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源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一冰)12月26日,随着赵庄渡槽隧洞出口放水闸阀开启,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顺利实现试通水。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四水同治”首批推进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省构建黄河流域“一轴两翼三水”现代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南靠黄河、北临沁河,覆盖济源和焦作的沁阳市、孟州市、温县、武陟县,惠及总人口280万人。灌区渠首设计引水量30立方米/秒,年设计引黄水量2.39亿立方米。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1652亩,专项迁建1660处,布置各类灌溉渠系32条,总长325公里;新建、改建骨干建筑物696座。工程属于大(2)型灌区,总投资34.7亿元。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渠道工程、排水工程、调蓄工程、供水工程及泵站工程等。通过新建1条长22公里的总干渠,新建、改建3条长79公里的干渠、8条长134公里的分干渠、18条长65公里的支渠及2条长25公里的城市供水管线,将黄河水输送到供水区。灌区投入运营后,可发展灌溉面积51.7万亩、补源面积20万亩,对完善全省水资源配置网络,优化豫北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黄河北岸清水走廊,解决灌区农业灌溉、城乡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自开工建设以来,示范区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攻坚克难,打通了13条总长2万多米的隧洞,架设了5座高达60米的输水渡槽,为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顺利试通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河潮涌天地阔,天渠引水润万民。立足新起点,示范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全力以赴做好工程后续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确保工程长期发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支干管网和配套设施,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让大河之水造福百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