷了下辈子。”卅二叔,您在天堂之上看到了吗?一代新人在成长,他们会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谨以这篇小文,心香一瓣,遥祭卅二叔在天之灵。

(作者为北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永亮:悉心照顾耄耋堂叔43年
...了一段让人胸膛一热的慈孝故事。徐加山老人是王永亮的堂叔,1941年出生,幼时父母双亡,与叔叔相依为命,7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肌肉萎缩残疾,无法行走,只能靠双手爬行,更没
2023-11-24 20:22:00
她赡养堂叔30余年
...。沈瑞莲的丈夫、今年57岁的韩应修说:从我记事起,俺堂叔就在俺家吃饭,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俺父母也没另待他,俺吃啥他就吃啥,就连鞋子衣服都是俺母亲亲手做。1990年,沈瑞莲嫁
2023-03-15 15:24:00
...过两天的寻找,找到疑似烈士亲属的唐自豪。“我有一个堂叔,名爱钦,字启云,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初六生。”2022年5月6日,82岁的老人唐自豪回忆起自己的堂叔,讲述到堂叔幼年时父早
2023-04-21 06:37:00
求堂伯办事吃了闭门羹,他老了想回农村,父亲做了一件事使我吃惊
...措。我正准备和堂哥建军打招呼,这时门铃又响了。原来堂叔一家三口也来了,堂叔在县政府担任副主任。建军见到堂叔连忙走过去热情地迎接,堂伯和堂婶也站起身来,笑着和堂叔打招呼。 堂
2024-03-15 08:48:00
四川男子沉迷造娃,忽悠妻子16年生11个,长子:我宁愿没出生!
...的状态。只有到过年的时候,何洪一家人才可以靠着他的堂叔饱餐一顿。因为何洪的堂叔是庙会的管理人员,每当过年的时候,庙会上都是人山人海,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堂叔才会将何洪叫
2023-12-12 13:45:00
堂叔退休后回到老家所做的一些事情,终于明白其中的端倪
...来了许多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感悟。而其中,我最近对于我堂叔退休后回到老家所做的一些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事情之前我常常觉得莫名其妙,但如今我终于明白其中的端倪。正文:堂叔是一
2023-05-21 12:06:00
男子为逼妻子净身出户,串通堂叔虚构700万债务获刑六个月
...,这样的话,自己家不就亏大了。于是小李与自己父亲,堂叔反复商议后,小李对小赵说,当初购买婚房的时候,找堂叔借了700多万元,小赵要么还钱,要么就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同意自愿放弃
2023-06-30 23:48:00
司马炎的堂叔惨遭流放,最后死在流放之地凉州
...给宗室封王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他的一位堂叔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反而还惨遭流放,最后死在流放之地凉州。前面说了,既然司马炎已经吸取曹魏的教训,厚待宗室成员,为何还
2023-08-28 12:29:00
家里常来这4种人,往往是家庭衰败的开始,聪明的人都懂得避免
...些人引到家中来,你也会后患无穷。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堂叔自小辍学,常年在社会上混日子。他养成了小偷小摸的行为,我们家族的人都知道他的禀性和恶劣行为。有时候,家庭聚会时,堂叔来到
2023-05-19 20: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