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5 19: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严党的最终灭亡,其导火索就是严嵩指出了张三丰血经有假,嘉靖帝大呼“欺天了”。

这个“欺”字意义深广,既可以理解成裕王的欺骗、欺瞒,也可以理解成严嵩的欺负、欺压。这个“天”字同样意义深广,既可以理解成上天,也可以理解成嘉靖帝。

总而言之一句话,严嵩这次玩过了,不上贺表,还直接攻击裕王是欺君。这个势头压到了裕王头上,更是不把上天放在眼里,嘉靖帝又岂能容他?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严嵩又不是傻子,为什么明明知道裕王是下一任皇上,还要跟他作对呢

大明王朝:严嵩明明知道江山迟早是裕王的,为什么还要和他作对?

一、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是不近女色的,甚至见不到一个宫女和皇后。

这样就会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剧中嘉靖帝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是不是他不好那事呢?

其实不然,第85期我们就讲过,嘉靖帝还是相当好S的,甚至他的三任皇后,一个比一个死得惨。后来因为他过于变态,最终导致了宫女暴动,差点没勒死他,从此之后,他就搬离了皇宫,一心修道了。

也就是说,嘉靖帝并不是仅仅有裕王这么一个儿子,他也曾立过太子朱载壡,只不过后来在嘉靖二十八年去世了。

而跟裕王同岁的还有一个王,叫景王,此时他不在京城,而这个景王,才是严嵩曾经靠拢的对象。而这些内容,在剧中并没有体现,所以,严嵩跟裕王不对付,也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但严嵩不能向裕王靠拢,究其原因还在于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皇权之下,哪有你靠边站的选项?

在剧中,嘉靖帝驾崩之前,他曾经跟裕王讲过这么一句话:

“朕御极四十五年,从来是一个人独治,你太弱,没这个本事!”

随后,裕王反问嘉靖帝,大明朝,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贤臣?

嘉靖帝一句话点了题:

“没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二、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嘉靖帝的这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严嵩的一生:

首先我们要明白,严嵩所在的角色是什么,真的像表明上看到的那样是内阁首辅吗?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剧情走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清楚了,大明朝真正的问题在哪?就在于大明朝日益枯竭的财政,满足不了嘉靖帝日益增长的欲望。

而他的这种欲望是以侵吞国家财产为手段,已到达自己修仙的目的。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很好理解,剧中的三派,也就是以裕王为首的清流、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以嘉靖帝为首的宫里,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谁发现的呢?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只是没有人指出来而已,而这个弊端最终还是由海瑞讲出来的:

“自陛下登基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天下因即陛下……曰:嘉靖嘉靖,言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甚至海瑞更是直指问题根源,那就是嘉靖帝家国不分,以国库为私库,用全民的财力来供自己挥霍,这才是根源所在!

懂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严嵩为什么被软禁在家,他会冲严世蕃大喊,不仅是皇上离不开你爹:

“大明朝也离不开你爹!”

三、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也就是说,嘉靖帝要想实现把国库的钱,掏进自家的腰包,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是两套系统在运转,一套是宫里的系统,包括司礼监啊、巾帽局啊、针织局啊等等。这一类属于嘉靖帝的皇家产业,里面工作的人员也以“奴婢”自称,这类人只效忠于皇上,不过问政事。

另一套系统,是国家运行系统,是以内阁为首,以及所管辖的六部,以及各级地方衙门。其实他们的职责是在嘉靖帝的带领之下,实现对国家的控制,按照海瑞的说法,这叫“君臣共治”。这类人,并不仅仅效忠于皇上,更是要跟皇上抗争,以便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天下人。

这里面就有矛盾了,一方面要服务天下苍生,比如严嵩倒台之后,徐阶做的财政预算,就包括安抚灾民,发放俸禄,抗击鞑子等等。可是嘉靖帝也想从中拿钱,从百姓手中拿钱出来,怎么办?

这就显得严嵩的重要性了,为什么他在雨中跟严世蕃大吼:

“在这个世上,只有皇上能呼风唤雨,也只有你爹能遮风挡雨。”

是啊,他为什么能遮风挡雨?

说白了,他就是替嘉靖帝背锅的,只有他才能做这个恶人。

而裕王,是要接班的,他当然不能当恶人,而且为了统治的正当性,他更是要站在人民的一边。所以,他跟严嵩,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只要严嵩替嘉靖帝背一天的锅,他们就一天也站不到一块去。

四、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严嵩之所以做首辅二十年而不倒,就在于他在满足嘉靖帝欲望的同时,也能镇得住下面。

不要觉得什么杨继盛啊,沈炼啊,周云逸啊,戌午三子,越中四谏,这些人的死貌似记到了严嵩头上。实际上,何尝不是他们在跟嘉靖帝争辩,而嘉靖帝又巧妙地把矛盾移到了严嵩头上。

这就是他所谓的贤臣,等到严嵩再也扛不住了,再也背不了锅了,那就是不贤,需要罢黜了。

而严嵩从“贤”往“不贤”的演变,正是嘉靖帝把权力和矛盾往下一代培养的过程:

严嵩当权这么多年,相安无事,为什么到了他快老了,徐阶啊,张居正啊,高拱啊,都蹦出来了?

这就是嘉靖帝给裕王准备的一套班子,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严嵩注定只能跟着嘉靖帝这条船走到黑。嘉靖帝允许冯保去裕王府,狠心赶走吕芳,提用陈洪,就是为后来的冯保干掉陈洪,给裕王铺路。

后来徐阶顶替严嵩当首辅,显然没有严嵩手段高明,也是跟嘉靖帝讨价还价,使得大明朝的银子在国库和私库之间流淌。而张居正和高拱,毅然决然,把炮口又对准了徐阶,而徐阶下台后,下一任首辅,同样经历他们的遭遇。

说了这么多,只是表明一个问题,严嵩选择了当内阁首辅,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自然就注定了不能跟裕王同心。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跟裕王走得近,等不到裕王即位,他就先被嘉靖帝干掉了。

记住一点,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派别,在嘉靖帝下面当官受委屈的,自然只能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任皇上身上。而受宠的,就像严嵩这一类人,自从一开始上了这条船,那就永远掉不了头了,他能做的无外乎再行驶地久一些。

就像严世蕃听从严嵩的安排,做最后的努力,给胡宗宪写信一样:

大明王朝:严嵩为什么宁肯倒台也不向裕王靠拢?他是想,但不能

“望吾弟体朝廷大局,暂休兵歇战,以解国库不继之难。”

因为他知道,倭寇可以剿,但不能全剿啊,毕竟倭寇被剿灭之际,也是严党要倒台之时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名臣徐阶,晚年不得善终的原因揭秘
...次回到了京城。之后徐阶步步高升,这段时间内,夏言与严嵩之间的斗争也越发的激烈。最终严嵩获胜,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朝中站住脚,徐阶选择与严嵩交好。 终于在嘉靖三十一年之际,世宗亲
2024-03-03 03:40:00
严嵩与张居正有何相似之处
...处理政务,内阁的作用就凸显了出现,嘉靖朝凸显出权臣严嵩,万历朝出现了权臣张居正,两个人作为大明王朝最出名首辅,是有着很多相同点的,两者都是权臣,又都做了很多事情。要说区别的话
2024-06-26 10:03:00
揭秘严世蕃的荒唐事
严世蕃,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独子,号东楼,小名庆儿,再加上《金瓶梅》的疑似作者——王世贞和严世蕃有着“杀父之仇”,以致很多人认为严世蕃就是“西门庆”的原型人物。根据《明史·奸
2023-10-22 08:56:00
徐阶与严嵩:明朝权力角逐的马拉松之战
...也贯穿了明朝276年的国祚始终,尤其以嘉靖年间徐阶与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集团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徐阶为了彻底打倒严嵩,经历了长达20年的隐忍,还豁出去了一位孙女,才赢得了最终的胜
2023-09-06 20:47:00
明朝嘉靖皇帝的权术与杨廷和的悲剧
...引起了嘉靖的不满。夏言与勋贵郭勋不和,引自己的同乡严嵩入阁,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但他没想到严嵩却心里一直想着取而代之,严嵩勾结锦衣卫都督陆炳,两人一起诬陷夏言,夏言在闹市被斩
2023-10-09 15:15:00
大明最牛首辅是谁,群斗败严嵩,成就明朝中兴
...,因善写青词而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徐阶利用嘉靖帝对严嵩的不满,通过一番政治斗争,最终罢免了严嵩的官职,代之以严嵩为布政大臣。公元1583年,徐阶病逝,追赠太师,谥文贞。徐阶先
2024-05-04 14:40:00
《大明王朝1566》严嵩雨中训子,究竟是为什么?
...”天厌之,万民弃之”的昏君。大怒之下,嘉靖皇帝叫来严嵩父子问话,确定严嵩父子对此并不知情以后嘉靖皇帝下了两道命令。事情由严世蕃去查,内阁还是交给你们,即使严世蕃对此并不知情,
2025-02-14 16:34:00
明朝首辅徐阶辅佐皇帝仁爱治国,建立大明盛世
明世宗年间,曾经出现了严嵩这样祸国殃民的奸臣,好在也出现徐阶这样一心辅佐皇帝,想要铲除奸臣的官员。徐阶早在年轻的时候,与其他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官,并且他还在科举考试中
2023-05-22 04:58:00
体制内为什么要看大明王朝?一部展现明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剧
...人性的问题。该剧的主线是倒严运动,即清流派力图推翻严嵩等严党顺臣的努力。严党顺臣是指那些依附于严嵩这位首辅大学士的官员,他们贪污腐败,操纵朝政,压制异己。清流派是指那些反对严
2023-11-20 19: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