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力,创设廷杖来惩治官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16:52: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朱元璋登基后,加强皇帝权力,创设廷杖惩治官员。

公元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廷杖刑部主事茹太素,明代的廷杖制度由此开始。茹太素最近几年的官运有点背。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力,创设廷杖来惩治官员

一年之前,他还是刑部侍郎,因为同僚贪腐,茹太素受到牵连被贬为刑部主事,虽然还在刑部工作,可品级掉了不少。

不过,茹太素工作还是很积极,可麻烦的事还是找上门来。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上书。

茹太素做官以来,最出名的政绩是给朝廷提意见,被贬官之后的茹太素没有气馁,他照旧给朱元璋提意见,这一次他提出来的意见更多,奏疏足足写了上万字。

朱元璋没有耐心看,就叫大臣读给自己听,听着听着朱元璋觉得有点不对。

因为读奏折的大臣说,茹太素在奏折里讲,有才能的人,这几年一百个人里也留不下一两个,朝廷用人失察。

朱元璋一听很生气,自己身为皇帝,怎么用人、用什么人,还需要和你茹太素商量么?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力,创设廷杖来惩治官员

这茹太素是自己被贬了官,心里边不满意,假装在奏折里提意见,其实是在变相的发牢骚。

朱元璋叫人把茹太素叫来,当着面大骂了一顿,叫人把茹太素绑到午门外,打了一顿棍子。

用廷杖的办法惩治大臣,其实是个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被打的人是朝廷官员,都是饱读诗书,考取过功名的,把他们按在地上用棍子打上一顿,他们就算身上不疼,脸上也挂不住。

刘伯温曾经建议朱元璋说,前朝的公卿大臣,就算有死罪,也大多是让他们自杀,没有故意去侮辱他们人格的。

朱元璋明白这个道理,茹太素被打的两年以前,工部尚书王肃犯法,应当挨鞭子,朱元璋说不能侮辱大臣,决定用减少王肃俸禄的办法来顶罪。

朱元璋知道廷杖的负面作用,但最后还是对茹太素廷杖,和明初的政治局面有关。

明朝初年,新王朝政治不稳,急于加强皇权、维护自身尊严的朱元璋,需要一些法律之外的惩处手段。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力,创设廷杖来惩治官员

对茹太素执行廷杖后的第二天,朱元璋怒气消了,他叫人把茹太素的奏折拿来重读,发现确实有些好意见。

朱元璋解释说,茹太素的文章太啰嗦,五百字明明能说完的事,偏偏要写一万字。

茹太素奏折里的意见,最终被朱元璋公示给朝臣,算是给自己挣回来一点颜面。

一顿廷杖打在身上,至少要在家休养几个月,运气不能算好。

不过,同朝为官的薛祥,运气就更差了。薛祥是被冤打致死的。

茹太素被打得同一年,朝中御史弹劾户部侍郎郭桓,说郭桓勾结官员盗卖官粮。朱元璋盛怒之命令严查,很多无辜的官员因此被牵连进来,薛祥就是其中之一。

薛祥本来为官清正,可朝廷出了这么大的贪腐案件,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核查。被卷进郭桓案后,接连挨了几次廷杖。

上一次的棍伤还没好,下一次的就紧着来,薛祥没扛住就死了。

薛祥是好官,他曾经在准河治理水患,返回京城时,老百姓都焚香祈祷,希望他再回来做官。

宰相胡惟庸曾和他关系不好,找借口给他贬到外地。可薛祥躲过了胡惟庸,却没躲过郭桓案。

朱元璋用廷杖先后打了茹太素和薛祥,事情起因虽然不同,但是最终目的基本一致,那就是维护自己的皇帝权力。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权力,创设廷杖来惩治官员

打茹太素,因为茹太素奏疏用词锋利,没给皇帝留足了面子;打薛祥是怕对涉案人员惩治不严,百官会在背地里架空皇帝。

廷杖大臣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期一直存在。

洪武末年,新科进士解缙提意见说,即使大臣有罪,也不该使用廷杖等带有侮辱性的方式去惩罚大臣,可朱元璋没有理睬。

然后廷杖作为一种惩罚官员的方式,在明代最终确立了下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人读半天还不知所云。对于极其追求工作效率的皇帝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件痛苦又恼火的事情。他决定进行大力整顿。洪武九年(1376年)的一天凌晨,皇宫里灯火辉煌,殿外的丹墀下传来
2024-05-19 10:20:00
你所不知道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一代帝王。他的一生可谓是开挂般的存在,他是所有开国皇帝中身份最卑微的。给地主放过牛,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所以朱元璋很清楚地知道民间疾苦。由于出生低微,朱元璋
2024-08-16 17:57:00
...自:人民日报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的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朝堂上震怒,下令对刑部主事茹太素施以杖刑。杖刑,就是打板子。一名饱读诗书的朝臣,当着众多同僚的面去衣受杖,着实既
2025-05-26 06:21:00
明朝的“文官集团”对皇权起到什么作用
...皇帝的支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一点,证据很多。朱元璋大杀文臣,有哪个文臣制约了他?朱棣终其一朝,也没有出一个强势的权臣;嘉靖皇帝朱厚熜,手下臣子斗来斗去,徐阶严嵩都知道想
2024-06-01 20:28:00
古代的廷杖制度是法外之刑,因此深受皇帝喜爱
...是犯了错误的大臣由宦官等皇帝身边人进行当众惩罚,从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起,此后的各个朝代的皇帝都非常喜欢这项惩罚措施,为什么各朝各代的皇帝都非常喜欢这样一项制度呢?另外,长期泛
2023-04-16 12:16:00
朱元璋与茹太素:一场因奏折引发的君臣较量
...想到自己会被几个太监群殴,而下命令揍他的人正是皇帝朱元璋。茹太素的画像茹太素和朱元璋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朱元璋作为君主,从来不质疑茹太素的工作能力,但却一直不喜欢其迂腐的性格,
2024-02-18 05:23:00
汉明帝刘庄:杖责之下的尚书台
...的廷杖在历史上名气最大。可廷杖的发明者却不是明太祖朱元璋,却是距今近2000年的汉光武帝刘秀。而还有一位皇帝,他生气的时候,居然亲自执杖殴打臣下,这个人就是刘秀之子——汉明帝
2023-11-15 15:16:00
明宣宗2件事毁掉朱元璋苦心,成明亡源头
...,勤奋点让他们休息就好。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出现。 这朱元璋跟几乎所有古代帝王都不同。首先:出生低微让他养成了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的习惯。其次:当皇帝之前的长期锻
2024-02-27 17:03:00
为什么赵匡胤被赞为“仁主”?
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赤手空拳的打下一片江山,但是史书中对他俩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两人在处置功臣集团、文官集团和贪腐问题不同的手腕。处置功臣集团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是开
2023-03-10 23: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